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光的課程討論區
光的課程資訊中心副版討論區
 
 常見問題常見問題   搜尋搜尋   會員列表會員列表   會員群組會員群組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個人資料個人資料   登入檢查您的私人訊息登入檢查您的私人訊息   登入登入 

頻率,震動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2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 光的課程習修園地
上一篇主題 :: 下一篇主題  
發表人 內容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二 七月 09, 2013 4:01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謝謝風由晶又推薦了一本好書
讓我們對頻率與振動有更深入的暸解與認知

感恩啊!

早先曾經有同修分享一本 赫萊瑞恩 的書(影印本) 書名是:《臨界點》

分享其中的序言與第一章

序 言

這本書是由一位高靈寫給十三歲少女蜜雪兒的信件編輯而成。它是我透過通靈過程傳達的,我在幾年前開展了通靈的能力,而且藉由通靈的過程,現在已經傳達並出版了四本英文書籍。這些書籍組成了「赫萊瑞恩系列 (Hilarion Series)」。

使用書信形式的構想和訊息的起因相關。

確實有一位名為「蜜雪兒」的少女,她真的體驗了許多這本書所探討的題材,然而,這本書真正的目的,是為了那些在某些感官意識上的「年輕」人,而非年紀輕的人:那些尚未發現到莊嚴華麗、令人鼓舞的靈界的人,以及那些直覺上明白尚有許多「等待人類去經驗的領域」的人,這些領域使得多數人認為是唯一實相的純然世俗與現實的生活顯得窄小。

這本書是針對那些對於多數人經驗到的「困惑且焦慮不安的生活」不滿的人,以及那些正在追尋更高且更有目標的生存途徑的人而寫的。對他們而言,這本書揭開了所謂「新世紀」的概念的簡單序幕,並且說明了為何「新世紀的黎明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在人類種族之間,將會有愛與再合一的時刻,在國家與國家之間,將會有和平與友誼時刻的來臨。從目前戰雲洶湧的地球看來,這樣的願景或許看似幻夢。但是,正如晝夜相隨,金色和平紀元的黎明,必定隨著戰爭、破壞、和動亂的黑夜驚恐之後而到來。

我深切盼望閱讀這本書的人們能受到鼓舞,因而改變他們自己和周遭人們的絕望、衝突、和空虛的生活模式。現在正是人類提昇的時刻。如果我們不從自己內在提昇,那麼,必然會滅絕消失於地球。

莫瑞斯‧比‧庫克 (Maurice B. Cooke) 加拿大,多倫多 1980年5月

第一章 生命、死亡、和靈性

還記得在森林裡有一天,你偶然間看見路邊死去的小鳥嗎?
那對你稚嫩的心是一個意外的衝擊,
因為你並不了解為何一隻如此活躍的生物,此刻竟然會一動也不動。
那是給你學習「生命必須教導的重要課程」的一個機會,
但是,當時你還太小,因此無法完全領會這個經驗的真實含義。

現在,你長大了,而且即將達到能夠理解「生死奧秘」的年齡。
然而,對於了悟的心,並沒有神秘可言,對於你的心,也是如此,
肉體就只是像衣服一樣,可以被穿上和脫下。

真實的生命並不是在物質的層次,而是在靈性的層次。

你發現的那隻小鳥並不是那隻小鳥的真實本質,
它只是那隻真實的小鳥丟棄在路上的披風。
那隻真實的小鳥仍然像牠往常一樣活躍且充滿生機,
但你的眼力尚未被加速到那個可以看見牠依然在樹梢雀躍飛翔的頻率。

那等待人們仔細思量的「生死」真理是很簡單的:
一切有形的展現〜每一個物質身體、植物、樹木、太陽、或宇宙中的星球,
都只是「學習的載具」〜一件被穿上一段時間,然後被丟棄的衣服。

但是,經歷這「穿和脫」的體驗的本質,是靈性的,
而你就是這些靈性眾生的其中一員。

你進入這肉體是為了「認識自己」,這正是每一個靈性眾生穿上物質披風的原因。
當你體驗了在這肉體裡所能學到的一切,你會放下它,就像你放下過許多其它的形體一樣。
然後,你會進入另一個層次,並且學習截然不同的事物。

但是,你的目標永遠都不會變:「了解自己」。

這是在每一個被創造的靈性眾生面前的偉大志業,
而且每一個生命的目的〜無論是動物的、植物的、或宇宙的〜
都是為了促進這個「發現自我」的重要過程。

我們想要你了解的是:
在你周圍所能看見的一切事物,只不過是你的眼睛無法看見的靈性眾生的外罩。

你只看見外表的披風,不是內在的本質。
但是,你能用「心」看見,如果你允許自己以這個方式去看。
當你用「心」看,所有的靈性真相都會在你面前展開。
你的心,會告訴你,誰是善良、或自私、或打算對你做出不義的行為。
你的心,能夠看透任何人的真相,而且它從不傳達錯誤的訊息。

我們曾說過,你的肉眼無法看見內在的靈性,但是,有一個方法可以克服這限制:
因為,駐於所有動物形體裡的靈性眾生〜包括人類〜實際上都是從眼睛的瞳孔向外看。
當你與任何人四目相望,你會立即感覺到在靈性層次上的密切接觸。

這反映了「眼睛是靈魂之窗」的真理。

許多人並不想直接注視別人的眼睛,他們害怕這最親密的接觸。
有時候他們害怕別人看見他們真實的自我,
因為,他們知道那兒有黑暗的創疤,無法承受日光的照耀。
他們總是避開你注視的目光,因為,害怕你會讀出真相。

但是,你絕不需要害怕別人的檢視。
你的心是純淨的,而且你的靈魂璀璨光輝。讓別人看見這美好吧!

因為,在當今地球上,這已是鳳毛麟角了。
如果,你能讓人們深深的啜飲你美麗的眼眸流露出來的純淨和天真,你將會發現:
你的真實和美善,能夠減輕人們的重擔和煩憂。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一 七月 15, 2013 3:10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陸九淵主要哲學概念:【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心即理】──理充塞在整個宇宙之間,是天地萬物存在的秩序,也充塞在人心之中。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總攝了天下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心的顯現。

分享這一篇:

心即是理

摘自:陳來著《宋明理學》/洪葉出版

在陸九淵的論述中,他常常把本心簡稱為心,他說:「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謂萬物皆備於我,昔之聖賢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這裡固有、皆備的同然之心顯然是指本心,而不是一般的思慮知覺之心。

他又說:「人孰無心,道不外索,患在戕賊之耳、放失之耳。古人教人不過存心、養心、求放心。此心之良人所固有,人惟不知保養而反戕賊放失之耳。」這裡「人孰無心」的心也是指本心良心而言。值得注意的是,放心的說法,並不表示人的本心失去,只是表示蒙蔽的結果,放失只是指功能的喪失,並不是心體的喪失。

在屢為人引用的答李宰書中他說:

人非木石,安得無心?心於五官最尊大。《洪範》曰:「思曰睿,睿作聖。」孟子曰:「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又曰:「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又曰:「至於心,獨無所同然乎?」又曰:「君子之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又曰:「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又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去之者,去此心也,故曰「此之謂失其本心」。存之者,存此心也,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與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所貴乎學者,為其欲窮此理,盡此心也。

在陸九淵思想中,「人皆有是心」等都是指「本心」,這裡所說的「心即理」也是指本心即理。在孟子,理是人心之所同然,但理沒有宇宙規律與社會規範的意義。陸九淵則認為本心自身即是道德原則的根源,因而本心即是理,本心之理同時與宇宙之理是同一的。

就倫理生活的實際來看,成熟的人都有自己穩定的良心結構,良心與社會公認的道德準則是一致的。因此,在以心為本心、理為道德準則的意義內,「心即理」的命題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另一方面,我們可以注意到陸九淵對「心」的用法的多義性。如果陸九淵處處都以心為本心之用,那就不會發生理論上的問題,而事實上,「人非木石,安得無心」「心於五官最尊大」「心之官則思」「心當論邪正」,這些與李宰書中同時使用的「心」顯然是指一般思維主體的心、一般心理主體的心、一般情感主體的心。

在一般的知覺主體的意義上,陸九淵認為心有邪正,如:

學者問:荊門之政何先?對曰:必也正人心乎。

他還明確認為:「人生天地間,氣有清濁,心有智愚,行有賢不肖。」這裡的心有智愚亦指心有邪正。他還反對道心人心為二心,認為克念作聖是心,罔念作狂也是心。這些說明,在陸九淵的學說中,「本心」與「心」是有區別的。在以本心為道德主體方面他繼承了孟子,而在以心為一般知覺主體的意義上,與朱熹是一致的。

陸九淵認為,不同時代每個人具有的本心無例外地是相同的,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他說:「聖人與我同類,此心此理誰能異之。」「理乃天下之公理,心乃天下之公心,聖賢所以為聖賢者,不容私而已。」「心只是一個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載聖賢之心,下而千百載復有一聖賢,其心亦只如此,心之體甚大。」「蓋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當歸一,精義無二,此心此理實不容有二。」

在他看來,宇宙不僅是一個時空的觀念,宇代表「四方上下」的普遍性,宙代表「古往今來」的恆常性,
在這個意義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正是用以凸顯本心的普遍性與永恆性。

另一方面,如果說,甲之心,乙之心,千百年前聖人之心,千百年後賢者之心,都「只是一個心」,那就意味著四方上下、古往今來的人的心共同構成了一個心,這個心亦即是宇宙的實體,個體的心只是這宇宙實體的表現。

為全面瞭解陸九淵的心即理思想,還須對陸學中「理」的問題進行必要的分疏。陸九淵說:「此理乃宇宙所固有。」又說「此理在宇宙間,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損」面,這表明陸九淵承認宇宙之理的客觀性,承認宇宙之理的客觀存在不受人的思維和行為的影響。

陸九淵還認為:「此理塞宇宙,誰能逃之。順之則吉、逆之則凶。」「此理在宇宙問,未嘗有所隱遁,天地之所以為天地,順此理而無私焉耳。人與天地並立而為三極,安得自私而不順此理哉。」「此道塞宇宙,天地順此而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

表明陸九淵也承認理具有的普遍必然性。人與天地萬物都不能逃避理的制約,不能違背這一普遍規律,順理而動,才能保持宇宙與社會的正常運行。陸九淵還認為:「塞宇宙一理耳,學者之所以學,欲明此理耳。」「宇宙間自有實理,所貴乎學者,為能明此理耳。」

以上表明,不管「理」是道德法則還是普遍規律,陸九淵並不認為天地之理是人心所生。

「充塞宇宙」表示理在宇宙間的普遍存在。理既存在於人心,又普遍存在於天地之間,他說「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滿心而發,充塞宇宙,無非此理」,「是極是彝,根乎人心,而塞乎天地」,這都是強調內心的道德準則與宇宙普遍之理的同一性,而不是指宇宙之理是人心的產物。

理的客觀性、必然性、普遍性、可知性是陸九淵所不否認的,只有瞭解這一點才能正確理解陸九淵「心即理」的思想。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二 七月 23, 2013 11:18 a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分享 宋朝哲人邵雍的<以物觀物>

以物觀物

摘自:陳來著《宋明理學》/洪葉出版

從邵雍把他的著作定名為〈觀物篇〉,可知,「觀物」是邵雍思想的一個重要觀念。
「觀物」當然包括對自然世界的觀察、瞭解,其實更指人對身在其中的整個世界的態度和覺解。

邵雍說:

夫所以謂之觀物者,非以目觀之也。非觀之以目,而觀之以心也。非觀之以心,而觀之以理也。

這說明,觀物並不是對外物的感性直觀,並不謀求感性地反映外物。所以這種觀不是用目去觀,而是用心去觀。這種用心觀物,並不是指理性對於外部事物的分析綜合或抽象,而是主體基於一定的精神境界觀照事物、看待事物的態度。

邵雍說:「以目觀物,見物之形:以心觀物,見物之情;以理觀物,見物之性。」感性只能把握事物的外部形狀,一般的心智只能把握事物的變化狀態,只有以理即一定的精神境界,才能把握到事物的本性。

這就是說,人的精神境界不僅對他自己的人生和精神發展有關,同時也影響到人心的認識功能。

邵雍又說:

夫鑑之所以能為明者,謂其不隱萬物之形也。雖然,鑑之能不隱萬物之形,未若水之能一萬物之形也。
雖然,水之能一萬物之形,又未能若聖人能一萬物之情也。聖人所以能一萬物之情者,謂其聖人能反觀也。
所以謂之反觀者,不以我觀物也。不以我觀物,以物觀物之謂也。以物觀物又安有我於其間哉!


鏡子能夠顯現萬物的形狀而毫不隱蔽,這是鏡子的明。水不僅能像鏡子一樣顯現萬物,而且盛在任何事物中就會改變成與被盛物同樣的形狀。水雖然能使自己與萬物之形一致,但不能使自己順應萬物的本性,聖人則能做到這一點。聖人之所以能如此,是因為聖人不以我觀物,而以物觀物。

所謂以物觀物,就是順應事物的本性、狀態,不要以自己的好惡摻雜在對待事物的態度之中。

邵雍說:

以物喜物,以物悲物,此發而中節者也。
不我物則能物物,聖人利物而無我,任我則情,蔽則昏矣。因物則性,性則神,神則明矣。
以物觀物,性也;以我觀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於暗。


以物觀物,是要求人在認知、觀照、體驗、實踐以及種種社會生活活動中,不要有任何基於「我」的情感、要求、意見參加其中。一個事物引起「我」的喜悅或悲哀,並不是因為它與「我」預設的要求有滿足或不滿足的關係,而是它本來就會在一切人引起同樣的感情反應。

如果人在認知、觀照、體驗、實踐及各種社會生活活動之前、之中都有一個強烈的從自我出發的意識,以這樣的心態去與物打交道就叫做「任我」或「以我觀物」,其結果是,情感的發生就不能作到「中節」,對於事物的瞭解就會因為昏蔽而不明。

可見,邵雍的「以物觀物」核心的要求是「無我」。

「無我」就是要「因物」,即順應事物,「以物觀物」與程顥所說的「情順萬物而無情」、「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聖人之喜以物之當喜,聖人之怒以物之當怒,是聖人之喜怒不繫於心而繫於物也」,是完全一致的,程顥在這一點上說得更清楚。

程顥認為,有了這樣的境界去與物打交道,就有了「大樂」。
邵雍則更認為「學不至於樂不可以謂之學」,
這個「樂」不是指感官的快樂,而是由於「無我」所獲得的一種精神境界。

邵雍的以物觀物說,主要目的即在於倡導一種無我的生活態度與境界,而不是為了實現某種認知的功能,他說:「君子之學以潤身為本,其治人應物皆餘事也。」邵雍一生作了很多詩,這些詩大部分體現出他的這種人生境界。

PS. 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學家、易學家,有內聖外王之譽。又稱安樂先生、百源先生,諡康節,後世稱邵康節。邵雍與程顥、程頤、周敦頤、張載,合稱為「北宋五子」。

根據《易經》中關於八卦形成的原理以及道家思想,他創造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獨特宇宙觀,對於天地運化、陰陽消長的規律瞭如指掌。後人稱其為象數之學也叫先天學。他的卜術非常準確,著有《觀物篇》、《先天圖》、《伊川擊壤集》、《皇極經世》、《漁樵問對》等書。

邵雍最有名的預言詩是《梅花詩》,裡面預言的各朝各代的事都發生了。──輯自網路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風由晶



註冊時間: 2008-11-01
文章: 164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三 七月 24, 2013 9:25 a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记得当初最早接触的 易数应该就是 邵雍的《梅花易数》,还是一位前辈赠送我的书,不过当时看不太懂,也没有深入去学。

那时候听了一句话:善易者不卜。

所以也没有钻研~~~

现在再来看,说的真是好。一切研究宇宙真理并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心中了知天地的人。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五 七月 26, 2013 11:08 a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善易者不卜
>一切研究宇宙真理并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心中了知天地的人。

是啊 謝謝風由晶又提出一個美好的觀點
讓我有機會翻閱約8年前買的書──《易經繫傳別講》/南懷瑾先生著
正好就看到這一篇:

善易者不卜

摘自:《易經繫傳別講》/南懷瑾先生著

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

剛就是陽的,柔就是陰的;陰陽互相推排,陽極必生陰,陰極必生陽。
陽來了,陰就沒有了;陰來了,陽就沒有了;光明來了,黑暗跑了。
所謂剛柔相推,就是這個意思。陰陽當中互相推排,這中間就有了“變”。
宇宙萬物隨時隨地都是這個現象,所以說“變在其中矣”。

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

“繫辭焉”,指每一個吊在卦下麵的文句,就叫系辭,是解釋這個卦象的。
“而命之”,在這個裏邊找到它的命題,找出它的主題。
“動在其中矣”,變動的道理,就在這個裏頭了。

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剛柔者,立本者也;變通者,趣時者也。

這裏有一句名言,上篇裏邊我們已經講過,就是“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
《易經》告訴我們,世界上只有兩個字把看相算命、做人做事都統統包括了,這兩個字就是“吉、凶”。
如果你一定要說我在家睡覺,就不吉也不凶了,殊不知那你已經是壞了。
因為沒有好,你躺在那裏沒有動,但是你的生理已經變了。

所以《易經》只有兩個字:“吉與凶”。

為什麼說吉、凶、悔、吝呢?悔與吝是小的吉凶,所以還是只有兩個字,“吉”與“凶”。

悔是什麼?是煩惱,心中的煩惱,很憂悶,拿不定主義。
吝是什麼?很困難、有阻礙、很吝鏗、這事情辦得很吃力。
吉的背面就是凶,凶的背面就是吉,悔吝呢?是小凶、不是大凶。

所以懂了這個道理,不需要卜卦啦。

一件事情一開始做就知道結果了,不是好就是壞,沒有第三樣。
所以有些男女青年問我說結婚好不好?我說不好就是壞嘛!

關於這個問題,我總不願意說話。

因為婚姻就是賭,看你有沒有氣魄,賭不賭得起、賭不賭得氣派。
要賭就賭,輸就輸,一贏就贏,不要輸了就婆婆媽媽,尋死覓活什麼的,所以還有什麼可問的?
要問的人,他本身已經有問題了,所以他才「問」。

套一句跑江湖的老話,就是心思不定。
一個人去看相算命,八成都是徬徨不定的人,
發財的時候,一天忙得不得了,那有時間去看相算命,
生意失敗的人、沒有辦法的人、理髮也沒有錢,
頭髮長得長長的、鬍子也不刮,穿的破鞋子,每天卻圍著算命攤子轉。

所以,我常常告訴有些同學們,我說我教你一套,包你靈:

將來你如果有辦法去跑江湖,擺個卦攤子,有人來看相算命,
你就說:“嗯!你先生最近運氣不好,氣色不對!”
因為他一定有了不對地來問你,所以你講他氣色不對,一定靈。

然後他肯叫你算命,你就說他最近會破點小財,
這句話也一定靈,因為他叫你算命,一定要花錢,不是破財是什麼?
所以我說包你靈,你說說話本來是不著邊際的,他回去想想,“哎呀!算命的話對啦!”
如果不對呢?他會翻來覆去地想,擔心什麼時候會破財,“哎呀,可能是真的!”

反正都是對,所以善《易》者不卜。

南懷瑾先生著《易經繫傳別講》全文連結
http://www.quanxue.cn/ct_nanhuaijin/XiChiIndex.html

PS.

『繫辭傳』亦名『大傳』,為孔子所撰。分上下兩部,是為『易經』之整體概論,用以闡述『易經』的哲學意義,使之不僅止於占卜,進而成為一套哲學理論,是為中國哲學史上一大論文。《易經》也分上經下經,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系辭的上傳,是孔子研究上經的報告;下傳是研究下經的報告。──輯自網路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四 八月 01, 2013 3:36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他的卜術非常準確,著有《觀物篇》、《先天圖》、《伊川擊壤集》、《皇極經世》、《漁樵問對》等書。

分享這一篇:

觀物有道 正確理解

邵雍《漁樵問對》解讀/作者:魏延軍

漁者謂樵者曰:“子知觀天地萬物之道乎?”
樵者曰:“未也。願聞其方。”


漁翁向樵夫說:“你瞭解知道觀察天地的方法道理嗎?”
樵夫說:“沒有瞭解,願意聞聽其中的方法道理。”

漁者曰:夫所以謂之觀物者,非以目觀之也,非觀之以目,而觀之以心也;非觀之以心,而觀之以理也。

漁翁說:“所以稱謂觀物的,不是只以眼睛去觀察,也不是指眼睛所觀察到的外表,而是把觀察到的用心去思維。不是單單只用心去思維,而是要在觀察中找到事物內涵的道理。

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莫不有性焉,莫不有命焉。所以謂之理者,窮之而後可知也;所以謂之性者,盡之而後可知也;所似謂之命者,至之而後可知也。

天下所有的事物,沒有不含有自身所存在道理的,沒有不存在屬性、性質的,沒有不論生命長消的。所說的理,在窮盡的分解後可以知道;所說的屬性、性質,盡力的分解後可以得知;所說的生命長消,達到認識瞭解的地步就可以知道。

此三知也,天下之真知也,雖聖人無以過之也。而過之者,非所以謂之聖人也。

如此道理、屬性、命運三方面的學識,是天下古往今來真正的知識,雖然是聖人,也沒有超出這個範圍的。而有些說聖人是什麼神靈之類,可以超越這些,那就不是我們稱謂中的聖人了。

夫鑒之所以能為明者,謂其能不隱萬物之形也。雖然鑒之能不隱萬物之形,未若水之能一萬物之形也。雖然水之能一萬物之形,又未若聖人之能一萬物情也。

人是在鑒別中才可以認知事物,所以能算是明白事理的人,因為他能夠不隱藏萬物的形體而指物說事理;雖然鑒別能不隱藏萬物的形狀指物說事理,不如像化解水一般的能夠從萬物中仔細分解一個事物;雖然像化解水一般的能夠從萬物中仔細分解一個事物的形態,又不如聖人能以一個事物中所含的道理、屬性、命運而推演到萬物的情形。

聖人之所以我一萬物之情者,謂其聖人之能反觀也。

聖人之所以能夠以一個事物中所含的道理、屬性、命運而推演到萬物的情形,是因為聖人能夠反復的仔細的觀察。

所以謂之反觀者,不以我觀物也。不以我觀物者,以物觀物之謂也。又安有我於其間哉?

所說的反復仔細的觀察,指的是不以自己的意志去看待事物,而是以事物的本身去看待事物。既能夠以事物的本身去看待事物,又怎麼可以把自我的意念去夾雜在事物本身之中的呀!

是知我亦人也,人亦我也。我與人皆物也。

是要知道自我就是個自然中的一個人,人就是一個人自我,自我與每一個人一樣全是一個動物而已。

此所以能用天下之目為己之目,其目無所不觀矣。用天下之耳為己之耳,其耳無所不聽矣。用天下之口為己之口,其口無所不言矣。用天下之心為己之心,其心無所不某矣。

如此,所以能用天下人的眼光為著眼點,做為自己眼光的著眼點,那就使自己的眼睛可以無所不觀了;用天下人的耳聞,做為自己的耳聞,他的耳聞就應該是無所不聞;用天下人的口言,做為自己的口言,那他的口言就可以無所不言;用天下人的心所思,做為自己的心所思,那他的心思就應該是為天下人去思謀。

天下之觀,其於見也,不亦廣乎!天下之聽,其于聞也,不亦遠乎!天下之言,其於論也,不亦高乎?天下之謀,其于樂也,不亦大乎!

如果是以天下人的觀念做為自己的觀念,他的見識不是很廣的嗎?以天下人的聽聞做為自己的聽聞,他的聽聞不是聽的很遠嗎?以天下人的口言議論做為自己口言的議論,那他的言論不是很高的有益的言論嗎?以為天下人的思謀做為自己快樂,那他的思謀不是很偉大的嗎?

夫其見至廣,其聞至遠,其論至高,其樂至大,能為至廣、至遠、至高、至大之事,而中無一為焉,豈不謂至神至聖者乎?

一個人他的見識有古往今來的廣,聽聞達到古往今來的遠,言論達到高而有益於人類,把為天下蒼生思謀看做是自己最大快樂的事情,那樣就是偉大的快樂。能成為至廣、至遠、至高、至大為己任的人,而不去在其中有所作為可能嗎?像這樣的人不是可以稱謂至臻神靈、至臻聖賢的人嗎?

非唯一時之天下謂之至神奎聖者乎,而千萬世之天下謂之至神至聖者乎?非唯一時之天下渭之至神至聖者乎,而千萬世之天下謂之至神聖者乎?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已。

不是用一時一世一事有益於天下,就可以稱謂神聖的,而是要造福於人類千秋萬代,那樣不是可以稱謂是至臻的神靈、至臻的聖賢嗎?古往今來到以後未來,以全身心的去奮鬥,也許就有具備三才知識的聖賢出現。

簡 析

這段文字,請參看滿項解讀的邵雍《皇極經世書》觀物內篇第四十四篇《觀物解道 造福天下》一文。從文中的意思,我們不難看出,邵雍對於觀物的理論論述是正確的。客觀的觀察事物,綜合的判斷事物,用心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以博大的胸襟去積累天、地、人三種有意義的才幹,為天下蒼生而謀取福利,就是偉大的聖人之道。

其中我們作為普通人在邵雍的觀物方法和道理中一樣可以收到有益的東西。那就是——觀物有道,正確理解。

“以物觀物”就是“反觀”──
所謂“反觀”,就是不以“我”來觀物,而是以物來觀物,回到萬事萬物的本原,去關照事物的原本狀態。

“以物觀物,性也;以我觀物,情也。”——
以物觀物,因為“人乃物也”,把自己當成“物”,而不是“人”,來關照萬物。

邵雍作為“北宋五子”之一,其思想學者多有所論。然相對而論,大多偏向于研究邵雍的易學思想。畢竟,邵雍創立的先天象數學在易學史上自創一家,獨具特色。至於本文,則以邵雍的“觀物”思想作為論述之主題,以“觀物”作為中心範疇,試圖從另外一種角度把握、理解邵雍其人其學。

具體的,在結構安排上,除導論外,先論述邵雍“觀物”思想的形上學支援宇宙論根據,即“太極”說或道論,這是邵雍“觀物”思想得以提出之邏輯起點與前提。在這一部分,本文重點分析了道、心、氣、動靜、一、神、數諸概念、範疇,試圖從不同角度解讀“太極”說的題中之義。

緊接著,重點分析“觀物”思想之內涵,包括“人”、“物”、“觀法”三方面的分析。“人”為觀物主體,“物”為觀物客體,“觀法”則是邵雍獨特的思想方法。對於“觀法”,本文著重論述了“以物觀物”、“以我觀物”、“以道觀物”、“反觀”等概念和命題。

再次,本文論證了“觀物”在自然與人事諸方面之應用與推廣。具體的,觀宇宙陰陽之造化,邵雍得出了自己的宇宙論與自然哲學,即“物理之學”;觀歷史之興衰更替,邵雍提出了皇帝王伯、道德功力的歷史觀;觀人生之浮沉,邵雍提出了一套儒道兼綜的人生觀。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四 八月 08, 2013 12:43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手足不仁

摘自:《新譯 近思錄》/張京華 譯註/三民書局出版

醫書言手足痿痹(ㄨㄟˇ ㄅㄧˋ)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
仁者以天地萬物爲一體,莫非己也。認得爲己,何所不至?


黃帝內經中把手足的麻木、萎縮稱作不仁,這句話是對不仁的最好形容。
仁者將天地萬物視為一體,沒有什麼事是和自己無關的。認識到所有事都與自己有關聯,還有什麼做不到的?

若不有諸己,自不與己相干。
如手足不仁,氣已不貫,皆不屬己。故博施濟衆,乃聖之功用。


如果不認為萬事萬物都與自己有關聯,自然會覺得與自己不相干而無動於衷了。
這就像手足的不仁一樣,生氣已經不能從五臟貫通到全身,所以手足就都不屬於自己了。
所以說博加施與,救濟大眾,是聖人的功用。

仁至難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已。」
欲令如是觀仁,可以得仁之體。


仁最難於表達,所以孔子只是說:
「自己想要建立的就去幫助別人建立,自己想要達到的就去幫助別人達到。學會從近前的自己身上獲得省悟,就可以說是掌握了做仁者的方法了。」
要讓自己這樣看待仁,就可以認識仁的實質了。

【說明】這段話出自《程氏遺書》,為程顥所說。

孔子認為以愛護自己的心情愛護別人,就是仁。程顥此處用中醫稱手足麻木為不仁作發揮,認為仁應該像天地生育萬物一樣,重要的是施與,而不是得到;重要的是建立自己與周圍萬事萬物的聯繫,也就是關懷萬事萬物的責任心,而不是將自己與周圍的事物剝離開。愛人待物猶如自己的身體一樣,有了關懷,就有生氣貫通而不會麻木了。

PS.《近思錄》由南宋學者朱熹和呂祖謙合編,選輯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四人語錄而成書。

淳熙二年(1175年),呂祖謙從浙江到福建與朱熹會晤,兩人在寒泉精舍相與讀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等著作,感其「廣大閎博,若無津涯」,初學者不易把握其要義,於是精選622條,輯成《近思錄》,共分14卷。

「近思」二字取自《論語》:「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朱熹取此書名的用意在於,把《近思錄》當作學習四子著作的階梯,四子著作又為學習《六經》的階梯,以正「厭卑近而騖高遠」之失。──維基百科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 光的課程習修園地 所有的時間均為 台北時間 (GMT + 8 小時)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2
2頁(共2頁)

 
前往:  
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phpbb-tw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