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光的課程討論區
光的課程資訊中心副版討論區
 
 常見問題常見問題   搜尋搜尋   會員列表會員列表   會員群組會員群組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個人資料個人資料   登入檢查您的私人訊息登入檢查您的私人訊息   登入登入 

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情緒的重要性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 光的課程習修園地
上一篇主題 :: 下一篇主題  
發表人 內容
風由晶



註冊時間: 2008-11-01
文章: 164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一 五月 07, 2012 4:52 pm    文章主題: 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情緒的重要性 引言回覆


今天读了灵性炼金术,在修光的过程中,内在的恐惧会不断的被激发出来,一直没有找到非常正确的处理方式。。。虽然自己的处理方式比较接近这上面所说的,但自己并没有用这么精准的语言去表达出来,今天看到了,觉得应该贴到这里,一起共勉。


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情緒的重要性

親愛的朋友,再次以這種方式與你們交流,我很開心,這樣做對我來說意義也很大。我 很珍惜這些會面,因為用這種方式,我可以更貼近你們。 然而我也一直活在你們心中,我一直等待著你們對我的能量敞開並受到影響的時刻。我 的能量,也就是正在這個時代重生的基督能量,並不只是我個人的能量。那不單純是一 個曾經在地球上生活過的人的能量,而是一種集體能量場,你們以一種無法理解的深入 程度參與其中。 你們都曾許下誓言,願意將這能量帶入地球實相之中,讓它在地球上紮根。許多次轉世、 許多個世紀,你們為了這個使命努力。你們都處於「讓內在的基督種子誕生」的過程中, 而我在幫助你們。我曾經是個先行者,然而收割基督種子卻是一件需要集體努力的事。 即使我此刻來到這裏,也是因為這裏所呈現的能量場才有可能,而這能量場是你們編織 出來的。我們一起努力,是一體的,所以你們都能和我連結。我並不只向某個人敞開, 而是為你們所有人服務。 今天我想談一個在每日生活中頻繁且深刻地影響你們的主題—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上一章談到了在能量場和脈輪中流動的男性和女性能量。我認為把治癒最低的三個脈輪 當作讓你們自己變得完整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因為你們當中有些渴望獲得靈性的人, 傾向於把自己拉回到較高的脈輪中—無論在思想和感覺上都是。 心輪、第三眼和頂輪對你們很有吸引力,因為這些能量中心將你們連接到較高的領域, 而那領域對你們來說是很自然的。但是內在真正的突破現在必須在一個較低的層次,也 就是在更接近地球、較低的脈輪中發生。 在你們走向自由和圓滿的成長過程中,情緒是個至關重要的領域。你們都是靈性存有, 都來自一個對地球實相的密度和粗糙度完全陌生的實相層次。要適應這件事一直很難。 在多次的轉世中,你們都努力想在地球上表達自己的宇宙能量。在這個把你們的能量傳 送到地球的過程中,很多創傷累積了下來。你們所有人的情緒體都充滿傷口和創傷,而 這就是我現在要談的。

情緒就像是遮住太陽的雲 任何一個走在內在成長之路上的人都知道情緒的重要:不應該壓抑,而是要面對它們,繼而客觀地理解,最終放掉。但這整件事到底是如何運作的,卻不是很清楚。

首先,我要將情緒和感覺區分開來。從能量的意義上來說,情緒本質上是要表達「無法理解」(expressions of misunderstanding),而感覺則是一種更高的瞭解(higher understanding)。 感覺是你們的老師,情緒則是孩子。情緒是清楚顯化在肉體上的能量,是一種對「無法 真正理解的事」的反應。想像一下被一陣突如其來的憤怒擊倒的情況,例如某人出乎意 料地傷害了你的感受,你覺得自己生氣了。這時,你可以明顯察覺到在身體的某些部位, 能量變得緊繃,這種跟隨在能量衝擊之後的緊繃,表示有些事情你無法理解。一股能量 沖向了你,你覺得那是不公平的,而這種「不公平」,或是「無法理解」的感覺,就透 過情緒釋放出來了。情緒就是在表達「不理解」,是一種能量的爆發和釋放。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你們面臨以下幾種選擇:我要如何處理這個情緒?我要順著情緒任 性而為嗎?或者我只是讓這個情緒存在,然後依據別的事物行動?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解釋一下感覺的本質。 情緒基本上是一種「不理解」的爆發,你可以在身體裏清楚感受到。而感覺從本質上來 說是另一種東西,會透過不同的方式被感受到。感覺比情緒安靜得多,它們是靈魂的低 語,透過溫柔的推動來到你身邊—這推動是一份內在的知曉,或是一個之後看來非常明 智的直覺行動。 情緒總是十分強烈和戲劇化,例如突如其來的焦慮、恐懼、憤怒,或是深切的悲傷。情 緒會完全抓住你們,將你們從靈性的中心點拉開。在非常情緒化的時刻,你們會被一種 能量從中心、從內在的清明中拖出來。從這個角度來看,情緒就像遮住太陽的雲。 我這樣說並不是反對情緒。情緒不應該被壓抑,它們是一種讓人更密切地瞭解自己的方 式,從這個角度來說是很有價值的。但我希望在這裏說明情緒能量的本質:它是「不理 解」的爆發。基本上,情緒會讓你們失去自己的中心。 另一方面,感覺則讓你們更深入自己、進入自己的中心。感覺和你們所謂的直覺緊緊相 連,表達了更高的理解,一種超越情緒和頭腦之上的理解。 感覺始於身體之外的非物質領域,這就是它們為何不能清楚定位於身體某個部位的原 因。想像一下,當你們感受到某種氣氛或心情,或是對某個情境有預感時,內在有一種 知曉,它好像來自外面,但並不是你們對外在事物的反應。它來自「空無」,就這麼出 現了。在這樣的瞬間,你們可能會感覺到自己的心輪中有什麼東西打開了。 這種內在知曉到來的時刻,你們可能經歷過很多次了。比方說,即使沒有跟某人真正交 談過,你可能也知道他的事。你可能感覺到你們之間的某種東西,後來這種東西在你們 的關係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很難用言語表達(「就是一種感覺嘛」),當然也很難 用頭腦理解(通常頭腦會開始懷疑你們在編故事,或者說你們瘋了)。 我現在要提到在本質上更屬於「感覺」,而不是「情緒」的能量—喜悅。喜悅可以是一 種超越情緒的現象,有時候,你們無來由地覺得內在有一種喜悅在鼓舞著。你們感受到 內在的神性,感受到與萬物親密連結,這樣的感覺可能在你們最意想不到的時刻發生, 就好像有一種更偉大的東西碰觸到你,或者你觸及一個更偉大的實相。感覺並非招之即來,似乎是突然出現;而情緒幾乎總有個清楚而直接的原因:外在世界有個刺激,碰到了你的痛處。 感覺來自你們的高我或大我所在的次元,你們的內在必須安靜下來,才能在心裏聽到那 些低語,而情緒則會擾亂內在的安寧與平靜。所以在情緒上平靜下來,以及治癒並放掉 壓抑的情緒,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從感覺—它讓你和靈魂連結—出發,才能做出平衡的 決定。 保持安寧而平和的狀態,就可以用自己的整個本體去感受什麼對你們來說是正確的。而 基於情緒來做決定,則會偏離中心。所以你們必須先放掉情緒,與自己清明的內在核心 建立起連系。

如何處理自己或孩子的情緒? 我已經說過了,感覺是你們的老師,情緒則是孩子。「情緒化」和「像小孩一樣」的相似度很高。你們的內在小孩就是情緒的源頭,而且你們處理情緒的方式,與你們對待自己真正的孩子的方式也極其相似。 孩子處理自己情緒的方式非常誠實而自然,不會隱藏和壓抑,直到大人鼓勵他們這樣做。 不過,孩子雖然很自然地表達情緒,但並不表示他們可以用平衡的方式體驗情緒。大家 都知道孩子會被情緒(例如憤怒、恐懼或悲傷)控制,無法停止。在這樣的情況下,他 們會淹沒在自己的情緒之中,失去平衡,也就是失去中心。 孩子會產生這種無邊際的情緒,原因之一是他們剛剛從某個沒有任何界線的世界離開。 在天國或星光界中,沒有物質世界裏的肉體約束和限制,而孩子的情緒通常是不理解這 個物質實相所出現的反應。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情緒處理」方面需要幫助與支 持。這是在地球上進行「平衡轉世」的一部分過程。 那麼該如何處理自己或孩子的情緒呢? 情緒不應該被評斷和壓抑,它們是身為人的重要部分,所以必須被尊重、被接受。你們 可以把自己的情緒看成需要關注、尊重和指引的孩子。 情緒最好被看成一股向你祈求療愈的能量。所以,不被情緒完全席捲是非常重要的,你 們應該採取中立的態度來觀察它。保持意識很重要,可以這樣說:你們不該壓抑情緒, 但也不應被情緒淹沒,因為被情緒淹沒,完全認同情緒時,內在小孩就變成將你們引入 歧途的暴君。 對於某個情緒,你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允許它進入,去感覺它的各個面向,卻 不能失去意識。例如憤怒,你們可以邀請它全然地存在,在身體幾個部位體驗它,但同 時又站在中立的角度觀察。這樣的意識就是療愈,此刻,你們以理解擁抱自己的情緒(情 緒基本上就是一種不理解)。這就是靈性的煉金術。

我用一個例子解釋一下。你的孩子膝蓋撞到桌子,覺得很痛、很懊惱,邊尖叫邊踢桌子, 因為他對桌子很生氣,認為是桌子造成他的痛苦。

此時的情緒引導就是父母首先要幫助孩子定義他的經驗:「你現在很生氣,是嗎?你現在很痛苦,是嗎?」定義是很關鍵的,這樣一來,你們就將問題的根源從桌子轉到孩子 自己身上。「不是桌子,而是你覺得痛,是你自己在生氣。是的,我瞭解你這種情緒。」 父母用理解和愛擁抱了孩子的情緒,而當孩子感受到理解與認可,他的憤怒就逐漸消失 了。身體上的疼痛也許還在,但是對疼痛的抗拒,也就是憤怒,這時就被消除了。孩子 在你們眼中讀到了慈悲和理解,這可以放鬆並撫慰他的情緒,而那張桌子,也就是引發 情緒的原因,就不再重要了。

在以理解和慈悲擁抱某個情緒時,你們將孩子的注意力從外在轉向內在,教會了孩子為 情緒負責。你們讓他知道,他對外在刺激(也就是觸發情緒的事物)的反應並不是固定 的,而是有所選擇:「你可以選擇不理解或理解,也可以選擇反抗或接受,總之你是可 以選擇的。」 這對你們自己的情緒(你們的內在小孩)也同樣適用。允許情緒進來,為它們下定義, 然後努力理解它們,意味著尊重並珍惜自己的內在小孩。從外在轉向內在—也就是為情 緒負責—有助於創造一個不想再傷害別人,也不再覺得自己是受害者的內在小孩。那些 很強烈的情緒,不管是憤怒、悲傷或恐懼,總是帶有無力的成分,也就是覺得「自己是 外在境遇的受害者」。當你們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外在環境,而是放在自己的反應和痛苦 上時,就不會再把外在世界當成情緒的起因。你們不再關注是什麼事物引發了這個情緒, 而是完全轉向內在,對自己說:「好的,這不過是我的反應,我瞭解這是因何而起,了 解我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而我會支持我自己。」 向內面對情緒,會帶來自由。這的確需要某種自律。放掉「外在實相是邪惡之源」的念 頭,並且完全為自己負責,代表你們承認是自己選擇以某種方式來反應的。你們停止爭 辯誰對誰錯、誰應該為什麼事受到責難,就只是放掉了整個不在你們控制之內的事件鏈。

「我完全意識到是我自己選擇要這樣做的。」這就是負責,就是勇氣!

這裏所需的自律是指你們放棄變正確,放棄成為無助的受害者。你們放下覺得憤怒、被 誤解,以及其他所有「受害者狀態」的表達方式—這些表達方式有時會讓你們感覺良好(事實上,你們常常很珍惜那些最困擾你們的情緒)。負責是個謙卑的舉動,意味著即 使在最脆弱的時刻,也要誠實面對自己。 這就是你們被要求的自律。同時,這樣轉向內在也需要最高程度的慈悲。你們準備好要 當成自己的創造物去誠實面對的情緒,也需要溫柔的理解。「這一次你選擇了憤怒,不 是嗎?」慈悲會告訴你:「沒關係,我能理解,並且原諒你。也許當你更清楚地感受到 我的愛和支持,下一次就不會做出這樣的反應了。」 這就是意識在自我療愈中的真正角色,也是靈性煉金術的真正意義。意識不會對抗或排 斥任何事,而是以覺察包圍黑暗,以理解圍繞不理解的能量,因而將普通金屬轉化為黃 金。從本質上來說,意識和愛是一樣的—變得有意識意味著允許事物存在,並以愛和慈 悲圍繞它。

你們常常認為光靠意識無法解決情緒問題。你們會說:「我知道我有被壓抑的情緒。我知道它的起因,也能覺察到它,但是它沒有離開。」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們內在對這個情緒有種很微妙的抗拒。因為害怕被情緒淹沒,你們 與它保持一定的距離,但如果你們有意識地選擇允許某種情緒到來,就不可能被它控制。 只要跟這個情緒還保持一定距離,就依然與之為敵;跟這個情緒對抗,它也會以好幾種 方式擾亂你。最終,你們無法將它排拒在外。它會在你們的身體上顯化為疼痛或緊繃, 或者出現沮喪的感覺。經常覺得消沉和厭倦,就是你們在壓抑某些情緒的清楚信號。 你們必須讓這些情緒完全進入意識中。如果不知道到底有哪些情緒,可以從感受身體上 的緊繃開始,這是一扇通往情緒的門,全被儲存在身體裏。比方說,如果在胃部感受到 疼痛和張力,就可以將意識帶到那裏,問問到底是怎麼回事,讓身體的細胞跟你們交談。 或者想像那裏有個小孩,然後讓那個孩子告訴你在他之中最顯著的是哪種情緒。 連結情緒有幾種方法。瞭解到被困在情緒中的能量想要流動是很重要的,這能量希望被 釋放,所以透過肉體的不適,或者緊張或沮喪的感覺來告訴你它的存在。對你來說,就 是要真正敞開自己,準備感受情緒。

理解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你們地球實相的一部分,但不應該困擾你們。情緒就像遮住太陽的烏雲,所以覺察到你們的情緒並有意識地處理,是很重要的。從一個清澈、平衡的情緒體出發,更容易透過直覺,接觸靈魂和內在核心。 在你們的社會中,有很多關於情緒的困惑。這一點,從「如何撫養小孩」所引發的大量 爭論和困惑可見一斑。孩子的情緒顯然比大人自然得多,這就會造成困難。如果某些道 德界線被跨越了怎麼辦?如果情況失去控制,成了一片混亂怎麼辦?要訓練孩子,還是 讓他們自由表達情緒?他們的情緒需要被控制嗎?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重要的是必須學會理解自己的情緒,理解它們從何而來,並為情 緒負責。透過你們的幫助,孩子可以學會把情緒視為「不理解的爆發」。這樣的瞭解能 夠阻止他們沉溺在情緒當中、失去控制。理解帶來自由,同時也在不壓抑情緒的情況下, 將你們帶回自己的中心。父母如果以這種方式處理自己的情緒,就是孩子活生生的榜樣。 在應對孩子的過程中遭遇的所有問題,對你們自己也適用。你們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你們對待自己很嚴厲嗎?當你們覺得生氣或憂傷時,會不會藉由對自己說「算了,好好 控制自己的情緒,繼續前進吧」,來訓練自己?你們會壓抑情緒嗎?你們覺得訓練自己 是有益且必要的嗎?誰教你們這樣做的?是父親或母親嗎? 又或者,你們會走向另一極端?你們會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不願放下嗎?這種情況也 常常發生。你們可能長久以來都覺得自己是外在境遇的受害者,例如成長過程、伴侶或 工作環境。某一刻,那些影響你們的負面事物讓你們產生憤怒的情緒,而與這種內在憤 怒連結可能帶來自由。憤怒可以讓你們擺脫這些負面事件的影響,走自己的路。然而,你們也可能因此太沉浸於憤怒之中,再也不願放開。如此一來,這個憤怒不但沒有成為一扇門,反而變成生活方式。於是某種形式的受害者狀態就形成了,而這跟療愈完全無 關,它阻止你們真正進入自己的力量中。 為情緒負責,而不是把情緒當成絕對的真理,是非常重要的。當你們把情緒當真理,而 不是當作「不理解的爆發」,就會根據情緒行動,而這會讓你們做出偏離中心的決定。 這樣的狀況也會發生在那些「被給予過多情緒自由」的孩子身上。他們變得狂野、無法 控制,成了小暴君,這是不對的。情緒混亂對孩子和父母而言,都一樣不舒服。 簡單來說,你們對待自己的情緒,要麼太過嚴厲,要麼太寬大(對待自己的孩子也一樣)。 我希望多談一點過於寬大的情形,因為現在這個情況爭議很大。從六○年代開始,人們 就有共識,認為壓抑情緒不是件好事,因為那樣做會扼殺一個人的自然和創造性,也就 是在扼殺自己的靈魂。社會會製造出有紀律而服從的小孩,他們更注重規則,而不是內 心的低語—這是個悲劇,無論對社會或個人而言。 但是另一個極端—那種認為情緒是正當的,以至於讓它接管並控制你們生活的方式—又 如何? 你們可以好好觀察自己內在是否有這樣的情緒—讓你們珍惜到將之視為真理,而不是看 到它們的本質:因不理解而引起的爆發。這些就是讓你們認同的情緒。矛盾的是,這些 往往也是帶給你們痛苦的情緒,例如無力感(「我沒辦法」)、控制欲(「我會處理」)、 憤怒(「都是他們的錯」),或悲傷(「生活很悲慘」)。這些都是痛苦的情緒,然而 在另一個層次上,它們又有某種特殊的東西,讓你們緊抓不放。 以無力感,或者說「受害者的感覺」為例。這種情緒模式有其好處,它可能帶來安全感, 讓你們從某些義務或責任中解脫。「我沒辦法,不是嗎?」這是個黑暗的角落,不過似 乎很安全。而與這個情緒長久認同或沉浸其中所帶來的危險是,你們會與真正的自由、 與內在的神性核心失去了連系。 在人生旅途中,有些事情可能會激起你們內在的憤怒或憎恨,這是有正當理由的。可能 是青春期發生的事,也可能是稍後的人生,甚至可能發生在前幾世。而有意識地與這些 情緒建立連系,覺察到內在這些憤怒、悲傷或其他的強烈能量,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某 一刻,你們必須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因為這些情緒構成了你們對外在事件的反應。 歸於中心,處於清明和靈性平衡的狀態,意思就是為自己內在的所有情緒負責。如此就 能在內在情緒—例如憤怒—出現時,認出它,並告訴自己:「這是我對某些事件的反應。 我完全瞭解這種反應,也打算釋放它。」 生命終究不是要「變成對的」,而是要變得自由和完整。釋放掉已經成為生活方式的陳 舊情緒反應機制,才是真正的解脫。 我們可以說,關鍵就在於如何在壓抑情緒和沉浸於情緒之間找到一條微妙的中庸之道。 在這兩種極端中,你們被餵養的見解和理想並不符合靈性煉金術的本質。靈性成長的本 質是不壓抑任何事物,但同時為它負起完全的責任。我感覺到這個,選擇了這樣的反應, 如此我就能治癒它。要主張自己的主權,這就是我真正想說的。

也許這其實並不是中庸之道,而是一條不同的路。一切都跟靈性主權有關。當你們接受內在所有的一切,就超越了它們,成了主人。主權既強硬又溫和,它完全允許,但又需 要強大的紀律:勇氣和誠實的紀律。 主張自己的主權,成為那些常常在背後折磨你的情緒碎片的主人。與它們建立連系,負 起責任。不要讓自己被無意識的情緒傷痛所驅動,它們總讓你們走偏,阻止你們走向內 在的自由。你們的意識才是治療者,沒有任何人可以為你們恢復支配情緒的力量,也沒 有任何外在工具或途徑可以帶走這些情緒。只有帶著力量、決心和慈悲覺察到它們,才 能將這些情緒釋放到光之中。 在情緒層次變得完整和自由,是靈性成長最重要的一個面向。我想用這句話作結:「不 要讓事情變得比它本來所是的更難。」靈性之路是條簡單的路,只跟「愛自己」和「內 在的清明」有關。它不要求任何特定的知識、儀式、規則或方法,你們靈性成長所需的 一切,都在你們之內。 在一個安靜的時刻,進入自己感受的那一面,讓它告訴你們,你們內在有些什麼需要被 厘清、被清理。信任直覺,在這上面下工夫;信任自己,因為你們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是你們走向愛與自由的獨特之路的主人。

--以上摘自《灵性炼金术》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二 五月 08, 2012 12:18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謝謝風由晶拋出這個美好的主題
很值得我們去探討

早期有一本書
書名:《澄靜的心靈~如何看待個人煩憂》
作者:甘德林 (Gendlin, Eugene T.)
張老師文化出版

書中所介紹的 澄心法
就是教導我們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我個人實作的結果 有成效也相當滿意

只是這本書已經絕版 但是圖書館可以借到
內地有出版 書名:《聚焦心理~生命自覺之道》

本地另有一本:《內觀自得》
作者:Peter A. Campbell & Edwin M. McMahon
譯者:若水
光啟社出版 可以買到 也是介紹這一種 澄心法

在此分享 若水所寫的譯者序:

內觀自得 譯者序

我們面對自己的情緒,似乎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忍耐,不然,就是爆發。
很少有人教我們如何處理並疏導情緒。
經年累月的積鬱,有如一座活火山,隨時都有爆發的危險,
它深深威脅了我們的家庭生活以及社群關係。


好幾年前,我曾參加過一位日本神父的禪式避靜,在炎熱的七月天裡,只感到汗水癢癢地沿著手腳流下,耳邊卻聽見那位神父中氣十足的獅子吼:「用你的丹田去想!用你的身體去懂!」

在場的人雖然大致都已了解,宗教的最高境界是不能用大腦去理解的,而需切身的證悟,可是幾天的正襟危坐,身體只懂得腰酸腿麻,丹田只知咕嚕作響,始終體會不出什麼道理。雖然中國人常戲稱自己為肚腹民族,除了善祭五臟廟之外,傳統的道家修行,易理氣功都強調肚腹一帶為身體的中樞,連鄉間父老都常提醒子孫:「把事情放在肚子裡想一想,再去做。」

我當時好似懂得日本神父所指的是什麼,卻不知道如何下手才是,始終枯坐蒲團,與雜念相搏。東方民族的天賦直覺,身體的智慧,早已被我們遺忘了。就在我們四處問道訪賢,致力於靈修本地化之際,喜見西方教會也在苦心探索新時代的靈修模式。坎柏爾及麥克馬漢兩位神父,有意整合人文科學以及基督宗教的遺產,融為一股人性的進化洪流。

他們不斷在嘗試,尋找一個有助於心理平衡、人格成熟的入世靈修,不再只是仰望天堂的榮福,而能幫助人們在世界上活出『天國就在我們內』的一套方法。最後,他們在心理治療的『內觀法』上找到了答覆。

『內觀法』經過心理學界多年的臨床實驗,發現透過身體的覺受管道,遠比傳統的心理分析,更能達到轉化人心的效果。而本書作者也經由神哲學反省,相信人類的血肉之身與宇宙的大生命依體相聯,而身體上的直覺則是它們互通聲息的管道。

這一連串的見解可謂徹底地扭轉了西方社會一向偏心智、重理性的趨勢。
從此,肯定身體的直覺與智慧,不再有東方或西方之爭議,而是新時代中人類的共識。

坎柏爾及麥克瑪漢二人都認為「內觀法」,不僅能開發人的心理層次,實已涉入了靈性的層次。他們配合了一些神哲學的反省,將「內觀法」提昇為靈修法門,並教導人們如何去認取身內的覺受,透過它本身的智慧及活力,向內打出一條返璞歸真之道。

『內觀法』的基本旨趣和佛教行之已久的『止觀』十分相近,都是採取『由身化心』的途徑。然而,由於西方社會在基督宗教的薰陶下,一向鄙視身體為欲望的淵藪、萬惡之源,難免會對這修身之道抱著幾分懷疑及不安。也許東方修道人斷斷續續修行了兩千餘年的『止觀』經驗,能為西方學者寬心釋懷一番。

我在加州曾參加了來自緬甸的在家師父,葛安卡(S.N. Goenka),所指導的止觀避靜。我們由早上四點半坐到晚上九點半,十天的密集靜坐,循序觀察我們的一呼一吸,以及身內瞬息變化的生化反應,使我們切身看到所謂的我,原來只是前仆後繼,各不相屬的覺受,以及相應而生的心識反應而已。

可是我們卻把前後的感受及反應聯串起來,凝固成一個自我。靠著思想、記憶、期待,身不由己地連鎖反應下去,於是前念生後念,喜怒哀樂欲......無有寧日。

『內觀法』能讓我們觀察出身體內的微妙變化,不加評斷、反應,僅融入那一刻痛苦或快樂的感受中,與它合一無間時,由於反應所需的相對空間已不存在,因因果果的連鎖反應也就倏然而止。

於是痛苦不再是痛苦,喜悅不再是喜悅,只有一股原本的安詳自在。
真理無需外尋。我們的身體即是一個小宇宙,不斷啟示生命的奧秘。

當我們經驗過那真理實相後,日常生活變不易受虛幻的自我及紛紜的世間假相所迷惑;沒有過去的牽絆,也沒有未來的夢想,只是自由而清明地活在現實中。這種「潔淨的心靈」不正是所有宗教所追求的境界嗎?

『內觀法』對含蓄而壓抑的中國人的個性,更是一濟清涼的解藥。中國人常為家族團體而犧牲個人,生活則偏重於倫理層次,而缺乏心理的層次。反觀西方社會,個人主義稱盛,強烈的自我意識,造成個人以及社會的種種問題;然而,當他們想擒拿元兇或對症下藥時,至少有個清楚的目標下手。

中國社會則不然,每個自我都藏在「社會的我」之下,頂著傳統、倫理、制度以及「人家」的招牌下,打一場迷糊仗,既不見有任何人拍著自己的胸膛說話,當然,也找不到負責之人。在這個過於強調群體、責任的社會裡,最受到壓抑的,莫過於個人的情緒了。在「應該」的權威之下,個人的好惡毫無發言的餘地。

我們面對自己的情緒,似乎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忍耐,不然,就是爆發。很少有人教我們如何處理並疏導情緒。經年累月的積鬱,有如一座活火山,隨時都有爆發的危險,它深深威脅了我們的家庭生活以及社群關係。

傳統的靈修,所強調的也不外是忍耐、犧牲的美德,好像此刻受創的心靈,只有等到來世補償了。『內觀法』則不然,它走進一向受人漠視的情緒感受,聽它訴說,陪伴著它痊癒,慶祝它的復活。

雖然中國人早就有『真理是體貼出來的』這類說法,還是有待西方以它一貫的實證科學嚴謹的態度,將東西方古老的信念,化為具體可行的方法。當我們將此心理治療法提昇為靈修時,仍應該準備一下我們的心田。

因為經驗雖能改變我們的觀念,但我們對經驗的了解也常受觀念的限制,如果我們的觀念及心境十分狹隘,必會影響我們的體驗。佛教的止觀,是先止後觀,即是先有靜定及慈悲的基礎,才有生出慧建的可能。

雖然本書作者相信身體本具突破及進化的智慧,縱無其他宗教方法的輔助,亦能在心裡層次上發揮出整合及昇華人性的功能。但我想,基督宗教所強調的悔改及淨化,仍然有助於這段身心的旅程的。

內地豆瓣讀書網的簡介

《聚焦心理》是簡德林博士的經典之作。在這本高度實用性的指導書中,尤金‧簡德林博士解釋了聚焦的基本原則並給大家提供了逐步的指導,告訴你如何應用這個技術來接觸偉大的內在的智慧。

當你學會如何去提升“聚焦”的自然能力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身心更為同步和一致,充滿更多的自信。25年前,人本心理治療大師卡爾‧羅傑斯的同事,美國著名的哲學家、心理學家尤金‧簡德林博士提出“身體是潛意識”的驚人言論。

25年後,心理學界早已接受身體是資訊和創新的來源。在這25年裡,簡德林博士基於芝加哥大學的開創性研究,創設了一個能夠達到個人昇華的強有力的心理技術——聚焦(Focusing又可理解為“生命覺知”)——由此獲得廣泛流行並贏得學者們的一致喝彩乃至嘉獎。

它由六個簡單並且容易掌握的步驟組成,區分並改變由身體主導的這種思維和情感模式。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來完成聚焦,而且聚焦的每一個階段都不會超過十分鐘,但是你可以立即感受到它的效果——身體緊張感的釋放,心理壓力的減輕,同時在自我理解和自我審視方面也會有一個戲劇性的轉變。

現在,聚焦是一項全球性的國際交流。一系列的錄音資料和測試的長期研究,則揭示了來訪者進行聚焦時將會取得更為理想的療效。聚焦同樣具有其他的多種功效,例如:更佳的免疫系統機能;可被應用於許多的領域,包括學校教育,商業.精神心靈團體和創造性的寫作。全球有超過600多位經過認證的聚焦培訓師。

在歐美國家,許多人把這《聚焦心理:生命自覺之道(25周年版)》作為禮物送給親友,心理治療師則經常把這《聚焦心理:生命自覺之道(25周年版)》放在來訪者的等待室裡。用來作為治療過程的良好開端。這是一本經典自助全球暢銷書,也是一本在哲學和心理學領域里程碑式的必讀經典。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四 五月 10, 2012 11:12 a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分享澄心法的六個步驟:

澄心手冊

摘自:《澄靜的心靈》/ 張老師文化出版

一、清心可也

保持沉默,起頭就是這麼簡單。盡量的放鬆,好…….,試著進入你的內心世界,把所有的注意力由外界移進身體內放在一個點上,就胃部或胸部上吧。

然後問自己:「我的生命過得如何?」、「目前我最想做的事是什麼?」去體驗體內那個點所激發出來的感覺,同時,讓你的答案隨這種感覺緩緩而生。

但是,你的注意力千萬不要進入那個答案裡,讓你自己和內心的答案保持些許空白,用這片空白去容納體內其他的感覺。「是的,就在那裡,我感覺得到。」

(想像你體內是個小宇宙吧,一種感覺正是一枚星球,你的太空船在廣盪的宇宙內巡航,星球逐一進入視野,然而這個時刻,先別忙著登陸。)

二、尋找深感

在相湧而來的感覺裡選擇一項你準備凝注其上的問題,還是別走進那個感覺裡。

要知道,即使你只是專注在一個問題上,還是會有許多問題細節可以想及,但我們強調的,卻是這個問題的一切細節所造成的「整體」感覺。讓你自身感受到這種模糊的、不清楚的、陌生的、渾噩的「整體」感。

三、為「深感」命名

最能夠表達「深感」意義的是什麼?
讓一個字、一群字串、或者一個影象從「深感」裡直接發射出來。

繃緊的,固執的,害怕的,疲倦的,窒礙的,沉重的,不管是什麼,請你尋覓一個最能形容「深感」的方法。

四、共嗚

在「深感」與「命名」之間巡迴,檢驗它們彼此是否有「共嗚」產生,如果「深感必與「命名」相符,我們相信,體內會有一種「身體訊號」讓你知道。但是,你必須重新體臨「深感」,一再的取捨字眼(或影象)。

「深感」並非長居不變,當它變動時,無疑的,「命名」也將隨之更迭,直到它們能夠)毫無錯繆的表達深感的真義。

五、詢問(尋找感覺的根)

現在問自己:(是什麼問題、讓我有如此的感覺?」
這裡指的感覺,即是你剛才的「命名」。

確定你真的重新經歷到「命名」(好比說:沉重的)感覺,而不是單從記憶裡搜尋。當感覺湧上的時刻,儘可能臨近它、體驗它。

試著問:「是什麼因素,一議問題變得如此─(命名)?」或者你也可以問:「這樣的感覺代表什麼呢?」

假如你很快的獲致了一個答案,而「深感」卻沒有任何轉變的話,把這類答案拋卻掉吧,然後再同頭轉移注意到體內,重新去體驗「深感」,重新去詢問「深感」。

在「身體轉機」,即使是微乎其微的鬆懈感或解脫感發生之前,請務必與深感同在。

六、接納(施受皆是心福)

不管隨著「身體轉機」而來的是怎樣的感覺或問題,務清坦率、友善的接納它、與它共在。轉機很少會單獨出現,一個身體轉機之後總會有其他的轉機接踵而至。你「接納」的心境將須停留一段時間,以納受其他的轉機。

PS.

若水 錄製的 內觀自得導引帶
有意索取的同修
請登入後 發私人訊息給我 告知信箱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一 五月 14, 2012 12:38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澄心法的使用實例:

崔莉的煩惱

摘自:《澄靜的心靈》/ 張老師出版

讓我們用一個實際例子來說明澄心法的六個步驟。這名女子叫崔莉,有二十好幾歲,她和丈夫邱昇就往在市郊,崔莉在高中擔任臨時老師,平時還要照顧一個五歲大的兒子。

邱昇在銀行服務,由於表現優異,最近有升級的可能。

一晚,邱昇回家時興致高昂,他告訴崔莉,銀行總經理已經當面證實他即將被派任分行經理。說話時不小心,邱昇打翻了餐桌上的一件瓷器,那是崔莉最心惜的嫁妝。崔莉突然暴怒起來,哭著跑上樓,拒絕煮晚飯。

連崔莉也不明白,她的盛怒來自何處,平常,她倒是一個溫婉的女孩。她決定試試「澄心法」,在這之前,她已經練習通好幾年的「澄心法」了,能夠流暢的運用自如。

但是為了解釋方便,我們還是分成一個個步驟來看:

準 備

她洗乾淨臉,因為哭過臉上感覺刺熱,脫掉鞋,躺在床上,塞兩個枕頭把頭部墊高。使身心維持舒適,減低不必要且可能會干擾澄心法進行的身體刺激。

一、清心可也

她將所有問題堆積到內心的一個角落,理出一方空間:「為何現在我情緒如此低劣?嗯,可能是學校裡那一堆永遠改不完的作業;可能是因為五歲的兒子今晨言行不端被幼稚園老師送回家的事;也可能就為了那個打破的瓷器。」

這麼多的問題,她心知無法全部了除,但她同時也瞭解,一個「澄心人」能夠給自己一段遠離煩塵的寧靜片段。

二、尋找深感

此時,她全盤的注意力都凝轉在她認為最糟糕的問題上:打破的瓷器。她小心翼翼地避免為事情做決策、分析或者解釋,只是去攫取事件所帶來的深感。

她自問:「這事件的林林總總,是個什麼樣的感受?」然後,她讓這種陌生的「深感」由體內自動地觸生。

她不急著為「深感」配名稱,也不要求「深感」自個兒報上名來,只是讓它依自己的法子存在體內一段時間,大約有半分鐘之久。

三、為深感命名

然後,非常輕柔地,她開始命名的工作:深感的素質如何?這樣的感覺到底是什麼呢?她問。

當然,她仍然必須摒除分析、自我遊說、假設、邏輯推理和歸納,她需要答案從感覺本身「顯影」出來,而不是心智裡被問題搞得一團糟的情緒自說自話。

通常,當正確的「命名」出現時,澄心者就能感受到第一次「身體轉機」,證明「命名」與「深感」的配對正確無訛。

崔莉問:「事情最糟糕的部份是什麼?」感覺同答:「對邱昇生氣。」

她再問:「為了打破瓷器的事嗎?」
心內無聲的同答:「不,瓷器跟這樁事幾乎無關;我氣的是他談到升級時的語氣,那副對未來充滿信心的樣子。」

這時整個問題轉變到另一條途徑,遠遠超越一堆破碎的瓷片,鑽入她的內心了。

她坦然的接納這種感覺,一次又一次的體驗它,她可以感到這種轉變正在她體內週巡著,她等著,直到感覺平息下來,再繼續。

(像這樣的「身體轉機」在澄心法中隨時可能出現,你接受它後,方繼續下一輪的澄心。)

「他的語氣 … 對這件事我整個感覺是什麼?」

她等著身體去尋找「深感」(重複第二步驟),
體味「深感」的素質,從而為它命名(重覆第三步驟)。

終於得到了一個答案「嫉妒」。

四、共 嗚

她檢驗著「嫉妒」與「深感」間的符合程度,隱隱感到,兩者尚未完全相配,就好像「深感」自己開口說:「不完全是嫉妒啦,也許有嫉妒的成份,但 …」

換個命名吧,「某種嫉妒?」這時她身體起了一陣輕微的顫動和略異於常的呼吸,她終於知道她找對了「命名」,她再檢驗一次 … 沒有錯。

五、詢 問

「某種嫉妒?到底是那一種呢?它是如何造成的?」

她讓問題進入深感裡,慢慢的滲透開來,「究竟是什麼呢?」
突然間「身體轉機」不請自至,「某種嫉妒 …… 那就像是『落後』的感覺。」

然後,崔莉感受到一股極端的滿足,她的身體告訴她,惡劣的情緒乃因她自己的生涯計劃遠遠落後於邱昇。

一直,崔莉對自己的一生有著周詳而崇高的計劃,現在,為了家庭和兒子,她又不得不看著那些計劃逐個走出夢外,所以,即使親如丈夫,她仍然要感到嫉妒。

六、接 納

如果崔莉想繼續停留在「身體轉機」帶來的滿足感裡,她必需摒退心智隨之而發的聲音:

「你不應-該如此覺得。」、「你有個教師的工作很不錯啦。」、
「要怎樣讓你的生涯計劃進展呢?」、「何必呢,你根本無能為力。」

崔莉把這些理性的聲音趕到一旁,「且讓它們等著吧,」她想,「落後的感覺,我能夠重新感受到嗎?喔,這種感覺又來了,沒有錯,這就是最正確的答案。」

也許,「落後感」也只是冰山的一角,如果崔莉想確知它是否能帶來更多的轉變,她還須進行另一回合的澄心法:「這種落後感又是什麼呢?這種感覺最糟糕的部份是什麼?」

澄心法實施了約有二十分鐘,當它結束時,
崔莉已從情緒的泥沼裡挺身走出,問題也有了嶄新的導向。

她和邱昇因此能夠平靜的談論他們的共同生活和未來。
自始至終,那個可能因此肇禍的破瓷器,已經離開兩人的意識圈。

這即是轉變,同時,正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三 五月 16, 2012 12:25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這一期的琉璃光雜誌 剛巧有一篇相關的文章

或可參考 謹在此分享

抖掉僵硬,吐出壓抑,活出開心自在 

文:雷久南

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全身柔軟,身體像活水一樣,情感表達也哭笑自如,沒有壓抑。遭遇驚恐也會發抖,自然的抖掉恐懼所引起的生理毒素,在成長的過程中身心較僵硬的大人會干擾小孩的天性,經由大人的打罵、恐嚇、憤怒的眼神,和不准哭、不准笑、不准出聲講話等等許多規矩,小孩子柔軟的身體開始僵硬,呼吸也憋住。

天生的活潑喜悅被焦慮、緊張、憤怒或麻木所替代,如果再加上手術、意外受傷、失去親人的經歷,一切超出身心所能負荷的驚恐,這些能量會卡在後腦幹,干擾到自律神經系統,影響呼吸、心跳、血壓、消化液的分泌,造成身體上的些許干擾,引起後來的疾病。

身體儲存了所有身心的記憶,包括我們完全忘掉的驚恐創傷,止觀靜坐或內觀即是藉由身體的感受反應清理身心沒有疏解的能量,身體的感受只有「現在」「當下」,不管是痛或冷、熱、舒適,只要客觀的去體會觀照,即達到疏解的功效,深層積壓的能量需在長時間寧靜的狀態下才能釋放,因而一期止觀靜坐至少十天,才能達到明顯的效果。

在西方,近代對身心能量的認識有深入研究的是奧地利心理醫生Wilhem Reich,他將人的個性與身體肌肉的「武裝」或僵硬程度連貫一起,這是自衛反應,引起身心的特質。

他的學生中有Alexander Lowen醫生在一九四○到一九五二年之間向他學習,後在Reich(利赫)的研究心得建立了生物能量學Bioenergetics,他分享他一次去接受個別輔導的經驗,讓他深信身體儲存了所有的記憶。

他躺在床上雙腳平放,膝蓋彎曲,然後利赫醫生叫他用嘴巴呼吸,顎放鬆,隔了一會兒,利赫醫生說你沒有呼吸,原來他的胸部不動,Lowen醫生再次的更深呼吸,過了一會兒,利赫醫生叫他頭仰後,睜大眼睛,沒想到他發出尖喊聲,但情感上沒有特別反應。

Lowen醫生繼續接受輔導,都有尖叫聲出來,一直到九個月後他才記得引起這驚恐叫聲的原因,他看到他的母親發怒的眼神,事情發生在他九個月大,他躺在屋外的推車裏,母親在屋裏忙,他哭叫要媽媽,媽媽出來時很生氣,沒想到那發怒的眼神在他的身心內留下了信息,之後他做輔導時,再沒有尖叫。

所幸在他成長過程中,那是唯一的一次母親以怒眼看他,平常都是慈祥的眼神,試想被怒罵出來的孩子,父母厭煩的眼神,身心收攝多少干擾。

Lowen醫生提到眼睛容易積存壓力和恐懼,他認為近視眼是恐懼能量的凍結,因為恐懼時眼球會凸出,睜的大大的,Bates醫生改善視力的方法之一即是釋放眼睛的壓力,曾是瞎子用Bates的方法恢復視力的Meir Schneider,每天雙手掌蒙住眼睛放鬆幾小時,他眼睛周圍的肌肉會顫抖,二個月後才完全放鬆,視力也開始恢復。

平常深呼吸,放鬆脖子肩膀都會改善視力,看書看電腦最好每半個小時閉上眼睛休息一分鐘,同時深呼吸,再往上看一下,有時往上看時頸子會抖,釋放壓力。

藉由身體釋放積壓的情感我個人曾有體會,六年前在父親過世幾個月之後,我去做印度式的油按摩。當按摩師一碰觸我的腿時,眼淚就不停的流,在整個過程中和最後做蒸氣澡時,淚水沒有停,悲傷藉由身體釋放出來,因而我一向建議失去親人時,最好去做按摩。

瑜珈、太極拳、氣功都能協助釋放能量,然而深層的驚恐,則用抖動來清除較有效,抖動是動物在驚恐之後的共同反應,人類也一樣,只是我們的大腦可以壓抑這種自然反應,這些年來天災和戰爭的難民愈來愈多,成千上萬的人都有驚恐後遺症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從戰場回來的軍人,死裏逃生的難民,無論恐懼引起原因是炸彈還是地震或海嘯,這些人很難過正常的生活,卡在驚恐的反應,也許是麻木,也許處在對抗,也許魂不附身逃避,普遍的睡眠不正常,惡夢、容易暴怒、分神、情緒低落、容易受驚、冷漠與人有距離,孤獨、疑心很重等等。

這些症狀也出現在公司經歷大動蕩時員工的身上,目前輔導驚恐後遺症經驗最多的是David Berceli博士,貝博士多年在非洲、中東戰亂地方做慈善事業,他見到這麼多需要清除驚恐的人們,他們不能有機會得到個別輔導,因而他在生物能量學的基礎上和實際經驗設計出一套簡單動作,能激發抖動,消除驚恐的能量,他已教了一百五十萬人這套方法(註),僅去年他就去了23個國家。

身體自然康復反應是不分國籍、種族、大人、小孩的,難民、軍人經過抖動,失眠的可以入睡,抖動直接進入腦幹,驚恐儲存的地方,只要能抖就能疏解壓力。

貝博士在災難區的觀察認識了這一點,一次在一個非洲國家在防空洞躲炮彈時,每一個大人都抱著一個小孩,每當炮彈靠近時,小孩子們都會發抖,但大人沒有,之後貝博士問為何他們沒有反應,他們說必需抑制住抖的反應,以免讓小孩們更怕。

貝博士也觀察到自衛的反應是回到胎兒的姿式,身體向前傾,身體前面的肌肉是屬交感神經,背後肌肉是副交感神經支控,當我們向前傾做電腦或看書時,最好抖一下以促進副交感神經反應,或放鬆反應。

身體抖動是很多文化中都有的,包括中國,有二千年歷史的外丹功是以「翹指」啟動抖動,在十二式中只有二式沒有抖動,有病治療,沒病返老還童,提升能量。

第一式預備式是抖的基礎,雙腳肩寬腳平行站,眼睛平視遠方,雙手垂直食指向手臂伸展(向後翹),自然呼吸,剛開始也許只有麻熱的反應,可以自己帶動手臂,上下動,之後,氣疏通之後,會自己抖動,自己抖也有功效,由手臂會帶動全身動,一旦動之後,讓身體自然反應,需突跛大的阻塞時會抖的大,然後就是細微的抖動,可以一次十五到三十分鐘,剛開始五到十分鐘就夠了,如果能持續三個月每天做,效果較明顯。

貝博士也建議要一星期做三次,每次二十分鐘的抖動,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將深層壓力釋放。

除此可做下面釋放方法(我自己的心得)

1. 呼吸是直通腦幹,深呼吸可以釋放積存的驚恐創傷,可從躺著開始,雙腳平放,膝蓋彎曲,吸氣吸到小腹,吸到整個胸腔,前胸後背都吸足,之後吐氣,吸進僵硬的身體部位,吐氣時可以用嘴吐氣,一吸一呼輕鬆自然,如果有聲音想發出來,可以出聲。也可以口吸口吐,顎骨放鬆,開始做個五到六分鐘,如果全身放鬆,深呼吸也會啟動身體抖動。(或可配合零極限的 “HA” 呼吸法

2. 雙腳平行站著距離兩步寬,手自然垂直放身兩旁,半蹲下,蹲的程度看肌肉的鬆緊,尾骨往後伸展,一共伸展放鬆做九次,此時腳也許開始抖動,如果不動再伸尾骨,放鬆九次,尾骨是身體能量的一個開關,伸展放鬆尾骨自然開啟能量,抖動從下身到背、頸子、頭部做幾分鐘或更長。

3. 站或坐,十個指頭同時手背方向伸展,再放鬆,做九次,手臂也許會開始抖動,抖到身上。

4. 坐或躺著將腳趾和腳背伸直,再放鬆,一共做九次,整個腿會抖動,一次做一條腿,不同的姿式會疏通不同的阻塞,睜眼和閉眼也會帶動不同的能量,在抖動的過程中觀照自己,不必刻意或用力,輕輕鬆鬆,當情緒湧現時想哭想笑都隨他,想出聲就出聲,大的驚恐可以分多次清除,覺得超負荷時隨時就停下來休息,下次抖動時身體會記得。

當阻塞的能量被疏解,身心都會舒適自在,充滿歡喜,人的愛心也會增長,這是自然現象,貝博士觀察到驚恐和創傷會造成人們許多殘暴的反應行為,變成惡性循環,只有清除驚恐才能有安祥和平的家庭、社會、國家,傳出外丹功的張志通老師的一個心願就是藉由外丹功帶給世界和平,也只有抖掉身體內的僵硬驚恐,人們才會和諧、友善共處,也許這是這個時代所迫切需要的良藥。

◎ 釋放壓力、創傷運動的小冊子,琉璃光將於5月底出版,歡迎預約,每冊五十元。

PS.

我每天早上都會做15分鐘的 “五行健康操”
也有很多甩手的抖動 我會搭配 零極限四句真言 的觀想
健身又可同時做釋放與清理 個人覺得很受用

有意索取(全程示範及解說)的同修 請發私人訊息給我 告知信箱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二 五月 22, 2012 12:04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分享個人的經驗與感得:

奧修的亂語靜心與動態靜心
我個人也都曾經使用過
對於情緒的宣洩與釋放 都有著很好的成效

十多年前 曾與朋友到桂林旅遊
在酒店的舞廳 隨著熱門音樂 狂跳Disco 渾身汗流浹背
當天晚上 那種痛快與好眠 記憶很深刻

登山或是跑步 讓身體流汗 也可以宣洩與轉換情緒

一般而言 男性不像女性會找人訴說以舒緩情緒
我在想 女性通常比男性長壽 或許就是這個原因

有時候一個人在家 心情很鬱悶
我會大聲吼叫 或罵三字經 或踢寶特瓶 或打枕頭
也是一些很好的宣洩方式

如果有旁人 不便用動作或言語宣洩
將憤怒的情緒 寫在一張紙上 盡情的罵 盡情的幹
隨後把紙撕掉 也可以將情緒平復下來

很重要的一點 沒有任何的內咎或自責

情緒只是一時的 可能源自於童年時期被對待的記憶
若不釋放 就會持續累積在身體某個部位(比較弱的器官)
因此不要去壓抑 適度的宣洩 對身心是有益的

有些時候 我也會到公共場所
如 百貨公司 購物商場
看到有人或許可以協助 就上前幫忙
對方的感謝 通常都可以當下轉換鬱悶的情緒

零極限的四句真言 個人也覺得很受用

今年3月間上山掃墓
臨行前 和老婆為了一件小事 起了很大的爭執
當下感到非常的憤怒
然而很清楚覺知到那又是記憶帶的重播

是一個清理 平衡與治癒的契機

馬上離開現場 默念四句真言
約十分鐘後 情緒慢慢平復下來
還與隨後到來的大哥大嫂 陳述剛才發生的事件
四個人都笑成了一團 當下化解了和老婆之間的怨尤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二 六月 05, 2012 1:22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在修光的過程中,內在的恐懼會不斷的被激發出來

一般而言 越是親密的人
越是容易碰觸到我們內在深沉的恐懼(痛點 or 地雷)
如 夫妻 親子與手足之間
夫妻之間更是如此 因為還有著身體的親密接觸

分享個人的觀點:

夫妻爭執的意義

婚姻生活的本質,就是倆個個性截然不同的人,結合在一起來做互補、學習,
因此夫妻間的爭執或吵架是必然的,也是婚姻生活最大的特色。

或許這也是靈魂為了完善自己所選擇的一種試煉過程。

吵架其實意謂著彼此都在乎對方才會起爭執。
從不吵架的夫妻,或許有可能是互不關心對方。

心理學家榮格是這麼說:
沒有任何婚姻能不經危機而平順的發展為獨特的關係,
未經痛苦的洗鍊,就不能產生共識。


在爭執中所引發的憤怒,其實是源自於我們內在深沉的恐懼。

一般而言,每個人的內在或潛意識裡都累積著許許多多的恐懼。

從孩子的出生就可能影響了他的心理健康。

非自然的生產方式如剖腹產、產鉗分娩、真空吸引產、灌腸、吊點滴、剪會陰等等,而且半數生產有藥物介入,都會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而形成了恐懼,造成孩子日後的低自我價值(如自卑或懦弱),這些被統稱為「創傷性的出生」。

相對的,在我出生的年代,大都是請助產士接生,那是一種較為自然的出生方式,心理上會比較健康,因此被稱之為「健康的出生」。我常在想那個時代長大的孩子為什麼比較能夠吃苦耐勞,抗壓性也比較強,是否和此有關。

很多時候,恐懼是源自於從我們從小被對待的方式或與成長的環境有關。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的成績考的不好,就會不由自主的勃然大怒,可能是源自於在他們的求學階段曾經有過因為成績不好而被父母嚴懲的慘痛經驗。有些女性朋友對性冷感,很有可能是因為在童年時期曾經有過被騷擾的傷痛回憶。

這些往事都會烙印在我們的腦下皮層特定的部位,被稱之為「印記」。

國外的學者就曾經做過這麼一個測試:刺激腦部某個特定的部位,就會讓當事人憶起某個特定的事件,百試不爽。以新時代的說法,那就是每個靈魂的阿卡思克紀錄(Akashic Record)。

在以前,每當老婆挑惕我的時候,我常會起無名的憤怒,後來我理解到在我童年時期或是累世累劫的生命中,一定有某些傷痛的往事被觸動了,我才釋懷並從中學習到放下與寬恕,如今她再怎麼挑惕,我都不容易再動怒了。

在張老師文化出版的《前世今生》這本書中,提供了很多這種事例。

有些時候,憤怒是來自於夫妻個性與生活習慣的差異。

夫妻各別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截然不同的成長背景,有著從小就被塑造的習性模式。婚前的甜甜蜜蜜,婚後生活在一起,才會發覺對方怎麼有這麼多的缺點,其實嚴格說起來,可能也不是什麼大缺點,只是她特別不能忍受的習性模式。

結婚初期,勉強可以忍受,或許還能相安無事。日子久了到了臨界點,有時候會覺得老婆真是無理取鬧,不可思議,其實是舊怨積壓久了,稍有不慎就爆發了起來。

從靈魂的層面來探討:婚姻生活是一種業力平衡的過程。

所有的人際關係中,夫妻的因緣與業力是最深的。

大文豪哥德是這麼詮釋夫妻關係的:
丈夫與妻子間的帳永遠算不清,這債永遠付不清,唯有在永恆中償付。

個人的想法是:

一直要到我們願意全額買單,
意即全然的接納(Accept without question),
才有可能在這一世中償還了斷。
如果是分期付款,卻是心有不甘,又會有新的業力產生,
因此難免落入業力的輪迴中去償付,而那是永恆沒有止盡的。

面對婚姻生活中嚴格的試煉,你只能全然的接納並圓滿之。
當我們選擇婚姻的時後,或許靈魂已經選擇面對生命中最大的挑戰。
只要能夠覺知到這一點,或許就是煩惱轉菩提的契機。

夫妻的合一就是磨去個人的我執與自私。
全然的接納對方,滿足配偶「真正」的需求,那是一種真愛的表現,更是一種內化的「臣服」。
彰顯我們願意臣服在宇宙神聖能量的運作之中。

全然的接納對方同時也意味著全然的接納自己,
因為學習到寬恕對方也寬恕自己,釋放了對自己的批判與對他人的操控,
因此不再恐懼,或許那就是生命中最為究竟的功課。

心經上是這麼說: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告訴我們:只要心無恐懼,就可以成道了。

光的課程中是這麼說:
完全的接受每一個靈魂的表達,不對他們做任何改變,
這大概是在達到圓滿合一之前,每個人所要面臨最大的考驗。


我和老婆之間只要有爭執,我再有道理,都會變成沒理。
事後回想,她講的話確實有幾分道理。
夫妻生活的樂趣也在於此,難得有人跟你硬坳,讓你有機會成為一個哲學家。

蘇格拉底好像就是這麼被成就出來的。

感謝她,她真的是來成就我的大菩薩。

註:所有的思想、語言與行爲都記錄在阿卡思克(Akashic)記錄中。這些記錄存在於乙太之中,是你成長的記錄,鉅細靡遺。造物主、宇宙天父、萬物之母對每一靈魂的頻率記錄都瞭若指掌。所有的真知,所有的發明,所有人類有始以來及未來的成就都在這頻率記錄中。這本生命之書記錄著每一個人前世今生的一切思想、言語與行爲,是你靈魂成長的記錄。(摘自:Toni著 / Vicki譯《靈魂的旅程》)

PS.

有意索取《靈魂的旅程》電子書的同修 請發私人訊息給我 告知信箱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二 六月 12, 2012 11:02 a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所有的人際關係中,夫妻的因緣與業力是最深的。

分享以下兩篇相關的文章:

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事情發生在美國的一所大學

在快下課時教授對同學們說:"和大家做個遊戲,誰願意配合一下。"
一女生走上台來。

教授說:"請在黑板上寫下你難以割捨的二十個人的名字"
女生照做了,有她的鄰居、朋友以及親人等等。

教授說:"請你劃掉一個這裏面你認為比較不重要的人"
女生劃掉了一個她鄰居的名字。

教授又說:"請你再劃掉一個",女生又劃掉了一個她的同事。
教授再說:"請你再劃掉一個",女生又劃掉了一個。 .......

最後,黑板上只剩下了三個人,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
教室非常安靜,同學們靜靜的,感覺這似乎已經不再是一個遊戲了。

教授平靜的說:"請再劃掉一個"
女生遲疑著,艱難的做著選擇...,她舉起粉筆,劃掉了父母的名字。

"請再劃掉一個",身邊又傳來了教授的聲音。
她驚呆了,顫抖地舉起粉筆緩慢而堅決的又劃掉了孩子的名字。

緊接著,她哇的一聲哭了,樣子非常痛苦。

教授等她平靜了一下,問道:和妳最親的人應該是妳的父母和妳的孩子,
因為父母是養育妳的人,孩子是妳親生的,而丈夫是可以重新再尋找的,為什麼丈夫反倒是你最難割捨的人呢?

同學們靜靜地看著她,等待著她的回答。

女生平靜而又緩慢地說道:隨著時間的推移,
父母會先我而去,孩子長大成人後,肯定也會離我而去,真正陪伴我度過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

一個奇妙的生理現象

1‧首先大家伸出兩手,雙手合十,然後將中指向下彎曲,對靠在一起,就是中指的背跟背靠在一起。
2‧然后將雙手其它的4個手指分別指尖對碰。
3‧在開始游戲的正題之前,請確保以下過程中,5個手指只允許一對手指分開。

開始遊戲的正題,請張開你們那對大拇指:

● 大拇指代表我們的父母

能夠張開,每個人都會有生老病死,父母也會有一天離我們而去。
請大家合上大拇指,再張開食指,

● 食指代表兄弟姐妹

他們也都會有自己的家世也會離開我們。
請大家合上食指,再張開小拇指,

● 小指代表子女

子女長大后,遲早有一天,會有自己的家庭生活,也會離開我們。

那麼,請大家合上小指,再試著張開無名指。
這個時候,大家會驚奇的發現無名指怎麼也張不開,

● 無名指代表夫妻

是一輩子不分離的。真正的愛,粘在一起后,是永生永世都分不開的。

※ 資料來源:網路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 光的課程習修園地 所有的時間均為 台北時間 (GMT + 8 小時)
1頁(共1頁)

 
前往:  
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phpbb-tw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