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光的課程討論區
光的課程資訊中心副版討論區
 
 常見問題常見問題   搜尋搜尋   會員列表會員列表   會員群組會員群組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個人資料個人資料   登入檢查您的私人訊息登入檢查您的私人訊息   登入登入 

禪宗三祖僧璨大師的《信心銘》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2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 光的課程習修園地
上一篇主題 :: 下一篇主題  
發表人 內容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二 十一月 13, 2012 11:32 a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寂天菩薩自他交換的教授(PART 2)

淨蓮法師白話注釋(原文略)∕ 輯自:淨蓮上師佛學網站

修習自他交換法的次第,第二部分是正明修法。
  
在除去自他交換的兩種障礙之後,就能夠正式修習這個法門了。
  
由於對我的貪愛、執著不斷,才會生起我愛執,也是因為我愛執的緣故,致使我從無始生死以來,一直到現在,發生了種種不如意的事。本想只求自利圓滿,卻因方法錯誤,導致經過了無數劫,不但自利不成,連利他也無所成就,不但無所成就,還被眾苦所逼惱。
  
如果能夠將自利的心移作利他,不但早就成佛,也同時圓滿自他一切利益了。正因為不是如此,才使得我雖然經過長時間的勞苦,卻一無所獲。
  
現在既然已經知道,自己最大的怨敵是我愛執,就應當依止正念、正知不斷觀照,在未生起時,不要讓它生起;若已生起時,切莫使它相續,一定要下定決心,努力將它滅除。
  
正如入行論中所說:「在生死中,曾千百次損害我的,就是我愛執(自利),它使我雖經無數劫,引發大疲勞,所得的也只有苦而已。」
  
又說:「如果你能從過去,就轉為他愛執(利他),不但沒有現在的眾多痛苦,還有成佛圓滿的安樂。」
  
所以,從今以後,絕對不再起我愛執,不再自我守護,轉為修他愛執,把自己的內身、外財、以及所修的善根,完全沒有顧著地布施給一切有情。
   
既然一切都布施給眾生了,就應該利益他們,不要再對他們做殺、盜、淫等邪行,對於自己的內身、外財,也應當徹底滅除自利的心。
  
正如入行論中所說:「你心裡應當很清楚知道,只為他人著想,除了利益一切有情之外,其他就沒有什麼好考慮的。對於他人所受用的眼等境界,不應作自利想,對於自己所受用的眼等境界,則完全用於利他,不應作任何的邪行。」
  
一旦見到自己的身正在做棄捨利他、攀緣自利的事;或者自己正用身、語、意,在傷害眾生的時候,應當馬上制止,並且這樣思惟:過去就是因為我愛執,才造下種種罪業,受無邊的眾苦,如今又要為自己的利益打算,而生錯誤的決定,這樣隨我愛執轉的結果,又會產生無量的大苦。
  
正如入行論中所說:「你(指我愛執)過去曾傷害我,既然已經過去了,我可以不再追究你的過失,但現在我要摧伏你的憍慢,看你能逃往何處?你應當棄捨以為「執我」有利益可圖的想法,而轉為「執他」(他愛執),這樣才有真實的利益可言,你應該盡力這樣做,千萬不要生起厭倦的心。如果我還是像過去一樣放逸自己,不把你惠施給一切有情的話,你遲早會把我交給獄卒,長時受盡地獄的苦,所以我現在就要把你當作我最怨恨的敵人,好好摧破你自利的心。」
  
就像這樣數數思惟愛他的殊勝利益,至誠地發起勇悍利他的心,一定要做到:棄捨他人的心未生起時,不讓它生起;已生起時,不讓它相續,對於一切有情,也務必做到猶如愛子般地生起悅意可愛之情。
  
就像過去愛執自己一樣,現在發起愛執他人的心,儘量做到論中所說的:「應當愛執他人,就像愛執自己一樣。」
  
如何能發起愛執一切有情的心?最主要是經常憶念一切有情對自己的恩德,還有見到有情對自己所做的種種饒益的事。
  
如果見到肥沃的田地,種下優良的種子,結出很多上妙的果實,便會非常珍愛。同樣的,如果在一切有情的福田當中,種下布施等善根的種子,也能出生眼前和究竟一切利樂的上妙果實。若是有這樣決定的勝解,就能生起愛執他人的心,因此,對於這些內容,應當多多的思惟。
  
入行論中說:「有情和諸佛,同樣能讓我們成佛,我們能敬信佛,為什麼不能恭敬有情呢?」
  
我們為什麼不讓有情歡喜、歌頌、稱說呢?若是殺害有情,就會墮三惡趣。若是救護他們,不但能引生善趣,還能得長壽的果報。同樣的,我們如果對有情做出偷盜、邪淫、或發瞋恚心等傷害的行為,就會引生惡趣;如果反過來,做一些布施、或修慈悲等善行,就能生在善趣。因此,一切的善惡果報,都是依對有情的造作而來。

又譬如:我們要特別緣一切有情,才能發菩提心;我們也是為了要利益一切有情,才開始修種種菩薩行;而修菩薩行,也要依有情才能圓滿布施等波羅蜜;等十波羅蜜圓滿,就能成就佛道。所以,想要成佛,自始至終,都不能離開有情,也只有一切有情,能讓我們圓滿成佛,對這個成佛必須有情的道理,應當要審慎的思惟。
  
釋菩提心論中說:「世間的善惡趣,和所得的善惡果,都是依對有情所做的的利益和損害而來,就是最後成佛的果位,也要依有情才能獲得。一切人、天的資財,大梵天、帝釋天、四天王天所受用的境界,這些三善趣的果報,都是從利益有情而來;相對的,在地獄、餓鬼、畜生當中,所受的種種苦,也是從損害有情而起,譬如受長時飢渴、互相打鬥、侵害等無法避免、無窮盡的苦,都是損害有情的果報。」
  
像聲聞等小乘,他們果報為什麼這麼下劣,就是因為不能廣行利他的事業;而諸佛為什麼能獲得究竟圓滿的果位,就是由於廣大利益一切有情而來,對於這其中的道理,應多加思惟,千萬不要生起剎那貪著自利的心。
  
就如前面入行論中所說:「對於一切有情,應該遠離貪愛的心,就像對待毒藥一樣必須把它棄捨,但是聲聞人能夠遠離貪愛,為什麼只證到下等菩提(正覺)呢?這是因為他們雖能遠離對有情的貪愛,卻在同時棄捨了有情。如果能夠不棄捨有情,就能像佛一樣證得大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我們若真能明白利益、和不利益有情,所得果報的差別,又怎麼會在剎那間,生起貪著自利的心?」
  
想要一心專注在利他和菩提果上,則必須先有菩提心,而菩提心的根本就是大悲。
所以,一切的佛子都應該愛樂修習大悲心,若是能夠經常修習使它堅固,就能任運趣向極難行的廣大行了。
  
正如前入行論中所說的:「堅固的大悲心,是生起菩提心的根本,有了菩提心,就能成就利他和菩提果,所以一切的佛子,都應當愛樂修習。如果能夠修習令它堅固,就能使原本害怕難忍、難行的菩薩行、而耽著在禪定之樂的學子,捨下他們的貪著,無間趣入利他的事業。像如此奇妙的勝士之法,是應該被稱揚讚歎的。」
  
關於這其中的道理,也可以舉一些先賢的言論,來幫助發起決定的勝解,譬如:有一次,阿底峽尊者到西藏,問大眾說:「菩提心怎麼發?」回答說:「依照儀軌念誦來發。」又問:「在沒有念誦之前,慈悲心如何修?」大眾都不能回答。於是阿底峽尊者就說:「不知道如何修菩提心的菩薩,只有藏人才有。」 
  
「那麼,應當如何修習慈悲心呢?」大眾請尊者開示。阿底峽尊者說:「必須從最初的次第開始學習。」這句話的意思,是包括了所有的菩提道,就是從下士道、中士道,一直到上士道修菩提心為止的所有次第。
  
朗日塘巴(和霞婆瓦同為博多瓦的弟子,又是霞婆瓦的老師)說:「霞婆瓦和我,有很多種人方便,還有一種馬方便。什麼是人方便呢?是在發大菩提心之後,不論做什麼事,都會學習去利益有情。什麼是馬方便呢?就是對治我愛執(菩提心的違逆品),以免菩提心不生、不住、不增長。所以,應當盡力地去除我愛執,反過來去利益有情。」
  
大瑜伽師對善知識敦巴炫耀說:「我已經證到能風息平等轉……等三摩地。」
  
敦巴尊者回答說:「縱使你能修到在耳邊敲鼓也不會破壞的禪定力,如果沒有慈悲和菩提心的話,將來還是會生在日夜都充滿悔恨的地方。」意指即使獲得無色界三摩地,還是在六道,又因為失去修習善法的有暇身,等於失去脫離輪迴的機會,出定後墮入惡趣,反而讓自己後悔。
  
康壠巴尊者說:「我們如果對有情顛倒行事,有情也會對我們顛倒行事。」
  
到底有沒有立下大乘的根本?有沒有進入大乘的行列?最主要的分別就在這裡,所以應當隨時觀察自己,一定要讓菩提心儘快生起。
  
如果能因此生起菩提心,那當然是最好的了,若是不能生起,也千萬不要就此停住。應常親近能開示此法的大善知識,儘量和修菩提心的法侶共住,並且多方參閱顯示此法的經論,以及勤修積集發心的資糧、和淨除發心的障礙。若能如此淨修我們的自心,一定能種下圓滿的菩提種子,這絕非是一件小事,所以應當很歡喜地依次第來修學。
  
正如阿底峽尊者所說的:「想要趣入大乘之門,所發的大菩提心,就要像日、月一樣,能除去黑暗和熱惱。所以,就算要經過歷劫修行,也一定要讓它生起。」(完)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二 十一月 20, 2012 1:00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所有世間樂 悉從利他生 一切世間苦 咸由自利成

利他 或許就是一種 為他人而活 的生命態度

分享個人的觀點:

為他人而活

有個人在生時即獲得特准,參觀天堂與地獄。

他先拜訪地獄,看到一群人圍著一張長桌,桌上陳設著豐盛的食物,可是這群人餓的哀號不已,原來桌上的餐具比他們的手臂還長,他們無法把食物送入口中。

離開地獄後,這人又來到天堂,他看到同樣的情景擺設:

一個長桌,擺滿了豐盛的食物,餐具同樣是比手臂還長,可是一群人卻吃得白白胖胖的,高興得很。原來他們不餵自己,他們彼此互相餵食。

節自:《明日之我》∕ 光啟社出版 ∕ 若水譯

* * * * * * * * * * * * *

一般而言,我們常會有這個困擾:
我究竟是為自己而活?還是為他人而活?我又該如何活出自己?

我今天身為人夫、身為人父,也身為人子,
我該心甘情願的為誰而活呢?為自己、為老婆、為子女,還是為父母?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探討的話,我個人的想法是:

我們其實都是為了他人而來(靈魂之間的約定),
為他人而活其實就是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自我實現)。


靈魂選擇來到地球修道院(人世),或許就是來學習服務與事奉的。

生命的意義就是為他人服務,為他人而活。
從服務他人中,我們才能找到生命的意義。


簡單的說就是:人生以服務為目的。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不可能獨自生存。
我們都是為了服務他人而來,為的是參與一個更大的整體,
那就是一種與他人合一的渴望,也就是愛的無限奧秘所在。

分享聖經歌林多全書第十二章(節錄):

12: 12 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
12: 14 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
12: 15 設若腳說:我不是手,所以不屬乎身子;他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
12: 16 設若耳說:我不是眼,所以不屬乎身子;他也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
12: 17 若全身是眼,從那裡聽聲呢﹖若全身是耳,從那裡聞味呢﹖
12: 18 但如今,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
12: 19 若都是一個肢體,身子在那裡呢﹖
12: 20 但如今肢體是多的,身子卻是一個。
12: 21 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
12: 26 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
12: 27 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
12: 31 你們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賜。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

佛法說:人身難得今已得,或許也有這個意境吧。

我們的身體其實就是一個小宇宙,數以萬億的細胞就好比是我們每一個人,
所有的細胞、器官與組織都必須通力密切合作, 才能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運作。

在《與神對話》這本書中是這麼說:
你和別人是一體的,除了你之外,並沒有別人。
你為別人做了什麼,就是為自己做了什麼。
你永遠是神聖整體的一部份,是整個身體的一員。

願意服務他人滿足對方的需求,
從他人的喜悅中感受到自己的歡喜與滿足。
那是一種無私、無我、無條件的愛。
這也就是服務與事奉的真諦,因為在成就他人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古哲很早就給了我們這個教誨,
在太上感應篇是這麼說: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
意即:人我一體,他人的得失,等於是自己的得失。

老子道德經上是這麼說:
天地之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意即:天地生長萬物,不為自己而為他人,因為無私所以長生。

佛教是這麼說:同體大悲。
意即:佛的法身與眾生的法身是共同的,自己和他人沒有差別,
視他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

王鳳儀善人是這麼說:佛若離開度人,無法成佛。
度人也就是服務眾生,為他人做事奉。

如何做到與他人的合一呢?還是要從家庭著手,配偶及孩子就是檢視和練習最好的對象。夫妻的合一是最基本的,從夫妻的合一到親子的合一,進而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鳏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那就是大同世界的展現,也就是人間天堂的展現。

天堂是只能在人間的二元世界中展現的。

如何做到夫妻與親子的合一呢?

真實的愛是「用心」的去「察覺對方的需要」,
去滿足對方的行為,而不是我們「自以為是」的愛。
滿足對方需要的行為就是服務與事奉的實踐。


人性中最深層的期盼與需要,或許就只是:被了解、被接納與被肯定。一個人只要感受到被了解、被接納與被肯定,就一定會有“被愛”的感覺,或許這就是一帖治癒創傷與分裂的良藥,讓我們能夠與他人趨近“合一”。

一般而言,父母對子女或是夫妻之間,常常給的是自以為是的愛,而不是對方所需要的愛,因此造成了壓力與衝突的反效果。

對我而言,妻子不一定需要和我有一樣的興趣或目標,用心的去察覺她的需要去滿足她的需求,就是我生命的功課。夫妻本為一體,在成就她的當下,也同時成就了我自己。

詩經上有云: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意即:夫妻約定生死患難、聚散與共,白頭偕老。
享有親密的夫妻之愛,與配偶的“合一”,或許就是生命的究竟。

與配偶的合一並不容易,因為彼此之間都有著太多的我執,我只能盡心盡力去做,這輩子做不好,下輩子再來,一直到我學會了為止。

印度的聖哲賽巴巴是這麼說:婚姻就像是砂紙,磨掉了彼此的自私自利。

很多修行的法門都告訴我們:與宇宙意識的合一,就是靈修最終的目標。

我個人的想法是:

與宇宙意識的合一,必須先從與配偶的合一開始,
你如果不能與配偶合一,你又如何常保喜樂的心呢?


比如說:

我今天去醫院做義工,幫忙老弱殘障,
當下覺得很充實、心情愉快,感到很喜悅。
回到了家,老婆卻是一張臭臉,孩子也不聽你的,
就好像從天堂掉進了地獄。
你還能保有那顆喜樂的心嗎?

天堂其實就在人間,只要我們能夠真心的滿足他人的需求,為他人而活。
為他人而活,其實就是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活出生命中“愛”的真諦。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二 十一月 27, 2012 12:18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與配偶的合一並不容易,因為彼此之間都有著太多的我執,
>你如果不能與配偶合一,你又如何常保喜樂的心呢?
>印度的聖哲賽巴巴是這麼說:婚姻就像是砂紙,磨掉了彼此的自私自利。

分享個人的觀點:婚姻生活即是修行

婚姻生活即是修行

個人以為修行或許就是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珍愛自己的體驗過程。

在眾多修行的法門中,很多的教誨都告訴我們愛自己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功課,可是常會感到困惑,要如何的愛自己呢?又要如何的檢示呢?

愛自己就必須從認識自己著手。

在西方神秘學中,有一句古老的格言:
熟知宇宙與神,就是熟知自我;熟知自我,就是熟知宇宙與神。

宇宙與神是我們無法理解的層面,因此我們只能從熟知自我著手。我們常聽到的“認識你自己”(Know Thyself),就是刻在希臘古蹟阿波羅神廟門廊一塊石版上的神諭箴言。這句箴言可以有著一些不同層面的解讀,婚姻生活或許也可以是其中一個徹徹底底認識自己最好的機會。

在習修課程的過程中,太太一直是強烈的反對,後來才覺知到,原來太太和孩子就是來成就自己的大菩薩,因為只有親密如太太、孩子,每天生活在一起,無法偽裝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碰觸到我們內在深沉的恐懼。表面上引發的憤怒,背後其實是為了保護自己。有了這個覺知之後,才化煩惱為菩提,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也慢慢的有所改善。

婚後也才發覺自己有許許多多的缺失與不足,當我們認知到自己的不完美,還是能夠全然的接納自己,並進而珍愛自己,就是其中最難的部分。

婚姻生活就是將男女之間的愛情,昇華為難以割捨的夫妻親情。

親情就是親情,那是一種休戚與共的生命連結與至情的流露,不單純是愛或是喜歡。就好比親子之間,孩子再低能、再頑劣,父母都願意無條件的付出、包容與關愛。親情之中,又以夫妻之情為首,在所有突發的意外事件中,第一個被通知的,一定是配偶,即便是已經離婚的夫妻亦然。

當一對情侶攜手邁向紅毯的另一端,就是承諾:彼此願意照顧對方一輩子。是一個無比神聖的誓約。

1999年間,我經歷了一場重大的車禍。斷了一根肋骨,左手肘的部位去了一層皮見到骨,左眼也動了手術取出玻璃碎片。住院十天,在身體回復的過程中,看到了老婆對我的悉心照顧,忘了她自己的傷勢,非常的感動,立誓要好好的愛護她一輩子。

所有的逆境中都含有大利益的種子,看似不幸的車禍,卻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恩寵,也是我的重生。

聖經上是這麼說:神使亞當沉睡,用他的肋骨造了一個女人。肋骨的作用就是保護身體中最重要的肺臟和心臟,避免來自外部的衝擊,或許也暗示著男人如果沒有女人就不完整。因此聖經上又這麼說: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配偶就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在天下文化出版的《恩愛過一生》中提到聖經上用了解(know)來代表男女性愛。個人的想法:婚姻生活或許就是一個回歸生命源頭的歷程;是一個發現自己、認識自己、珍愛自己的過程;夫妻的性生活,則是一個“完善自己”的過程。

婚姻生活或許是八萬四千修行法門中,
其中一個甚為殊勝且究竟的法門,
因為它牽動生命中的喜、怒、哀、樂,
和我們的生活最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夫妻間的感情生活和性生活就是其中的戒律事項。
婚姻生活就是一個戒律的道場,特別是在感情生活與性生活。

即便是一個大修行的覺者,有時都很難抗拒性的誘惑,佛陀的弟子阿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些人期待著婚姻,卻又擔心害怕,深恐受到了傷害,婚姻生活就是一個未知的旅程,會有什麼樣的挑戰,可能只有自己的靈魂知道。

走入婚姻或許正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險之旅。
如何能夠與老虎共處又能樂在其中,或許就是一趟生命的煉金之旅。

李安導演的新作《少年Pi的奇幻漂流》,描述了Pi與老虎從互不信任到共融。其中所要呈現的,或許也有著同樣的意境。我個人也不知道還會有什麼樣的挑戰,覺知、勇氣和信心,或許就是通過試煉的重要關鍵。

覺知到每一個衝突,都是上天賜予的禮物(恩寵),讓我們看到自己尚未完善的部分。百分之百負責,以最大的勇氣去面對它,相信自己必能通過試煉。

孔子是這麼說的: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夫妻本為一體,珍愛老婆其實就是珍愛自己。

要理解到:當我們愈是能夠去認識並了解配偶時,就意謂著我們愈是能夠認識並了解自己;當我們愈是能夠去接納配偶時,就意謂著我們愈是能夠接納自己;當我們愈是能夠去珍愛配偶時,就意謂著我們愈是能夠珍愛自己。

當我們能夠珍愛自己的時候,就自然有著更大的能力去愛屋及烏,那是一種對大自然以及所有的生命與非生命物的愛護與尊重。

因為認識了自己,對人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就愈來愈能接納他人,學習到包容與寬恕,這也就是生命中“愛”的功課,也理解到服務與事奉的真諦,因為在成就他人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透過夫妻之間的互動,我們可以覺知到生命中的功課,完成了多少。

有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是這麼說的:

每一個人都是天堂的天使,
他們來到人間是為了學習一份真愛的功課,
而他們來到人間時,上帝只給予他們每人一隻翅膀,
直到當他們在人們尋找到他們真愛的伴侶,共同學會真愛的功課時,
他們即尋回他們彼此失落的另一隻翅膀,
從此可以結合雙飛,回到他們來時的天堂。

在《THE URANTIA BOOK》這部天啟之書裡,婚姻與生活的章節中有這麼一句:“男人在戰場上和在狩獵時優於女人,但是在家裡,女人總是指揮男人”

個人的想法:女人或許就是來教育男人的。

女人的挑剔、善變,或許正是來試煉男人,學習付出真實的愛與無條件的愛,希望她的男人(其實夫妻一體)更為完善。

當我們從婚姻生活中學習到磨掉自私自利的“我愛執”,
也能夠在配偶和孩子的身上落實並展現“他愛執”的生命態度,
或許那就是一種謙卑、慈愛與臣服、合一的本來如是(being)吧。

感謝婚姻生活,讓我從中受惠無窮。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二 十二月 04, 2012 1:04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個人的想法:女人或許就是來教育男人的。
>女人的挑剔、善變,或許正是來試煉男人,學習付出真實的愛與無條件的愛,

分享個人的觀點:敬重女性

敬重女性

根據聯合報2005年的一項民意調查:

三十至四十五歲民眾對於同居看法分歧,四成三可以接受自己和伴侶同居,五成六覺得不行;另有七成四民眾不允許自己未婚生子,只有二成五覺得還可以;三成男性可接受自己未婚生子,比女性多九個百分點。

調查發現,超過半數適婚族群可以接受自己「只戀愛不結婚」(五成三),四成五無法接受。如果是「只同居不結婚」,無法接受的比率增加為五成六,四成三能夠接受。

交叉分析發現,女性對於只戀愛不結婚的接受度較男性高,男性則對未婚生子的態度較為開放。

六成一女性覺得自己只談戀愛不結婚沒什麼不好,男性能接受者只有四成三,差距達十八個百分點。就年齡來看,適婚族群的婚姻價值觀也有世代差異,年齡愈大態度愈傾向保守。

------------------------------------------

>六成一女性覺得自己只談戀愛不結婚沒什麼不好

現在是2012年,這個數值或許是更高了,個人的心中也有著很大的感觸。

時下的女性對同居的觀念趨於開放,或許是因為一些男性朋友的表現太讓人失望,因此女性朋友對婚姻採取了更慎重的態度,為的是保護自己。

愛情只是男人生命的一部份,卻是女人生命的全部,因此她會很在乎。同居、試婚或是不婚,是其來有自。

現在的家庭,雙薪的居多,女性朋友同時要上班,如果還要承擔大部分的家務,的確是很不合理。

我太太也是上班族,十年前,我個人因為貿易工作日益萎縮,把公司搬回家裡運作,不再請人幫忙,才了解到家務事的瑣碎與繁重,認知到專職家庭主婦的角色是那麼的吃重。

深深的感受到老婆先前的辛苦,真的是太委屈她了。

如今我同時扮演家庭主夫的角色,洗衣、做飯、拖地樣樣都來。公司剛搬回來時,適值小的(女兒)升高三,要考大學,還特別到社會大學上烹飪課,為的是幫她和老婆做便當。上了大學之後,不再準備便當,才輕鬆了些。

我個人的想法是:
男性的覺醒與對女性的敬重,或許是邁向二十一世紀心靈新紀元重要的推手。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從母親的子宮孕育而出,敬重女性,就是社會安定進步的磐石,因為每個女人都將成為一個偉大的母親。有快樂的母親才能有快樂的孩子與家庭,有快樂的孩子與家庭才能有安定、祥和的社會。

一個真正的男人是一位敬重女性、敬重媽媽的人。

我個人還以為雙薪家庭為什麼居多,是因為家庭主婦(夫)的角色並不被認為是有價值、有尊嚴的。世俗的眼光裡,還是以收入的多寡或是職位的高低,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就。

公司剛搬回家的時候,女兒跟我說:爸爸在家,好奇怪哦。

有時在白天,孩子的同學打電話來,是我接的,事後同學會問她:你爸爸沒上班啊?!
我太太也有著顧忌,因此還叮嚀我說:白天不要接家裡的電話。剛開始到市場去買菜,自己也會有一些不自在。

女兒在國中、高中階段,迷上日本偶像劇,曾經造成我們夫妻很大的困擾。

有一次她告訴我,才了解到在她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因為只有半天的課,她不願去安親班,下午的時段,才藝課之外,她都是一個人在家,因為害怕,就把電視的聲音開大以壯膽,電視從此變成她的好朋友,離不開它。

每次想到這,我的心就很痛。

社會的觀念必須要能認知到:

家庭主婦(夫)的角色,就是最神聖而偉大的職業。
敬重家庭主婦(夫),讓他們享有很高的尊嚴,深深的以這個工作為榮。


如果真能如此,或許會有更多的人,願意轉換跑道做個專職的父母,讓孩子有更多的陪伴,教育的品質也許會更好,我們的社會也會更安定、祥和。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二 十二月 11, 2012 3:41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從母親的子宮孕育而出,
>敬重女性,就是社會安定進步的磐石,因為每個女人都將成為一個偉大的母親。
>有快樂的母親才能有快樂的孩子與家庭,才能有安定、祥和的社會。

分享個人的觀點:

當女人成為母親

一般而言,成為一個母親或許是女人內在最深沉的渴望與榮耀。

那種懷胎10月的滿足感、親密感與一體感可能是男性朋友所無法體會的,那是一種至為神聖而又神秘的連結。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從母親的子宮孕育而出,子宮就好比是“造物主”。
每一個女人都會是一個偉大的母親,她的韌性與堅強是不可思議也是讓人讚嘆的。
當婚姻面臨危機的時候,她很有可能會選擇孩子而捨棄老公。

因為母愛是一種全然與無條件的愛,或許也就是上主之愛的展現。

女人渴望愛情與婚姻,或許潛意識裡的渴望是要成為一個母親。有一些單身女性選擇未婚生子,可能也是基於這個原因。

賦予乳房是為了哺育的需要,賦予陰道和子宮是為了生命的孕育與延續,性慾的需求只是其助燃劑。現代的人著重了性慾的層面,卻忽略了其背後生命的意義,以致於離婚率居高不下。

有個問題是這樣問的:當孩子與配偶都溺在水中,你只能救其中一個時,你會救那一個?

你(妳)的選擇會是什麼?你配偶的選擇又會是什麼?是你?還是孩子?
如果你的配偶選擇了你,意味了什麼?如果你的配偶選擇了孩子,又意味了什麼?

身為母親可能會選擇孩子,身為父親的我會選擇配偶,因為孩子可以再生一個,失去配偶卻是難以承受的痛。個人也這麼堅信:在那個當下,老婆會捨棄孩子,選擇先救我。

奧修曾經說過,性有三個層面:生理(肉體)的層面,心理的層面與心靈的層面。並說:當一個女人成為母親,對性的興趣自動減弱。

對性的興趣減弱,或許是因為婚姻生活滯留在愛的心理層面,沒有提昇到愛的心靈層面,或甚至退回到生理(肉體)的層面。

婚姻的產生,大都是因為有了愛才會想在一起,這個時候是在愛的心理層面。

只是結婚久了,每天面對同樣的人,同樣的身體,又有著越來越多的摩擦,如果沒有適當的處理,或是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就會累積越來越多的怨恨,因此很有可能退回到身體的層面,卻又厭倦對方的身體,婚姻的危機就出現了。

挽救婚姻最重要的轉折點或許就是:

要認知到:夫妻一體,愛老婆其實就是愛自己。
要覺知到:配偶就是你的反射,你對配偶的厭惡,其實是對自己的厭惡。

女人是只能愛不能懂的,對愛情的品質要求特別嚴苛。
她會希望配偶給她更多的關注與愛護,而男性通常會忽略了配偶的這個需求。

要真心的疼她,用言語和實際的行動讓她知道: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是她,在全心全意去身體力行的“當下”,你可以感受到心靈的飽滿充實,從她的神情中看到那種滿足與喜悅,同樣的你也可以感染到那種滿足與喜悅。

或許這就是合一吧!也正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合為一體的感覺。

個人的想法:當婚姻生活進入愛的心靈層面時,性生活或許會更為美好的,
那就是夫妻“性愛合一,融為一體”的境界,或許也就是靈魂最深沉的渴望,或許也是生命中的煉金之旅。

心理學家榮格的觀點:夫妻之愛是一種“神秘合體”,是兩個小宇宙的和諧,如同“天人的合一”。

“天”或許就是靈性層面的宇宙心識,以女性(陰)為表徵;
“人”或許就是物質層面的創造意識,以男性(陽)為表徵。
行星七的圖形與密碼“#4 大衛星”與“#11 T形十字章”,或許也有著同樣的內涵。







新時代的高靈伊曼紐曾經給過這個訊息:我們對你們極其敬佩,我們那些做過人類的,完全明白做人所需要的勇氣,如果沒有過人的勇氣,靈魂是不敢誕生在地球上的。

個人的想法是:選擇成為一個女人,或許又比選擇成為一個男人需要更大的勇氣。

我們能夠不給女人予以最高的致意嗎?

敬重女性、敬重母親,就是社會安定進步的磐石。
有快樂的母親才能有快樂的孩子與家庭,才能有安定、祥和的社會。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三 二月 06, 2013 6:01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在藏傳佛教裡 有“自他相換”的教導
>或許就是 慈悲心(粉紅色之光-聖愛之光)最高的展現

行星九的概論是這麼說:

拙火的目地是滋養、治癒、關照,並賦予個人一種更高的、更深沉的人格。
當拙火的力量升起時,是絕對純淨、吉祥、聖潔、超然、自尊自重、具完美的愛、關懷他人、明心見性,
帶給個人無窮的喜悅與安寧。


拙火的本質或許就是一種慈悲心與柔軟心的展現

分享 克里希那穆提 的觀點
對萬事萬物敏感 或許也是慈心與悲心的另一種展現吧

在此同時拜個早年

敬祝 同修們 有個平安喜樂的春節假期!

宗教情懷就是對萬事萬物敏感

摘自:克里希那穆提《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綠色的原野上長滿了芥末色的小花,有條小河從其中緩緩流過,這真是個可愛的景象,不是嗎?昨天傍晚,我看到了這幅畫面,當一個人欣賞著鄉間這種不尋常的美和寧靜時,不由自主地會自問,到底什麼是美?

我們可以對可愛的及醜陋的事物,對愉快的及痛苦的事情,都有立即的反應,然後我們就把這種感覺用言語來表達,我們說「這是美的」或「這是醜的」。但是感覺愉快或痛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和萬事萬物神交,對醜陋的以及美的事物都很敏感。
  
美是什麼?這是人生最基本的問題之一,而不是什麼淺薄的問題,所以不要輕視它。你要去瞭解什麼是美,我們的心與意在毫無阻礙的狀況下和可愛的事物神交時,你要去感受那份徹底的自在,這些都是生命中極為有意義的事。

直到認識了這種對於美的反應,生命才會有深度。一個人的四周可能充滿著美景、高山、平原及河流,但是除非他擁有一顆對萬物都敏感的心,否則他還不如死掉。
  
你們這些男孩、女孩和年長的人,就先問問自己這個問題吧!什麼是美?清潔、衣著整齊、微笑、優雅的舉止、走路時的韻律、頭上的一朵小花、良好的禮節、口齒的清晰、細心、對別人體貼、準時,這一切都是美的一部分,不過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美,不是嗎?

美是否僅止於此,還是有更深的意義?
 
美有形式上的美、設計出來的美和生命的美。你有沒有注意過群葉扶疏的大樹是多麼可愛,聳向高空的枯樹有多麼細緻?這些都是看起來很美的事物,但是它們也是更深刻的東西的表象,因此美究竟是什麼?
  
你也許有一張美麗的臉孔、清楚的五官,你的穿著有良好的品位,有優雅的儀態,你也許畫畫很好,描繪得出山川 大地的美,但是缺少了內心的善意,這一切美的外在附屬品就只能帶來膚淺的、世故的生活,是一種沒有多大意義的生活。

所以我們必須弄清楚美到底是什麼,不是嗎?我要提醒你,我並不是說我們應該忽略美的外在表現,我們都應該有良好的禮節、乾淨的外表、穿著具有品位而不浮誇、準時、口齒清晰以及其他。這一切都是必須的,它們能創造愉快的氣氛,但是如果我們只擁有這些表面的東西,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只有內在的美才能帶來優雅的氣質,一種對於外在形式和活動的纖細感受。如果缺少了它,人生就變得十分淺薄的。內在美究竟是什麼呢?你有沒有想過?你也許沒有,因為你太忙了,你的心早已被唸書、遊戲、談天、說笑以及彼此的戲弄所佔據了。
  
正確教育的功用之一,就是幫助你弄清楚內在的美究竟是什麼,沒有了它,外在的形式和活動的意義就很小了。

對美的深入欣賞,是你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一個膚淺的心能欣賞美嗎?也許它時常高談著美,但是當它看見真正可愛的事物時,它是否能從心中流露出那份無盡的喜悅?
  
如果一個人的心只關心著自己以及自己的活動,它就是不美的;不論它做些什麼,它都是醜陋的、受限制的,因此就無法瞭解什麼是美。然而,如果一個人的心並不只是關心自己,它的心中沒有野心,不被自己的慾望纏結,也不被追求成功的意念驅策,這種心就是不膚淺的,它就會開出美善的花朵。

你明白嗎?美就是從這種內心的善意發出的,即使是一張被人認為醜陋的臉孔,也能使人感覺美。如果一個人內心有善意,醜陋的臉孔也變得美了,因為內在的善意實際上就是深刻的宗教情懷。
  
你知道具有宗教情懷的人是對萬事萬物都敏感的人。

你的整個人,包括身體、心智和情感都對美和醜、被拴在柱子上的驢子、小鎮的貧窮與污穢、歡笑和眼淚,這些身邊的萬事萬物都敏感。
  
從這種對萬事萬物的敏感之中,就發散出了善意和愛,缺少了這份敏感,根本談不到美。也許你有才華,穿著入時,開著昂貴的轎車,外表毫無瑕疵,但你仍然是不美的。
  
愛是極不尋常的,不是嗎?如果你只想到自己,你是不會有能力去愛的,這並不表示你必須想著某一個人,因為愛是沒有對象的。

一個有能力去愛的心,就是一顆具有宗教情懷的心,
因為它就處在實相、真理與神之中,只有這種心才能明白美是什麼。

一個不被任何哲學思想所局限,不被任何制度或信仰所包圍,也不被自己的野心所驅策的心,必定是敏感的、警醒的,這種心就有美善了。
  
當你年輕時,學會保持乾淨整潔,坐有坐相而不毛躁,有好的餐桌禮節,對別人體貼、準時等,這些確實是很重要的,但是這些事情不論有多麼重要,都還是膚淺的,如果你只培養膚淺的東西,而不去了解深刻的東西,你就永遠不能了解美的真正意義。
  
一個不屬於任何國家、團體或社會以及權威的心智,就不會被野心所驅策,也不會被恐懼所控制,這種心就永遠在愛及善意之中開花結果。由於它永遠處在實相的活動中,因此它明白什麼是美,它對醜與美都很敏感,它是有創造力的,它的了解是無限的。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一 二月 18, 2013 1:21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恭賀新禧! 祝願 同修們 在新的一年 有著更大的進展!

課程中是這麼說:

愛的本質必須成為你們全面表達絕對的核心。
沒有愛的元素,你們無法完全地提升。思考這些事。

──行星九綠寶石之光

分享另一篇 克里希那穆提的文章

追尋實相之道~愛人

摘自:克里希那穆提《論上帝》

問:不愛人但熱愛真理,有沒有可能?不愛真理而愛人,有沒有可能?哪一個優先?

克:先生,當然是“愛”優先。因為要先知道真理,才有辦法愛真理。
但知道真理就同時否定了真理,因為已知者不再是真理,它已經納入了時間裡面,所以不再是真理。

真理是永遠的動,所以不是時間或言詞可以衡量的。真理是無法掌握的。
所以,要愛真理,就要知道真理,否則,你不可能愛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但是真理在書本、偶像、寺廟中是找不到的。
真理要在行、思、生活上尋找。

所以,很清楚是愛優先,追尋未知就是愛。
沒有和他人建立關係,你無法追尋未知。自己一個人躲起來,不可能追尋實相、上帝。
只有在關係當中,只有在人與人建立了關係以後,你才能追尋未知。

所以,愛人才是追尋實相之道。

不愛人,不愛人類,不可能追尋真實。
因為,如果我了解你,至少如果我嘗試從我們的關係了解你!

我會從我們的關係中開始了解自己。
關係是一面鏡子,讓我發現自己。

這個「自己」不是什麼高層的我,而是我全部的、完整的過程。
「高層的」我,「低層的」我,無非都在心的範疇內;
不了解心,不了解思考者,我如何能夠超越意念,有所發現?

我的關係就是追尋真實之道;因為,那是我和自己唯一接觸的地方。

所以,了解關係中的“愛”,就是生命之始,當然是如此。

如果我不懂如何愛你,如果我不懂如何愛和我有關係的你,
我如何追尋真實,如何因而熱愛真實?

沒有你,就沒有我,不是嗎?
離開你,我無法存在;我無法自己一個人活著。

所以,在我們的關係當中,在你我的關係當中,我開始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智慧之始,不是嗎?所以,追尋真實就是關係中愛的開始。

要愛一樣東西,你要先知道這件事,不是嗎?

要愛你,我必須先知道你,
我必須探索、發現、接受你全部的心情變化,
而非關起自己,只知道自己的野心、欲望。
因為知道你,所以我開始了解自己。沒有你,就沒有我。


我如果不了解你我的關係,如何有愛?
而且,沒有愛,當然也就沒有追尋,不是嗎?
你不能說什麼我們必須熱愛真理;因為要愛真理,必須先知道真理。

那麼,你知道真理嗎?你知道實相嗎?
你一旦知道了什麼東西,這個東西就結束了,不是嗎?
它已經進入時間,所以不再是真理了。

我們的問題是:一顆枯燥空虛的心,如何了解真理?
不可能的。真理不遠,就在身邊,但是我們卻不懂得尋找。

要尋找真理,我們必須了解關係!不只了解人和自然、觀念的關係。
我非但要了解自己和你的關係,也要了解我和地球,以及我和觀念的關係。

同時,為了要了解,我當然要開放。
如果我要了解你,我就必須對你開放,我必須接受,必須毫無保留,
不能有什麼孤立自己的過程。了解裡面就有真理。

要了解,就要有“愛”。因為沒有“愛”就沒有了解。

所以,優先的不是人,也不是真理,而是愛。
只因為了解關係,所以才會有愛。
這就表示,因為我們對關係開放,所以也對實相開放。

真理是請不來的,可遇不可求,追尋真理無異否定真理。

你開放了,你了無障礙,人不再思考、產生、製造,
心情非常安靜,不被迫,不吃藥,不受語言、例行公事的催眠,
真理才會來。真理真的是會來的。
人追尋真哩,其實常常只是在追尋所得而已,所以真理就逃掉了。

人只能放在關係中觀察,要了解必先有“愛”。沒有“愛”,就沒有追尋。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五 八月 16, 2013 3:20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要愛你,我必須先知道你,
>我必須探索、發現、接受你全部的心情變化,
>而非關起自己,只知道自己的野心、欲望。
>因為知道你,所以我開始了解自己。沒有你,就沒有我。

分享這一篇:

阿底峽尊者的開悟

資料來源:網路

阿底峽是東孟加拉國的王子,生於公元980年。小時候阿底峽作了一個夢,綠度母出現在夢裏,勸誡他不要被世俗有刺的誘惑牽絆,並告訴他在過去的552生裏他已經是一位具足戒的僧人、博學的班智達。解救眾生脫離輪回苦海是他的使命,不可以半途而廢。

醒過來以後,阿底峽認清了他的業力以及願力,決心完成使命。他離棄世俗生活,出家為僧,不倦怠地四處尋訪證悟名師,在他們座下學習。後來在密續上師羅侯羅教導下,他研讀了佛教三藏所有的經典和梵文大乘經論,他背誦了許多讀過的經典以及相關的註釋,在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博學、有成就的著名阿阇黎,也就是佛法教師。

有一天,阿底峽看書的時候,自己懷疑起來:“直接引向開悟,哪一條路是最迅速的呢?如果遵循大乘菩薩道,必須在無量劫中救度他人,才可達到涅磐寂靜。那麼我有可能達到開悟嗎?”

“要怎樣才能達到涅磐彼岸呢?”這位年輕學者嘆息著:“我是否得無止盡地輪回?”

就在那一刻,具神通的羅侯羅上師突然召喚阿底峽。他好像洞悉弟子的想法,對阿底峽說:

“你太關心你自己的成就了。所有形式的自我關懷都無助於圓滿證悟,並且所有的幻想、精神力量、專註的禪定、學問、辯論技巧甚至涅磐經驗本身到頭來都是毫無用處的。如果能堅持不懈地長養菩提心,發展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不是更好嗎?忘卻自己的利益,多關心他人的福祉。視別人比你自己更重要。執著自我是不滿足和痛苦的根源,你要征服自私自利的雙面巨魔!一個單獨的自我不過是另一種幻想罷了。”

然後,羅侯羅對弟子的感嘆說:“還有,沒有人能逃離輪回而達到涅磐——要是你愚昧地企圖逃避輪回而追逐涅磐,得到絕對的解脫。最好是超越這二元對立的觀念,了悟到無差別,是一切事情達到圓滿。你將來一定可以獲得寂靜常樂的,不要忽略它。”

不久之後,阿底峽來到佛陀證悟的聖地菩提迦耶。一天,當他在大佛塔下繞行時,看到兩位端莊的年輕女子站在佛塔南邊的蓮花池畔。她們長得太美了,絕不像一般世間凡人。其中一位問另一位說:“什麼是達到圓滿開悟的最好修行方法?”另一位回答說:“無我的菩提心是成佛的大道。一個人怎麼可以轉身棄他人於不顧呢?”

第二天,阿底峽又去佛塔及塔旁的菩提樹繞行,釋迦牟尼佛曾在這棵樹下靜坐。阿底峽聽到一個老乞婦告訴一個麻風病人:“平等的慈悲心和菩提心是超越苦海、獲得圓滿開悟的最好方法。”她解釋道,“設身處地多為他人想想,放棄自私自利的想法。”

阿底峽心想:“這裏的每一個人,從最高雅到最卑賤,似乎都知道開悟的最好方法,和我的上師說的一模一樣,只有我一個人還遲疑不定。”

翌日,阿底峽繼續手持念珠緩緩地繞著聖殿。他看見一只小鳥棲息在觀世音菩薩像的膝上,佛像刻在佛塔的壁龕裏。他聽到佛像開口對小鳥說:“具備捨棄自己、愛護他人的菩提心是圓滿證悟得最好方法;先考慮別人,把勝利與光榮歸於他人,自己承擔失敗。”就在這一刻,阿底峽所有的疑惑都煙消雲散了。

阿底峽獨自佇立冥思,凝視著菩提樹下金色佛像的寧靜容顏,突然,他想起了蘇門答臘島上的金洲法稱大師,那是一位真正護持珍貴菩提心的上師。為了達成小時候度母在夢中授予他的使命,阿底峽決心去尋訪金洲大師。

後來,他在這位上師座下勤奮修學了12年,成為他的法嗣。每當他提到尊貴上師金洲法稱的名字,他總是合掌當胸,閉上雙眼並微微行禮。阿底峽從這位慈悲的上師那裏學到了獨特的“自他交換”大乘修行法:那就是將自己置於他人的境地,把他人的壓力承擔起來。這成為噶當派一個主要的特殊修持方法。

晚年時,阿底峽尊者在印度本土已是一位受歡迎的偉大上師,他住在超戒大學(戒香寺)。許多年後,幾位西藏王室使者滿載黃金來迎請他去他們的地區教學。阿底峽向觀世音菩薩和度母祈禱,請求指引,詢問他到西藏能否真正利益彼邦。度母告訴阿底峽,如果他願意去,將對這雪域大有裨益。不過度母又說,如果他前去西藏,將在72歲時死在那裏;如果他不去那裏,就可以活到92歲的高齡。阿底峽實踐了無我的菩薩誓願,長途跋涉來到西藏。

阿底峽改革了西藏的佛教與社會,重整道德作為佛法的基礎。在西藏,他傳授了無數的佛教皈依,因此最後以“皈依班智達”一名而著稱。72歲那年,這位佛法導師阿底峽圓寂了。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三 三月 26, 2014 3:07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對美的深入欣賞,是你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具有宗教情懷的人是對萬事萬物都敏感的人。
>一個有能力去愛的心,就是一顆具有宗教情懷的心。

分享這一篇:

開悟就是與萬物親密

摘自:《踏上心靈幽徑》/作者:傑克.康菲爾德/張老師文化出版

把祝福帶給我們接觸的所有對象,是多麼美妙的生活方式。以心尊重、祝福、歡迎,從來就不是以宏偉、不朽的方式進行,而是在此刻以最直接、最親密的方式進行。

創立日本曹洞宗的道元禪師說:「開悟就是與萬物親密。」

我們呼吸的空氣、吹過四周的風、行走其上的土地、周遭的其他生命、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就是我們沉睡或覺醒的地方。如同我的一位柬埔寨老師所說:「靈修就是關於吃,我們在哪裡吃、吃什麼、如何吃。我們常常試圖吃別人,卻不讓別人吃我們,佛陀看見這種苦難而流淚。」我們可以把世界看成我們吃人和被吃的地方,也可以看成我們都有機會彼此餵食的地方。

開始靈性旅程時,我們會了解自己所做的,其實大部分是在尋找愛與被愛。本書一開始就提出這個問題:「我是否好好愛過?」親密的開悟或許就是愛,但愛是神祕的,它是我們能做的某種事嗎?

舊金山禪學中心經營一間安寧病房,有位老婦人住在裡面。她生命的最後幾年無家可歸、流浪街頭,當她住入病房、接受照顧時,開始對周遭禪學環境的靈性生活感到好奇,雖然已瀕臨死.亡,但她仍決定練習覺醒和慈悲的教導。一天早晨,安寧病房主任去看她,她困惑地說:「我一直在想你們說的愛與放下,似乎非常重要,但我不知道要先做哪一項,我應該放下,還是去愛呢?」兩者或許是同一件事。

愛是神祕的,我們不知道愛是什麼,但它出現時,我們會知道。如果要尋找愛,就必須詢問哪裡可以找到愛,它就在此刻的此地。過去的愛已是記憶,未來的愛只是幻想,只有一個地方可以找到愛,找到親密和覺醒,就是現在。當我們活在過去和未來的思緒中,每件事都會顯得疏離、匆忙、不滿足。

唯一能讓我真正去愛一稞樹、天空、孩子或情人的地方,就在此時此地。

艾蜜莉‧狄金生(Emily Dickinson)寫道:「我們都疏離地思考狂喜,直到第一位朋友過世,才發現他是我們飲入狂喜的杯子,但當時卻不知道。」只有在永恆當下的親密中,我們才能覺醒,這種親密使我們彼此連結,讓我們有歸屬感,在其中體驗到愛。藉此,我們超越了孤立、緊縮、有限的自我感。

如果探究使我們不能親密、不能愛的原因,
就會發現原因總在於期待、希望、思想或幻想;讓我們不能覺醒的也是同樣的期待。

覺醒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近在眼前,如佛教經典所說:「覺醒不是什麼新發現的事,它一直存在。不需要尋找或追隨別人的勸告,而是要學習傾聽此時此地自己內在的聲音,你的身心都會變得清明,了解萬物合一。不要因為這些教導很簡單,就懷疑其可能性。如果不能在此地找到真理,還能在什麼地方找到呢?」

各種偉大的靈性傳統用許多方式描述覺醒和愛,有的將愛的表達當成開悟的行動;有的說開悟是靜默,而愛是由衷的了解;有的說覺醒就是在各種有形領域中的自由,而且超越所有形式。佛教的開悟稱為解脫,意指心不會被捲入貪婪、怨恨和無知的力量,而能自然閃耀光芒。

心不受這些力量束縛時,就有真正的親密與愛。在萬物之間就有覺醒,愛能碰觸和容納萬物,而自由和無畏能進入每一種領域。所以,我們不需要脫離生活,而是安住在生活的核心,就能與萬物親密。

東非有個部落在孩子出生前就培養真正親密的藝術。在這個部落中,孩子的生日和其他文化不同,不是誕生的日期,也不是受孕的日子。他們把生日訂為母親心中第一次想到這個孩子的日子。當母親想和孩子的父親生小孩時,就會離開村落,獨自到樹下坐著傾聽,直到聽見她想受孕的孩子的歌。聽見之後,她就回到村落,教孩子的父親唱這首歌,然後在做愛時一起唱,邀請孩子加入他們。

受孕後,她會對子宮裡的寶寶唱這首歌,然後教村裡的老婦人和接生婆唱,因此在生產和出生的奇蹟時刻、孩子會在這首歌的迎接下誕生。出生後,所有村民都會學唱這首屬於這個新成員的歌,在他跌倒或受傷時唱給他聽,在歡慶的時刻或儀式和成年禮時唱這首歌。小孩長大後,這首歌也會成為婚禮的一部分;臨終時,他或她所愛的人也會聚集在床邊唱最後一次。

聽見這種故事,會讓人嚮往這種親密,可以被人如此深入地支持、傾聽。這種傾聽的同在就是禪修和真實靈性生活的核心,以全心注意的覺察力活在當下,本身就是深刻親密的行動。人生的每一個行動都有這種可能性,包括呼吸的奧祕、身體的碰觸、別人的動作和聲音。這種簡單的同在是靈性修行的起點,也是頂點。

親密的能力建立在深入的尊重,允許事物如實呈現自身、被人發現。

親密可能起於任何時刻,這是臣服的行動,是無所不容的禮物。我會在佛教婚禮中談到這種親密性質,以及我們學習與自己保持連結並尊重別人時,這種親密會逐漸增長。我以親密的真言教導新婚夫妻,不論他們想從對方那裡得到什麼,不論他們想像婚姻應該如何,不論發生什麼出乎意料的情形,真言只有一句話:「這也是,這也是。」

親密的學習並非易事。在分裂的文化成長,身上帶著創傷和渴望,實在很難活在當下,很難彼此尊重。就像禪修時緊隨著呼吸的氣息,或是經行時注意每一步步伐,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學習,才能放下恐懼和使我們彼此遠離的狀況。這些障礙和恐懼、過去傷痛的回憶,會在我們彼此靠近、接近當下的奧祕時出現。

我們常感到猶疑躊躇,想要退縮,但這也是可以用親密的注意來碰觸的議題。然後,在某一刻可以放下自我,開放地留在此地、覺醒而活在當下。當世界一次又一次為我們提供覺醒的機會,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與它相會。

就像魯米所說的:
今天就像其他每一天,
我們醒來,空虛又害怕。
不要開門學習和開始閱讀,放下揚琴。
讓我們所愛的美麗成為我們所做的事。
有千百種方法可以跪下親吻大地。


每當我們停下來親吻土地,就體認眼前的每一位男女、每一天,有多麼獨特。我們再也不會以這種方式看它。我們在親密中發現一種美麗與優雅,使萬物都有價值。生命如此短暫,所以珍貴。(待續)

註:《踏上心靈幽徑》是美國內觀禪大師暨臨床心理學博士傑克.康菲爾德的半自傳實錄,也是靈性禪修領域的經典之作。康菲爾德認為許多人誤解靈性修行的真意,只是用來逃避存在的痛苦和困難;許多人進入寺院、教堂和道場,只為了尋求特殊的效果,如狂喜狀態與超凡經驗。他認為人們需要勇士的心來直接面對自己的生活,包括各種苦痛和限制、快樂和可能性。這種勇氣會將各個生活層面納入靈性修行之中,那時靈性才能真正與生活整合。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一 三月 31, 2014 3:35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開悟就是與萬物親密(PART 2)

摘自:《踏上心靈幽徑》/作者:傑克.康菲爾德/張老師文化出版

魯米再次提醒我們,不要哀傷獨坐:
當你走到花園,
會去看刺或花呢?
花多一點時間觀賞玫瑰和茉莉吧。


活在當下的能力在我們裡面增長時,就會發現心與萬物共處的自在。
印度有位偉大的老師,每當學生向他提到禪修、工作或關係中的困難,就會提醒學生這一點。

他會非常親切地傾聽,然後微笑說:「希望你享受它。」懷特(E.B.White)以相同的精神寫下:「在這個世界航行,有兩種方式,一個是改善生活,另一個是享受生活。」這是個矛盾的悖論,因為享受和改善都是必要的。我們追求靈性的覺醒時,常常忘記享受;為了找到真正的喜悅,我們又必須經歷哀傷,把整個生活接納到心裡,然後產生深刻而真摯的喜悅。

紀德(Andre Gide)寫道:
知道喜悅比哀傷更罕見、更困難、更美麗。
一旦有了這個極端重要的發現,
就必須擁抱喜悅,有如道德責任。


當我們開始與萬物親密,就會在這個主軸中找到安寧、幸福和完整。
我們體認到自己和周遭所有生命都注定在此處,我們屬於此處,就像樹、太陽和旋轉的地球一樣,
於是出現一種療癒、開啟與恩典。

萬物的和諧是為我們而有的,就像諾利其的朱利安夫人(Dame Julian of Norwich)的智慧,她如此精采地宣稱:「一切都必然安好,所有事態也必然安好。」我們在親密中發現深刻的歸屬感和完整感,使我們能碰觸所遇見的一切。

大約二十五年前,我首次以僧侶身分在泰國森林修行時,被教導在進出寺院時,要跪拜三次。對我而言,跪拜是種新的經驗。接著我又被指示在進出食堂、老師的住處和自己的小屋時,也要跪拜。最後又教我,身為僧侶,遇到比自己資深的僧侶時,也要跪拜三次,對剛出家的我而言,意思就是要對遇見的每一個僧侶跪拜。

一開始我很難做到,對於我尊敬和推崇的僧侶,跪拜並不難,但有時要向一些我認為無知、驕傲或不值得的僧侶跪拜,有些人只比我早一、兩個月出家,我就要向他跪拜,實在很傷我的自尊心。可是,我持續向寺院、自己的小屋、每一個出現在我面前的僧侶跪拜。一段時問後,我發現內心的批評使我痛苦,也使我與別人疏遠。

我開始在每一個人身上尋找某種優美、高貴或有價值的特質,於是我開始享受跪拜,
我願意向每一個僧侶、寺院、所有兄弟姊妹、樹、岩石跪拜。跪拜成為一種優美的存有方式。

當我們能與自己親密,就能向周遭一切跪拜並祝福一切。

詩人葉慈為藝術和單戀努力了數年,直到五十歲時,他坐在倫敦的咖啡館,
突然領悟真正重要的是我們能祝福別人,也被別人祝福。

他是這麼寫的:
我的第五十年來了又去,
我坐著,一個孤獨的男人,
在擁擠的倫敦商店,
一本翻開的書,一個空杯子
在大理石桌上。
我注視商店和街道,身體突然發光!
大約二十分鐘,我的快樂,如此巨大,
我是被祝福的──也能祝福別人。


不論面前是什麼,都能找到祝福的能力,這就是開悟,就是與萬物親密。
這是不需要理由的自由和快樂,是我們帶給每一刻、每一次相會的禮物。

八十歲的西藏大師卡魯仁波切拜訪波士頓時,到新英格蘭水族館參觀,看見各種彩色的海洋生物。他很高興看見這些美妙的生命形式,離開每個水槽前,他會輕輕拍打玻璃,因為他看不懂禁止拍打的英文標誌,然後口中複誦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再深深凝視最後一眼,才走到下一個水槽。

有位學生問他:「仁波切,你為什麼拍打水槽呢?」
他微笑地說:「我想讓裡面的生物注意我,並祝福牠們也能得到自由。」

把祝福帶給所有與我們接觸的對象,是多麼美妙的生活方式!
學習如何祝福、欣賞、尊重地傾聽、以心歡迎,實在是一種偉大的藝術。
這絕不是以宏偉、不朽的方式進行,而是在此刻以最直接、最親密的方式進行。

另一位偉大的西藏上師大寶法王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在錫金有如宮殿的寺院的高貴會客室接見幾位美國訪客。大寶法王是個擁有數十萬信眾團體的靈性導師,他雖然生病了,仍親切地挪出時間,盡可能接待訪客。這幾個訪客是我的朋友,都覺得他非常溫暖、樂於接納,他與他們談話、鼓勵、祝福他們,他們覺得很棒。

離開時,一位朋友說:「我覺得剛才好像和自己最親近的朋友談話。」
對大寶法王而言,每位訪客都是他最好的朋友,每一刻都全心關懷和祝福面前的人,沒有其他更重要的事。

正是在每一刻的親密中,才得以實現一切靈性生活,不要到別處尋找佛陀。
一位哈西德教派的拉比說;「我並不是向大師學習話語中的智慧,而是看他如何繫鞋帶和解開鞋帶。」

幾年前,我和妻子,還有兩位記者朋友,為美國國家廣播電台訪問達賴喇嘛。身為靈性領導者和西藏流亡政府的領袖,他像大寶法王一樣非常忙碌,但他親切地問候我們,親自倒茶給我們喝,很有耐心地回答每一個問題,特別重視靈性和社會責任的教導。之後他問我們還有沒有問題想問他,我們回答:「沒有了。」他詢問:「你們不想拍我的照片嗎?」「想!」我們這才想起這件事。我們帶了好幾台相機,但訪問時太興奮而忘了。

達賴喇嘛建議我們把相機交給他的隨扈,大家才能一起合照。他站起來,張開雙臂圍繞我們,一邊兩個人,我們都笑得合不攏嘴。拍完照後,他轉向我,握住我的手。由於他曾到我們在麻薩諸塞州的一個中心訪問和演講,知道我是佛學老師,我以為他會問我教學的情形,比如「事業做得如何?」因為我們畢竟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但他沒有問我這些,而是緊握我的手,看著我,關心地說:「你好瘦,要多吃一點!」這是達賴喇嘛對我的祝福。

要活出心的道路,就要致力於覺醒的生活,也要關心自己遇見的一切,不論是困難或美麗,都要親密地將它帶入自己的存在與心。尋找自己真正的道路時,我們會遇到許多令人驚奇的事,要像偉大的禪師冒險進入森林尋找遺失的牛,而在過程中發現自己真正的本質,然後返回,進入世界,以雙手送出祝福,如經上所說:「我帶著酒瓶和雜物進入市場,我走入商店和人群,我看見的人都已經開悟。」

我希望這本書和其中關於覺醒、慈悲與親密的練習,可以為你的生活帶來祝福,
你將得到沉默、了解、寬恕的祝福,也會以你的心和雙手為周圍的人帶來祝福。

如同禪宗詩人芭蕉(Basho )提醒我們:
寺院的鐘聲停止了
但聲音仍不斷從花朵傳出來。
(完)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三 十月 15, 2014 1:24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佛法是不二之法,泯除一切分別與對待。
>空有同體,性相一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
--《莊子》內篇 德充符

譯文:
如果我們有分別心的話,
我們就會將肝、膽分別看成兩個不同的器官,
將楚及越視為兩個截然不同的國家。
如果我們是持著無相、無住,沒有分別心的態度,
那麼所有的東西就都是一體的。

分享這一篇:

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

立不教 坐不議 虛而往 實而歸
或許就是一個修行者最為上乘的境界

淮南子 俶真訓

是故與至人居,使家忘貧,使王公簡其富貴而樂卑賤,
勇者衰其氣,貪者消其欲,
坐而不教,立而不議,虛而往者,實而歸,故不言而能飲人以和。


因此,與聖人相處,家居貧寒之士會忘掉貧寒,王公貴族會看輕富貴而以卑賤為樂,勇武之人會減弱銳氣,貪婪之人會消除慾望。得道真人坐著而不說教、立著而不發議論,但可以使那些空手去學習的人滿載而歸,他不必言說就能使他人感受到祥和氣氛。

莊子 內篇 德充符

魯有兀者王駘,從之遊者,與仲尼相若。

魯國有位身有殘疾的學者名叫王駘。在他那兒學習的學生與孔子的學生不分上下。

常季問於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之遊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

有回常季問孔子:王駘雖然被人砍去一隻腳,可是追隨他的學生卻不少。王駘從不說教,可是到他那學習的人卻都是滿載而歸。王駘是不是就是那種身教重於言教的人?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仲尼曰:「夫子,聖人也,丘也直後而未往耳!丘將以為師,而況不若丘者乎!奚假魯國,丘將引天下而與從之。」

孔子答曰:王先生是位聖人,連我也想追隨他去修行學道呢,只是排隊入學的人太多了,所以至今還沒有輪到我。我想,非旦我自己應該去,我也應該要鼓勵全體國人都去接受他的熏陶。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與庸亦遠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獨若之何?」

常季說:王先生曾經被處以截足的刑罰,然而人們仍然尊稱他為師父。他必定是有著不同於一般凡人的修為,他究竟是怎麼修煉的呢?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常季曰:「何謂也?」

孔子說:面臨如此嚴酷的刑罰,生死只在一線之間,可是這樣的境況卻無法改變他的心志。當一個人能保持完整無缺的道時,他就能充分地應付任何突發的變局了。常季問:怎麼應付呢?

仲尼曰:「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遊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遺土也。」

孔子說:如果我們有分別心的話,我們就會將肝、膽分別看成兩個不同的器官。將楚及越視為兩個截然不同的國家。如果我們是持著無相、無住,沒有分別心的態度,那麼所有的東西就都是一體的。

就因為王駘能夠這樣子想,所以他的眼、耳、鼻、舌、聲等器官在接受到外來刺激及誘惑時,就完全不會對他的行為及念頭造成影響,他的心與萬物和諧的結成一體。他所注重的是整體,所以對少數偶而脫離的部分毫不在意。

因此,對別人砍掉他一條腿的事,他只當是身上揮去了一些灰塵而已,並不將它放在心上。

常季曰:「彼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為最之哉?」

常季說:王駘確是專心地用功於他的自我主觀條件上面的修煉。所以,當他修得沉穩,安寧,祥和的心境之後,他的智慧便會自然湧出,使他成為一名智者,成為大家所樂於追隨學習的目標與榜樣。

仲尼曰:「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受命於地,唯松柏獨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於天,唯堯舜獨也正,在萬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眾生。」

孔子說:是啊!確實如此!比如我們絕對不會對著波濤洶湧的流水照鏡子,因為這樣的水流無法反映我們的形象,只有靜止無波的水面才能成為鏡子。所以同樣是水,只有波浪不興的水可以當鏡子用;同樣是樹木,只有松柏能長青於冬夏。

同樣是人,只有堯舜等賢者才能充分的流露出他們那種優美完整的人格,成為我們為之欽羨不已的表率。

夫保始之徵,不懼之實,勇士一人,雄入於九軍。將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猶若是,而況官天地、府萬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嘗死者乎!彼且擇日而登假,人則從是也。彼且何肯以物為事乎!

在我們人的原始本性裡是沒有懼怕二字的。一位能夠保持原本自性的人,他 就是獨自一人也敢衝入九軍之中去殺敵,以成為一名勇士。像這種求名者都能如此,做為一名與天地合一的修行完備的人,他們心中坦然,對一切洞若神明;而修為如同王駘者,則就更不在話下了。

他們往往只需要靜靜地坐在那兒,大家見了都會萌生到他那兒去學點什麼,得到些什麼的念頭,這就像是在靜止的湖濱旁照鏡子似的;湖濱本身並沒有要大家前來的意思,由始至終都是大家自願前往的。

王駘本人並不會主動招收學生,
他也不會主動地教什麼、指導什麼,大家都是從他的行為中去學習的。

PS. 以上資料輯自網路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 光的課程習修園地 所有的時間均為 台北時間 (GMT + 8 小時)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2
2頁(共2頁)

 
前往:  
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phpbb-tw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