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光的課程討論區
光的課程資訊中心副版討論區
 
 常見問題常見問題   搜尋搜尋   會員列表會員列表   會員群組會員群組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個人資料個人資料   登入檢查您的私人訊息登入檢查您的私人訊息   登入登入 

玉苒廈摘錄47. 人類意識的實相 7-21-2019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 Sunday Brunch
上一篇主題 :: 下一篇主題  
發表人 內容
darkshuter



註冊時間: 2017-05-23
文章: 1458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一 七月 22, 2019 10:35 am    文章主題: 玉苒廈摘錄47. 人類意識的實相 7-21-2019 引言回覆

玉苒廈摘錄47. 人類意識的實相 7-21-2019

16:9.1 (195.7) The cosmic-mind-endowed, Adjuster-indwelt, personal creature possesses innate recognition-realization of energy reality, mind reality, and spirit reality. The will creature is thus equipped to discern the fact, the law, and the love of God. Aside from these three inalienables of human consciousness, all human experience is really subjective except that intuitive realization of validity attaches to the unification of these three universe reality responses of cosmic recognition.

16:9.1 被賦予宇宙心智、且被思想調整者所內駐的人格性受造物,擁有對於能量實相、心智實相及屬靈實相的天生性認知與理解。意志受造物因而被賦予對神之事實、神之律法及神之愛的分辨能力。除了人類意識中這三種不可剝奪的能力之外,所有人類經驗實際上都是主觀性的,除去正當的直覺性認知,有賴於對這三種宇宙實相的各種宇宙性認知回應之統一。

恒芬:
這一段在告訴我們,除了能量、心智、靈性實相之外,除非我們具有辨別神之事實、神之律法和神之愛的能力,其它一切出自我們人類經驗的認知都是主觀的。

這句話真是把我們這些在「光的課程」中回鍋又回鍋的老油條狠狠地打了一記。就在我們以為自己為人處事很客觀時,卻發現很遺憾地,我們只是相對客觀而已,事實上我們還是主觀的。

16:9.2 (195.8 ) The God-discerning mortal is able to sense the unification value of these three cosmic qualities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surviving soul, man’s supreme undertaking in the physical tabernacle where the moral mind collaborates with the indwelling divine spirit to dualize the immortal soul. From its earliest inception the soul is real; it has cosmic survival qualities.

16:9.2 知神凡人能夠感知這三種宇宙品質在續存靈魂的演化中的統一價值,人在肉體生命中的最高使命,是凡人心智與內駐神性之靈合作,使不朽靈魂具有雙重性。靈魂從一開始就是真實的,它具有在宇宙中續存的品質。

恒芬:
常有人在個人的諮詢商中問上師自己這一生的使命是什麽,答案就在這裡:「人在肉體生命中的最高使命,是凡人心智與內駐神性之靈合作,使不朽靈魂具有雙重性。」

人的最高使命其實很簡單,很平實,沒有戲碼。我們的使命就是:將我們凡人的心智靈性化,使不朽靈魂具有人的物質性與神的靈性這雙重本質,是我們在宇宙中續存的先決重要條件。


16:9.3 (195.9) If mortal man fails to survive natural death, the real spiritual values of his human experience survive as a part of the continuing experience of the Thought Adjuster. The personality values of such a nonsurvivor persist as a factor in the personality of the actualizing Supreme Being. Such persisting qualities of personality are deprived of identity but not of experiential values accumulated during the mortal life in the flesh. The survival of identity is dependent on the survival of the immortal soul of morontia status and increasingly divine value. Personality identity survives in and by the survival of the soul.

16:9.3 如果凡人未能從自然死亡中續存,那麼其人類體驗所具有的真正靈性價值,將會作為該思想調整者持續性體驗之一部分而續存下來。這樣一個非續存者的人格性價值,將作為正在現實化的至高存在者人格本體中的一個因數而存留下來。這些存留的人格性品質,被剝奪了身份,但並未剝奪其在肉體中的世間生活期間所積累起來的經驗性價值。至於身份的續存,則有賴於有著靈質性狀態及漸增性神性價值的不朽之魂的續存。人格本體身份則因靈魂之續存而存留。

恒芬:
至高者這一人格體,亞南在上一期的摘錄中有做了一些解釋。玉苒廈書的第三部講玉苒廈歷史時,在第115篇會有詳細的解說。目前這階段,我們只要理解,至高者是一個在演進中的神靈。


16:9.4 (195.10) Human self-consciousness implies the recognition of the reality of selves other than the conscious self and further implies that such awareness is mutual; that the self is known as it knows. This is shown in a purely human manner in man’s social life. But you cannot become so absolutely certain of a fellow being’s reality as you can of the reality of the presence of God that lives within you.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is not inalienable like the God- consciousness; it is a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s dependent on knowledge, symbols, and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constitutive endowments of man—science, morality, and religion. And these cosmic gifts, socialized, constitute civilization.

16:9.4 人類的自我意識,意味著對意識自我以外的其他自我實相之認知,更進一步意味著這種認知是相互的;它意味著自我是可被瞭解的,正如它會瞭解一樣。這一點以一種純人性的方式表現在人的社會生活中。但你無法像對活在你內心的神之臨在實相充滿確信那樣,對一個同伴存有之實相充滿絕對確信。社會意識並不像神之意識那樣地不可分割;它是一種文化的發展,且有賴於知識、符號及人類的本質性稟賦 -- 科學、道德和宗教之貢獻。正是這些宇宙性賜予,得以社會化,才構成了文明。

恒芬:
文化傳承構成社會文明,這是一個社會群體的共同責任。我們受了前人傳承的恩澤,現在盡一己之力,回饋社會是理當的。何況與此同時,自己也從中進展。當我編輯到這裡時,想起宋朝大才子黃庭堅轉世的一段公案。清朝詩人袁枚在《隨園詩話》中寫到:「書到今生讀已遲」,「惠及來世當此時」。——既然去年的收成今年已成「定數」,那麼今年的耕耘決定著明年的收穫,當下的努力就是明天的「定數」。

這故事想許多人已看過,但我還是將它從谷歌的搜索中拷下來,提供給未看過的朋友在我們這期摘錄結束時流覽。是否相信,要如何看這故事,則見人見智。

有一位讀者寫的心得,頗得我的共鳴:無書可讀,難過;有書不讀,罪過。這是我對《玉苒廈書》的感覺。儘管它燒腦,摘錄時往往更是令我這生理上沒有頭痛過的人,體會到什麽是頭痛。這大概是如珈寧說:感覺像叫螞蟻理解人類一樣。

我說:叫我們螞蟻般的大的腦子去理解天界,確實是要經歷一番掙扎。但如果一本書的內容是來就知道的,那讀它又有何意義呢?


16:9.5 (196.1) Civilizations are unstable because they are not cosmic; they are not innate in the individuals of the races. They must be nurtured by the combined contributions of the constitutive factors of man—science, morality, and religion. Civilizations come and go, but science, morality, and religion always survive the crash.

16:9.5 文明之所以不穩定,是因為它們不是宇宙性的;它們並非內生於各種族的所有個體身上。它們必須要經過人類本質性要素 -- 科學、道德和宗教的共同貢獻來加以培育。眾多文明忽來忽去,但科學、道德和宗教則總是得以倖存。

16:9.6 (196.2) Jesus not only revealed God to man, but he also made a new revelation of man to himself and to other men. In the life of Jesus you see man at his best. Man thus becomes so beautifully real because Jesus had so much of God in his life, and the realization (recognition) of God is inalienable and constitutive in all men.

16:9.6 耶穌不僅將神啟示於人,他也向自身及他人做出了一種關於人的嶄新啟示。在耶穌的生命中,你看到了處於最佳狀態的人。人因而變得如此美好真實,是因為耶穌在其生命中曾擁有過如許豐富之神性,也因為對神之理解(認知)在所有人身上,都是不可剝奪及不可或缺的。

恒芬:
這句話對非基督徒的人而言,很難以理解,我迫不及待地想讓大家進入《玉苒廈書》的第四部,沉浸在啟示者對耶穌在地球生命的描述,便足以促使我們進一步靈性化了。我曾推薦一本由七日復活教會出版的《歷代願望》,由教會創始人懷愛倫所著,書中對耶穌在地球的生命及當時的時代背景,與玉苒廈的描述極為接近。有興趣的人可以先看這本書,等我們進入《玉苒廈之書》的第四部時,將會有更多的理解。《歷代願望》僅闡述當時的歷史背景,而在《玉苒廈書》中,啟示者對天庭如何安排聖子臨世的贈與,及耶穌所講的諸多寓言故事和耶穌的祈禱文都巨細靡遺地描述出來。

16:9.7 (196.3) Unselfishness, aside from parental instinct, is not altogether natural; other persons are not naturally loved or socially served. It requires the enlightenment of reason, morality, and the urge of religion, God-knowingness, to generate an unselfish and altruistic social order. Man’s own personality awareness, self-consciousness, is also directly dependent on this very fact of innate other-awareness, this innate ability to recognize and grasp the reality of other personality, ranging from the human to the divine.

16:9.7 無私性,在除去父母的天性以外,並不都是天生的;他人並非天生被愛,或是得到社會性的服務。無私性需要理性、道德的啟蒙,及宗教、知神意識的推動,以產生一種無私及利他的社會秩序。人類自身的人格性認識,即自我意識,也直接有賴於這種天生的覺他意識之事實,該天生之能力可去認識及把握其他從人性到神性的人格實相。

16:9.8 (196.4) Unselfish social consciousness must be, at bottom, a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that is, if it is objective; otherwise it is a purely subjective philosophic abstraction and therefore devoid of love. Only a God-knowing individual can love another person as he loves himself.

16:9.8 歸根到底,無私的社會意識必然是一種宗教意識;換言之,假如它是客觀的;反之,它便會是一種單純的主觀哲學抽象物,因此也就缺乏愛的因素。只有一個知神的個人,才能夠愛人如己。

恒芬:
「宗教意識」並非指加入那一門「宗教」,而是一種對宇宙真理的信念與真誠奉行的情操。佛陀並未成立佛教,耶穌並未成立基督教,《玉苒廈書》,「光的課程」,「奇跡課程」都不是宗教,但都在教導我們宇宙真理。真理是愛,而主觀哲學的抽象性,確實是往往缺乏愛的因素。


16:9.9 (196.5) Self-consciousness is in essence a communal consciousness: God and man, Father and son, Creator and creature. In human self-consciousness four universe-reality realizations are latent and inherent:

16:9.9 自我-意識本質上是一種集體意識:即對神與人,上父與子民,造物主與受造物之關係的意識。在人類的自我-意識中,四種對宇宙實相的理解是潛在且內在固有的:

恒芬:
Self-consciousness從字義上來說,我們會理解成是個性自我的意識,但在這裡指的是對宇宙本我的集體意識。雖說「四種對宇宙實相的理解是潛在且內在固有的」,但對大部份的人來說,還是要經歷一個覺醒的過程,才能進入這潛藏的深層意識。不然就不會有芸芸眾生這辭彙了。

例句:
「我再也不能理解那些乘坐郊區火車的芸芸眾生,他們自以為是人,然而他們卻因承受著某種他們感覺不到的壓力而淪為像螞蟻一樣的蟲豸。」——(法)聖埃克絮佩里《在沙漠中心》


四種對宇宙實相的理解是:

16:9.10 (196.6) 1. The quest for knowledge, the logic of science.

16:9.10 1. 對知識的探索,即科學之邏輯。

16:9.11 (196.7) 2. The quest for moral values, the sense of duty.

16:9.11 2. 對道德價值的探索,即責任感。

16:9.12 (196.8 ) 3. The quest for spiritual values, the religious experience.

16:9.12 3. 對靈性價值的探索,即宗教體驗。

16:9.13 (196.9) 4. The quest for personality values,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the reality of God as a personality and the concurrent realization of our fraternal relationship with fellow personalities.

16:9.13 4. 對人格性價值的探索,即將神之實相認知為一個人格本體,並同時理解我們與同伴人格體的友性關係之能力。

16:9.14 (196.10) You become conscious of man as your creature brother because you are already conscious of God as your Creator Father. Fatherhood is the relationship out of which we reason ourselves into the recognition of brotherhood. And Fatherhood becomes, or may become, a universe reality to all moral creatures because the Father has himself bestowed personality upon all such beings and has encircuited them within the grasp of the universal personality circuit. We worship God, first, because he is, then, because he is in us, and last, because we are in him. And Fatherhood becomes, or may become, a universe reality to all moral creatures because the Father has himself bestowed personality upon all such beings and has encircuited them within the grasp of the universal personality circuit. We worship God, first, because he is, then, because he is in us, and last, because we are in him.

16:9.14 你之所以能有意識的把人當成你的受造物兄弟,是因為你已經有意識的把神當成了你的造物主父親。正是出於父子關係,我們才推究到對我們自身兄弟關係的認知。對於所有道德受造物而言,父子關係之所以成為或者可能成為一種宇宙實相,是因為上父已親身將人格本體贈與到所有這類受造物身上,並將他們納入到其遍在的人格本體迴路的掌控之下。我們敬拜神,首先,因為他存在著,其次,因為他存在於我們之中,最後,因為我們存在於他之中。

恒芬:
啟示者敬拜神的原因,也應是我們敬拜神的原因:首先,因為他存在著,其次,因為他存在於我們之中,最後,因為我們存在於他之中。


16:9.15 (196.11) Is it strange that the cosmic mind should be self-consciously aware of its own source, the infinite mind of the Infinite Spirit, and at the same time conscious of the physical reality of the far-flung universes, the spiritual reality of the Eternal Son, and the personality reality of the Universal Father?

16:9.15 宇宙心智應當自我清醒地意識到其本源,即無限之靈的無限性心智,與此同時,它也應意識到各個廣袤宇宙中的物理性實相、永恆之子的屬靈性實相及萬有之父的人格性實相,這些有什麼奇怪嗎?

恒芬:
這一篇將「人類意識的實相」、「永恆之子的屬靈性實相」、「萬有之父的人格性實相」闡述得非常清楚,因它的每一段都是環環相扣的環節,為了清楚完整地呈現,只得將第16篇的最後這一章完整地如實陳述。它可以說是上述三個實相的總結。


16:9.16 (196.12)[由來自尤沃薩的萬有之監督者所呈獻。]



摘錄46心得分享

小蕙:
習慣將重點寫在一起,如果沒有這樣整理,我都會懷疑這篇我有看過嗎?然而,《玉苒廈到書》讓我感到:腦袋真的不夠使,有時候後面看完忘前面,看後面時還要去對前面才能有個完整的概念,寫筆記又覺得每一句話都是重點⋯⋯=_=,沒有一句廢言,vicki老師說的對,凡人的螞蟻腦真的要裝下這本書不容易啊~


恒芬:
Welcome to the club,看到你們年輕、聰明的一輩也是如此,我就安啦!很高興不是我年紀大了,或太笨了!

小蕙:
哈哈哈~沒有老師帶著,我連看都看不懂。


恒芬:
太慚愧了,自己覺得還不如一隻導盲犬,很惶恐會以盲導盲,因此每一篇要發之前,儘管知道亞南忙,但還是狠著心請他就翻譯及我的論點把關,才比較安心地貼出。但妳還是要用自己的慧眼去看喔。


小蕙:
嗯嗯,謝謝老師提醒,不過老師的啟發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看摘要時,對整篇文章的理解才能更深入~老師真的用心良苦,太感恩了!


台鳳:
看完(摘錄46)Vicki給我們的故事,不禁深深的嘆息!這世代心智的提升,較低體系對於人性的考驗,已經不再是衝動的慾望,而智力也帶領犯罪提升到另外一個檔次, 若不是常常反躬自問 觀察自己,在一個法門中的被指引,督導,真是容易陷落啊!


恒芬: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伊莉莎白•霍姆斯的報導中有這麽一段:

「伊莉莎白從小就有一種激烈的競爭能力。她經常和弟弟和表妹玩大富翁遊戲,她會堅持玩到最後,收集房子和旅館,直到她贏了為止。如果霍姆斯輸了,她會經常暴跳如雷地離開。不止一次,她直接穿過紗門。」

競爭是最大的病毒,有些人天生地有著較為動物競爭性的本能,像伊莉莎白•霍姆斯;有些人是後天的出於父母為了激勵自己的孩子,教師為了要學生學習,以競爭來督促孩子或學生,而造成的。一旦造成了,也就成為一個人的個性。

這些父母與教師,以為這樣是為孩子好,但他們未能理解到,以競爭來督促孩子,恰恰是給孩子們灌注了匱乏的意識,讓他們以為世間的物質是有限的,只有爭奪,才能擁有,這種毒素的灌注,註定了孩子一生要辛苦地製造業力。毒性強的孩子便不擇手段,最終就算沒有在世間構成法律上的罪,也在宇宙法則中造了自己的因果。

人類的知識可以無限發展,但動物性本能的病毒最終便會把我們呑食。正如在人體中的病毒,會隨著對治的藥物,而發展出抗藥性;人心的病毒,使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有隨時與內駐的神性一起運作,才能在聖化中清除。而這只長期地沉浸在神性之光中,讓聖光清除我們內在的病毒,才是智慧。

還記得初中時唸到一句:生命的目的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撰寫這兩句話的人必然是受聖靈的啟示。初中的學生,那會懂這句話的意思,但它帶給我的靈魂一種迴響,成為我意識的種子,現在玉苒廈書讓我瞭解它的真實含義。

無論是創造或增進,從玉苒廈啟示者給我們的宇宙觀,讓我們知道宇宙中千百億兆的存有們是如何地互助合作,以完成繼起生命的創造。人類也一樣,只有團隊,才能真正創造,否則便是閉門造車。

《玉苒廈書》的啟示我僅淺讀了一遍,當時有很多地方似懂非懂,事隔二十多年,更是忘了許多細節,但從啟示者對宇宙無止境創造的描述,我明白了我們不需要與別人競爭或比較,我們只要做我們靈魂渴望做的事。我們要做的是與人類整體共贏,而這只有在我們與較高自我一起為全體人類的福祉創造時,才有實現的可能。當我們一旦陷入競爭,排除異己、打壓或掠奪別人時,便失去了自己的創造力。

我們無法看懂一個靈魂的三世因果,因我們看不到個體的靈魂史。但從各國及各個文明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由古至今,幾個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掠奪別人的國家,都在宇宙的因果法則中逐漸衰敗。它可以從領導人的荒誕,看到人民道德文化修養的淪喪。

張玉娟:
謝謝Vicki 為我們講解人格與道德,對此特別有感。過去在學校服務,有一段時間我選擇吃素,到學校廚房打菜,一位廚工阿姨跟我抱怨有些年輕老師選擇葷食,卻也打了素食,繳一份錢吃8道菜,讓有些晚下課的吃素老師沒菜啦!並且無視廚工阿姨的規勸。為人師表要求班上學生要遵守班規、校規,否則記缺點、警告,但自己卻無法以身作則,令人感慨!

恒芬:
整個社會群體心靈文化素養低落時,擁有再多的知識不要說即使成為教師,成為總統依然沒有基本的道德。我看美國這個國家,覺得很有意思,這是個多元的熔爐,當年建國時,就有兩種極端的組合,一種是淘金的掠奪者,一種是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這國家一直靠著兩股勢能在維護它的平衡,目前淘金的掠奪者,以華爾街的豺狼為代表;清教徒以玉苒廈書、奇蹟課程、光的課程這類啟示的傳播者為代表。其實整個地球人類,無論在什麽時代,在什麽地方,一直都處於這種兩極分化的狀態,只是美國是這時代兩極分化最為代表性的國家。未來地球人類的命運,就看人類集體意識的走向了。


亞南:
每個人的人生旅程都是十分不易,這份啟示就是要向人們傳遞這樣一個訊息,每個經歷都是值得的,它將每個挑戰背後所隱藏的成長價值和意義展示出來,從而讓願意接受的靈魂在天堂揚升之旅上走得更加從容、堅定!



附錄一

書到今生讀已遲——黃庭堅的前世今生

“書到今生讀已遲”,這句話出自清朝詩人袁枚的《隨園詩話》,說的是宋朝大才子黃庭堅轉世的一段公案。

黃庭堅,字山谷,江西省修水縣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詩書畫具佳,稱為“三絕”,與蘇東坡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古內外集》、《山谷別集》行世。其詩文著作流傳日本,深受推崇,對日本的漢文學有較大影響。

修水縣誌以及很多筆記中都記載著黃庭堅轉世的故事。他中進士之後,被朝廷任命為黃州——蕪湖的知州,就任時才26歲。有一天他在州衙內午睡,夢中,他走出衙門,來到一處鄉村,老遠看見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婆婆,站在家門外的香案前禱告,口中喊著一個人的名字,桌上供著一碗芹菜麵。山谷走近前去,看那碗麵還熱氣騰騰,似乎很好吃,便不自覺地端起來吃,吃完回衙。一覺醒來,夢境很清晰,嘴裡還有芹菜香味。但他並未在意,以為只是一夢罷了。

次日午睡,再夢如昨,菜香幽幽,夢境歷歷。黃庭堅感到不可思議,遂起身步出州衙,循著夢中道路行去,欲探個究竟。行至一村落,景物依稀,仿佛回到故鄉一般。他徑直走到一戶人家,扣門而進,正是夢中所見的老婆婆,便問她有無在門外喊人吃麵之事。老人答道:“昨天是我女兒的忌日,因為她生前喜歡吃芹菜麵,所以我在門外喊她回來吃麵,我每年都是這樣做。”

黃庭堅感到驚奇,問道:“你女兒死去多久了?”老人答:“已經26年了。”黃庭堅突然想到,自己今年正是26歲,昨天恰是自己的生日。遂再問她女兒在世的情形,家中境況如何。老人說:“我只有一個女兒,她生前喜歡讀書,信佛吃素,很是孝順,但不肯嫁人。並發願說求來世轉男身,做文學家。到26歲那年生病死了,死的時候,她說還要回來看我的。”

黃庭堅大驚,忙問:“她的閨房在那裡?我可以看看嗎?”

老婆婆手指著一間舊房說:“就是這一間。你自己進去看吧,我給你倒茶去。”

黃庭堅走進房裡,環顧四周,臥床桌椅,倍感親切。只見靠牆有一個大櫃,依然鎖著。他問老人:“那裡面是什麼?”老人答:“全是她看過的書。”“可以打開看看嗎?”

老人說:“鎖匙不知女兒放哪裡了,所以我一直無法打開。”

黃庭堅心中琢磨了一下,居然找出鎖匙,打開書櫃,發現裡面許多書稿。他細閱之下,發現他每次試卷的文章,竟然全在這裡,而且一字不差!

黃庭堅沉思良久,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前生曾是女兒身,此地是他前生的老家,老婆婆便是他前生之母。如今這個家只剩老母一人。於是他跪拜在地,含淚稱娘親,說自己就是她的女兒轉世。隨後,黃庭堅回州衙帶人來迎接老母同往,奉養終身。

附錄二

The Sino-American Split and its Consequences

中美脫鉤及其影響


恒芬:
提到兩極分化,正好今晨收到朋友發來的這篇《中美脫鉤及其影響》,我想它或許可以代表兩極分化的思想、意識形態與行為。有空的朋友可以看看,但我們不再做評論與討論,因為評論將涉及政治討論。而政治不是我們這群組的焦點、主題或目的。

我只是想以出自一位美國政治明眼人的論述,可以不偏不倚地讓每個人自己去思索,在當今這種兩極分化的世界中,自己要追求的是什麽,要如何安身立命。


中美脫鉤及其影響

文:Chas Freeman
譯:周枝萍
來源:官方翻譯(ID:guanchaglobal)
文章已獲授權

美國前駐華公使、尼克森訪華時美方首席翻譯傅立民(Chas W. Freeman, Jr.)在其個人主頁發表了2019年6月13日在布朗大學外交政策協會百年紀念講座上的發言稿:《中美脫鉤及其影響》

以下為演講全文:

中國人的確做過一些令美國人反感的事,比如他們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的一些做法。然而正如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者斯蒂芬•韋特海姆(Stephen Wertheim)所說的那樣:“美國在過去一年裡出現的反華浪潮,更多地是由美國人自身的焦慮情緒,而不是中國人的所作所為導致的”。退一步說,美國政治中的民粹主義對美國恐華症爆發所起的作用,至少與中國“不良行為”所起的作用是不相上下的。

在美國,富裕的精英階層執掌著能夠左右美國經濟命脈的銀行和大公司,而許多美國人感覺自己一直在受到那些精英的輕侮。當前美國社會流動性陷入停滯,財富集中在“百分之一”的人手中,民眾生活水準不見提高甚至出現了下滑,企業高管和金融精英中飽私囊達到駭人聽聞的程度,此類現象讓來自不同種族背景的美國人痛恨不已。他們指責那些精英把收入不錯的製造業工業崗位轉移到了海外。

歐洲裔的美國中下階層民眾認為近年來的美國領導人看上去和他們不一樣,因此特別擔心自己淪為少數群體。美國的政治正致力於保護形形色色的美國人免遭無心冒犯,唯獨不照顧中下層白人和他們的信仰,甚至將他們貶損為“可憐蟲”(譯注:希拉蕊•克林頓稱川普的支持者一半都是“可憐蟲”),這一切讓他們怒火中燒。他們很容易受到輿論的蠱惑,認為自己的痛苦是只顧私利的美國公司與中國勾結造成的結果。把責任推給中國的確有助於緩和他們的負面情緒。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美國國內問題重重,再加上國際威望日益下降,這些都對美國民眾的心理造成了嚴重的壓力。當下這種情況是對美國人的韌性、務實精神和意志力的一場考驗。我們知道,我們必須改革和調整稅收政策、投資政策、勞資關係和教育政策來使這個國家振作起來。

有些人沒有選擇應對現狀,而是選擇了反抗現狀,他們堅持認為這種挑戰是對美國的威脅。在他們的想像裡,中國一定十分渴望像二戰後的美國那樣去主宰世界。然而當你花時間傾聽中國人對內談論他們的抱負時,你會發現他們想要的是尊重,是讓曾經看不起他們的外國人能夠懂點禮貌。今天的中國人和他們的祖先一樣,所要求的都是一種威嚴的地位,讓其他國家不敢造次,使中國得以在安寧的環境中走向繁榮。

面對中國的要求,美國顯得有些無所適從,隨著中國變得越來越富強,它不再向美國的地區和全球霸權低頭。中國人不再認為卑躬屈膝來換取悶聲發大財的機會是值得的。而美國似乎鐵了心要維持自己的超然地位——不是通過改正自身的問題,而是通過給中國下絆子、上鐐銬——但是這份偏執和自滿是無濟於事的。美國一面在要求中國更加開放的同時,自己卻日益走向封閉。

這種變化可不是什麼好兆頭。無論是美國放過中國,還是美國通過削弱中國來保全自己的全球主導地位,這兩者成為現實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試圖打倒中國更有可能削弱和拖垮美國經濟,而不會阻止中國的前進。那麼,未來的美中關係會是什麼樣呢?

首先,我要對傑瑞米•哈夫特(譯注:Jeremy R. Haft,美國企業家、暢銷書作家、學者、對華貿易事務媒體評論員)2019年為“偉大決策”計畫所寫文章中提到的關鍵一點表示贊同。他指出,拿不同國家的GDP作比較等於是把蘋果和橘子一起作比較,其結果不足以反映國際競爭的真實情況。GDP完全沒有反映出經濟活動的國際分工。如果我們把挖溝的工人或推卸責任的金融工程師帶來的價值增量,與鋼鐵工人或諾貝爾獎得主為國家資本帶來的增量混為一談,那麼我們便忽略了非常重要的資訊。GDP作為一種指數,用處在於讓我們知道一個國家經濟總體規模有多大,增長速度有多快,但它基本不能——甚至完全不能——幫我們預測國與國之間競爭的結果。

雖然不能說經濟總量無關緊要,不過一個國家的精神、自豪感、意志和耐力才是決定經濟總量能發揮怎樣作用的關鍵因素。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試圖削弱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力量時,其GDP規模僅為美國的十分之一。然而日本卻牽制了美國將近四年,最終也只是因為缺乏發動核反擊的能力才宣告投降。

因此,無論是按名義匯率計算還是按購買力平價標準計算,比較中美兩國的經濟總量指標都沒有切中問題的關鍵。中國的工業產值現在占全球的四分之一, 比美國的1.5倍還多,甚至超過美國、德國、韓國工業產值的總和,這一點才是更加重要的。此外,在中國從事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類工作的勞動者已經占到了全世界同類勞動者總數的四分之一,是美國的八倍,而且從業人員數量的增長速度也是美國的三倍以上,這一點同樣是非常重要的。

與美國和蘇聯不同,中國在意識形態上沒有充當救世主的欲望,這可能會成為它的一大優勢。如果有其他國家試圖模仿中國的制度,中國人自然覺得臉上有光;但其實中國人並不介意其他國家內部如何治理。中國在其國內施行的是一黨執政的制度。儘管美國的意識形態旗手宣稱中國在海外推廣專制、反對民主,但其實中國並沒有這樣做。

在冷戰結束後秩序混亂的新世界裡,意識形態聯盟已經高度弱化,幾近蕩然無存。一種政治體制有多受歡迎,幾乎完全取決於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帶來有效的領導、繁榮的經濟、安寧的社會。你無法再強迫小國向大國效忠。各國可以自由選擇國際夥伴和競爭對手,並就事論事地與它們打交道。

中國的財富和實力與日俱增,鄰國們無不擔憂自己將不得不順從中國,然而沒有哪個國家真的擔心中國入侵。儘管美國費勁心思地去設想東亞海域出現一個類似富爾達缺口(譯注:冷戰期間,富爾達這座城市靠近東德和西德的分界線,該地一處山谷被命名為“富爾達缺口”,美國認為若戰爭爆發,富爾達缺口最有可能遭受蘇軍進攻)的地方,但實際上東亞並不存在“富爾達缺口”。一些美國人兜售的那套過分誇大的“中國威脅論”在國內比在國外更加受到歡迎。即使在那些早就對中國有戒備心理的國家,美國的這套說辭也沒有產生很強的吸引力,也許是因為那些國家看不到迫於美國壓力在美中之間選邊站隊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好處,反而很可能損失巨大。美國指望靠危言聳聽來沖淡中國的正面宣傳,這根本算不上什麼外交。

中國是其所有鄰國最大的交易夥伴。中國正在成為這些國家最大的外資來源地和投資目的地。對這些國家來說,中國近在咫尺,而且永遠也不會離開。這些國家不想在中國面前惹事生非,也不會跟美國一道挑釁中國。

中國數百年來一直對分佈在東海和南海的島嶼、礁石和島礁提出主權聲索。只是由於冷戰期間中國受美國遏制,其他主權聲索國才趁機佔領了大部分島礁。直到30年前,中國才佔領了其他聲索國尚未佔領的少數地貌。

中國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的周邊構築據點來建立固定存在,但這些國家並不尋求把中國趕走。儘管中國同美國海軍在如何劃定領海基線方面存在分歧,但它並未威脅到南海商貿航行的自由。畢竟,該海域三分之二的過往船舶要麼來自中國,要麼駛向中國。若不是美國媒體利用失之偏頗的言論來混淆視聽,這些事實可謂顯而易見。

目前,中國只要求鄰國以禮相待、互相開放貿易和投資,不與協力廠商合謀威脅中國安全,除此之外並不索要什麼其他的東西。無論這些鄰國過去是不是美國的盟友,它們現在都沒有加入美國陣營來孤立中國。它們之所以尋求獲得美國的支援,目的不是為了與中國對抗,而是希望借助美國的力量尋求與中國之間保持一種平衡的、可持續的和解狀態。

這種目標上的不一致,就解釋了為什麼川普政府排斥中國的行動迄今對中國的損害還不如對美國與盟友和國際夥伴之間的關係損害大。這些行動非但沒有削弱中國的影響力,反而破壞了美國的領導地位。

在雙邊層面上,當前美國發起的貿易戰已經讓中國經濟付出了代價。中國的反擊對美國也造成了同樣的影響。等待美國零售企業和消費者的是逐步升級的衝擊。川普貿易戰的短期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那麼它的長期影響又是什麼呢?

首先,供應鏈和貿易模式遭到永久性脫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中國生產商為了避免美國關稅而轉投東南亞、東非和拉丁美洲的時候,他們在國內價值鏈上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與此同時,加大對其他國家的生產投資促進了中國在當地的影響力。俄羅斯、烏克蘭和其他國家的農業當前獲得了蓬勃發展,這都是以犧牲美國農民利益為代價換來的結果。

美國已然向中國證明了自己是一個善變的、不可靠的交易夥伴。這使得中國人有充分的理由去購買其他國家的產品。中國曾經是美國增長最快的出口市場。華盛頓方面在試圖限制中國資本流入美國之時,也在破壞自己的對華出口。

由於中國公司基本不能用賺來的美元直接在美國投資,中國政府以前一直用這些外匯購買美國國債,從而補貼了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使它可以靠信貸轉期來避免政府關門。本來,中國企業在美國基礎設施、工業和農業領域的投資有可能創造就業和出口,結果卻只能被動地為美國財政的揮霍買單。而時至今日,中美關係轉向對立甚至導致這種共生關係也陷入了危機。如果像某些人預測的那樣,中國將成為一個淨資本流入國而不是流出國,它也將在全球範圍銷售債務,直接與美國競爭。

撇開中國為美國預算赤字融資不談,單說阻止中國投資美國私營企業給美國經濟造成了怎樣的機會成本。以日本為例,日本是美國的盟友,但上世紀80年代,日本公司在美國投資面臨著相似的困境,儘管沒有這麼嚴重。與反對中國投資一樣,當年反對日本投資的人也提出了一些莫須有的國家安全考量。但是,在日本流入美國的資金減少之前,日本為美國創造了70萬個就業崗位,並在美國建立了許多工廠,每年為美國創造了超過600億美元的出口額。中國資金本來可以發揮同樣作用,卻由於行政命令和國會法案的出臺而被導向其他地方。美國的損失成全了他人坐收漁翁之利。

美國給中國公司投資設置了極高的障礙,這種做法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不難估測。長期以來,美國每年吸引了大約全球15%的對外直接投資(FDI)。15年前,中國的對美投資也差不多占了其對外投資總額的15%。但是,隨著華盛頓方面提高了中國參與美國經濟的門檻,這一比例已經下降到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2%左右。同期,中國對歐洲的投資已經上升到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30%多。

如果我們沒有禁止中國公司投資美國,這些中國公司每年將會拿出800億美元用於擴大美國私營部門,這將為美國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如今中國不再將儲蓄交給我們,我們美國人也就得不到這筆錢。如此一來我們就只能指望美國自身儲蓄率的提高了。

川普-彭斯政府的仇外心理也提醒我們,科學技術的進步需要各國之間加強合作,沒有國家能夠閉門造車。在美國,我們每年大約有65萬從事科學和工程專業的學生畢業,其中超過三分之一是外國人。在某些學科,如工程學和電腦科學,新頒發學位的一半給了外國學生。在人工智慧領域,這個比例達到60%。美國近三分之一的外國學生來自中國。如果我們像川普-彭斯政府威脅的那樣排擠中國人,那麼中國人就不會來到美國與我們一起工作。

如今,中國每年有180萬畢業生從事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工作。中國在這些領域授予的博士學位數量即將超過我們。從2016年到2017年,中國的智慧財產權價值增長了19%,而美國僅增長了10%。目前誰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方面的發展勢頭更加強勁是顯而易見的。

到2025年,中國所擁有的熟練技術工人的數量預計將超過經合組織所有成員國的總和。通過與中國脫鉤,我們美國人正在疏遠這個世界上科學家、技術專家、工程師和數學家數量最多的國家。中國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支出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國家。切斷中美科技交流與其說會阻礙中國的進步,倒不如說似乎更將損害美國的創新力。

中美關係走向分裂是川普政府一手策劃的,其潛在影響除了我在上文中提到的以外還有很多。最後,我將簡要地再闡述一些此類內容以供大家思考:

我們目前在中國南海問題上無異於同中國玩誰是懦夫的遊戲。在美方的支持下,日本正在中國東海的釣魚島發起同樣的挑釁行動。我們距離與中國爆發海戰只有一步之遙。如果戰爭爆發,這將是我們自1945年以來的第一次海上衝突,也是我們第一次與擁核國家發生衝突。

中國內戰1950年因美國第七艦隊駛進臺灣海峽而宣告停火,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內戰已經結束。現在我們的政策似乎正促使臺灣的一些政客認為他們手持一張空白支票,隨時能重新發動內戰。與此同時,我們與中國人民解放軍之間的對話機制和我們在冷戰時期與蘇聯軍隊的對話機制無法相比。我們目前還沒有制定華盛頓與北京的危機管控機制。我們對中國的政治軍事戰略無非就是希望不要捲入戰爭。

我們正與北京展開軍備競賽。中國最近測試了航母殺手彈道導彈、電磁炮、高超音速滑翔彈頭、量子衛星通信系統、反隱身雷達以及射程空前的遠端反艦導彈和空對地導彈等等,其中一些武器已經部署。我們未必能夠在這樣一場軍備競賽中取勝。

同時,我們在太空領域與中國之間的競爭也已經開始。到目前為止,我們是龜兔賽跑中的兔子,中國是那只烏龜。當我們夢想著在火星上進行華麗的冒險時,中國正在為開採月球和一些小行星上的資源有條不紊地做著準備,以便能夠在地球和月球之間引力平衡的拉格朗日點建造駐留地和工廠。

我們正試圖摧毀中國大型科技企業,比如華為,我們希望將其排除在全球5G網路之外。但是,即便美國不再對其提供一些技術支援,中國擁有龐大的國內市場,國際市場也亟需物美價廉的設備,借此契機,中國的科技巨頭將有能力在美國境外主宰這個世界。

中國原本想利用國家管理的局域網來分割美國管控的全球互聯網世界,美國並不想互聯網世界遭到分割。然而多虧了美國的民族主義和對網路安全隱私的偏執,北京現在實現了他的目的,數位世界正在遭到不同網路主權的分割。

不管川普總統會不會像他承諾的那樣,讓美國再次偉大起來。至少目前為止,他沒有達成交易,而是破壞了交易;他沒有擴大美國的國際影響力,反而削弱了美國的國際影響力。我贊同互通有無的自由貿易觀點,不要想著什麼都自己造。但沒有人能否認,總統及其追隨者們正在從根本上改變他所接手的這個世界。許多外國人現在都認為美國是一個流氓超級大國,鐵了心要摧毀前幾代美國人辛辛苦苦創造的世界秩序。中美關係的脫鉤是造成全球政治和科技動盪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它絕非唯一的原因。

幾十年前,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Joseph Nye)指出,如果美國將中國視為敵人,那麼中國就會變成美國的敵人。現在事實證明他的觀點是完全正確的。歡迎來到21世紀,在這個世紀裡,全球治理的工具正越來越多地從美國手中流失,大國之間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美國的同盟正在瓦解,美國爭取其他國家合作的能力正在下降。儘管美國擁有無與倫比的軍事力量,但美國並不具備明確的策略來遏制或扭轉這些趨勢。

所有這些對美國人來說都是不可接受的:比如不經審慎的戰略思考,半夜荷爾蒙飆升就開始推特治國;比如放棄國與國之間的相互妥協和交易,試圖通過軍國主義、貿易制裁以及蠻橫無理的要求來達成目的;比如對外交往過程中全然喪失禮節,盡是威脅、侮辱和謾駡。這些做法並沒有取得任何效果。

中國是世界上實力最強的崛起中大國,美國最大的失敗在於沒有處理好與中國的關係。我們當前的做法不但不能說服中國為了共同利益改變我們不喜歡的政策和做法,無助於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加棘手。兩國之間的友誼正在迅速蛻變成敵意。

為了能夠有效地與中國這樣的崛起大國以及俄羅斯這樣的復興大國競爭,為了能夠帶著我們國家一直以來所體現的自信和樂觀態度去競爭,我們不僅必須修正我們的外交政策,我們還必須修正當下正在分裂我們、削弱我們的國內政策。歷史證明,我們的憲政民主可以保障變革有序地進行。為了調動美國人民的巨大的才智和精力來應對我國目前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必須適應新的國內和國際現實。我們曾經做到過,我們現在也可以做到。

恒芬:
文中不知幾次提到競爭。這篇應命題為:競爭—損人不利自己

——END——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 Sunday Brunch 所有的時間均為 台北時間 (GMT + 8 小時)
1頁(共1頁)

 
前往:  
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phpbb-tw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