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光的課程討論區
光的課程資訊中心副版討論區
 
 常見問題常見問題   搜尋搜尋   會員列表會員列表   會員群組會員群組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個人資料個人資料   登入檢查您的私人訊息登入檢查您的私人訊息   登入登入 

5.自我觀察的四個原則(2)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 Sunday Brunch
上一篇主題 :: 下一篇主題  
發表人 內容
courseinlight.info
Site Admin


註冊時間: 2008-05-15
文章: 66
來自(可填): 台北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二 八月 16, 2016 4:49 pm    文章主題: 5.自我觀察的四個原則(2) 引言回覆

5.自我觀察的四個原則(2)

以下摘自「觀察自己」

述鑫

2. 不要改變觀察物件

改變觀察物件的衝動是一個陷阱,它會使我們持續陷在罪惡感與責備的惡性循環中難以自拔。我成了評判者,注意力也被評判消耗了。

心理劇就是:基於「我不好,我是錯誤的」等評判掙紮著改變自己,從而終其一生去演出自我改變的戲劇。---觀察自己---

Heng Fan

但葛吉夫先生也強調我們要改變自己的一些習性,如果不改變又怎能算是修行(修正自己的行為)呢?

述鑫

這裡要提的「不要改變」指的是不要帶著罪惡感或內疚去改變我們的行為。我們往往是做了某些錯事之後,再來評判自己。這樣是一種不自覺的慣性,也是一種與自己分裂的行為,所以我們常常陷入「罪咎懼」的戲碼中而不可自拔。

Heng Fan

深入研究之後,便會發現這體系並不硬,也充滿了愛,至少它讓我們對自己有更良好的感覺。


述鑫

按照「觀察自己」的作者霍克先生的經驗,只有在持續地自我觀察之下(他自己說法是一萬次,但有可能更多或更少。因人而異。),才能找到自己的模式,從而在慣性行為出現前改變自己的行為。

Heng Fan

所以不是不要改變自己的行為,最終還是要努力改變自己的慣性行為。只是在改變之前要先學習觀察,關鍵在於不帶罪惡感地批判自己,或為彰顯自己而批判別人; 努力去看到自己的模式。要一萬次的觀察才能看到自己的思想形為,不是指次數,而是形容它的難度,但也表示這不是不可能的任務,只要努力不懈還是能做到。


述鑫:

是的,按照「生命的真相」的作者薩爾曼夫人的說法,不評判、不改變是為了觀察我們行為背後的信念,也就是我們到底是在演什麼心理劇!等到觀察到了,我們才有機會去改變習性。

就我的認知,改變行為的起點是「痛」。每種動物都有一種本能,就是在牠做出會產生疼痛的行為後,牠會有所警覺,避免以後做出類似的行為。這是一種對生命的本能與覺知,培養智慧的方式,也是對自己生命負責的行為。

Heng Fan

「做出會產生疼痛的行為後,牠會有所警覺,避免以後做出類似的行為」意指領受了因自己的無知、愚昩、粗魯、自以為了不起、趾高氣昻而產生的後果的痛之後,就會修正自己,避免再出現類似的行為了。觀察之後,培養智慧,對自己生命負責,也是工作自己的一部分,不能只觀察而不改變。


述鑫:

對生命的本能與覺知,,通常在我們小時候就被養育者給剝奪了!養育者會用很多方式,是為了避免讓我們「痛」。

Heng Fan

痛來自挫折,父母過於保護自己的孩子,使他們不去經歷挫折的痛,就無法培養孩子的智慧,孩子們便不知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起行為的責任。因此真正愛孩子或愛一個人,有時還是要讓他們真正的痛一下,否則只會害了他們。


述鑫:

有時候是他們是用「痛」來作為攻擊的手段(受害者意識)。所以我們從小就被「汙染」了,對於「痛」有著錯誤的信念。

Heng Fan

用「痛」來作為攻擊的手段與(受害者意識)之間的關係可以再說明一下?


述鑫:

通常我們都在扮演加害者、受害者或拯救者的角色劇本。扮演受害者的方式,是用無辜、屈從的方式指責加害者,是一種被動式的攻擊。目的是讓拯救者看到,進而拯救受害者。這種人會覺得---問題的發生都是別人造成的,問題不是出在我身上,我不用負責;自己無法改變現況,我只能依靠他人協助,我是無力的。當事人可能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維持這樣的慣性。

Heng Fan

以受害者的形式爭取別人的同情,也是一招嘛。但這樣的反擊不是會讓加害者更生氣嗎?何況萬一沒有拯救者出現,不是冤死了嗎?我永遠記得羅家倫的那句:「柔弱是罪惡,強而不暴是美」。我愛美,「強而不暴」是我終其一生的座右銘。


述鑫:

會想改變的人有兩種。一種是痛夠了、不想再痛的人。另一種是看到別人的痛,學會如何不痛的人。

Heng Fan

這麽說無論是自己或別人,改變不了是因挫折沒大到夠痛,這時靈魂就得安排更大的挫折使我們夠痛。這樣說心存怕靈魂再次出手的恐懼也是必要的了?我們當然希望自己能從別人的經驗避免同樣的痛,但有時就是得自己去經歷才會理解問題出在那裡,才會小心警戒啊。


述鑫:

我們還有另一個選擇,那就是不帶「認同」去觀察評判的過程,接受觀察到的一切,允許它們待在身體裡,不去做任何改變。只是觀察、放鬆、接受和允許,既不支持也不反對。---觀察自己---

Heng Fan.

認同(identification):當我們全神貫注於事物中,而迷失其中,特別是當最微小的情感因素出現時,更是如此,這就叫做認同。它具有執著的性質。當我們起認同時,就無法觀察。也就是說我們整個身心都融入在一件事物中,尤其是當我們陷入在消極性情感中還樂在其中時。

有些人對於自己急躁易怒或諸如此類的情感引以為榮。他們喜歡被認為是硬派人物。——第四道——

這就回到觀察卻不改變的問題了。我們接受所觀察的一切,觀察到了,又接受那急躁易怒的自己,甚至引以為榮,那如何「修行」呢?


述鑫:

在我們觀察的時候,不評判、不做任何改變,是為了做到「心中有愛,我們都是一體的」的行為。當我們這樣做之後,被觀察者(自己或他人)自然而然會被潛移默化。帶著愛與慈悲的心態去觀察,被觀察的物件與我們共振,會加速轉化結果,也同時療癒了彼此,成為與我們一體、愛的存在。這是送光的一種形式,將被觀察的物件放在光中轉化。

Heng Fan

所以一切法門最終都回到在光的運用。這解釋了我們一直強調在光中觀察,對一切人一切事物只是送光,不加上自己的意志與操控意念的原理,因為當我們在光中除了祝福之外的任何意圖,便存在著批判,只會產生反效果。




分享與討論:

Lavila問她人類圖老師Sankeetw說:

曾經在奧修的書看過他很推崇葛吉夫,但又納悶為何自由不羈如奧修之人會推崇如此嚴苛自律,學說也好硬底的一個人?

Sankeetw 老師回她說:

奧修會推崇葛吉夫的原因,我想是因為葛吉夫在奧修的眼裡,是一個很獨特且很有創造力的師父,但是葛吉夫也是被大多數人所誤解。就我所知,葛吉夫的系統,也就是第四道的書,奧修在他大學時曾經閱讀過。奧修有談到,他們兩個所用的方法不同,葛吉夫是用正向的方式在修行也就是隨時隨地“記住自己”

奧修是用負向的方式修行,也就是透過觀照的方式,了悟自我是虛幻的,而達到自我的消失。正負是奧修所使用的形容詞,代表兩種不同的方向。

葛吉夫在使用它的方式時,他把人分類成七種,而修到第七種時就是所謂的証悟狀態。他使用的方式是讓你超越你的頭腦對你所做的限制,因此除非葛吉夫在,要不然很難!

葛吉夫曾提過人的處境就像在監獄中,要有逃離監獄的人帶路,要有一個道場及願意臣服的門徒。要不然逃離監獄是不可能的。只有葛吉夫才能看到你頭腦的限制何在。因此奧修也說,葛吉夫不在,他的方法就失去了意義。

Heng Fan

在進入新紀元的曙光之前,人們要逃離監獄是需要師父引導帶路。然而,因應寶瓶座紀元的到來,天使聖團以「光的課程」在未顯像的世界引導著我們,協助我們在光的啟發中「看到自己的問題與限制何在」來逃離監獄。然而,跟任何時代一樣,求道者多如牛麾,成道者少如鳳毛麟角。即使走在光的課程中,在上師們與內在導師的引導下,仍然需要有絕對智慧與意志力來工作自己的人,才能逃離監獄。

當年慕名而接觸到葛吉夫先生的人很多,但因葛吉夫先生的愛一般人很難理解,因好奇而去找他的人雖多,得其門而入的人寥寥無幾,只有極少數的人能追隨他,跟他學習。而他也嚴厲拒絕無法工作自己的人,因為他沒有多餘的時間與精力來理會這些人。不像光的課程,雖然能領悟其中奧妙之人在比例上甚至比葛吉夫先生的門徒還少,然而上師們溫和多了,但也因此使許多人只知沉浸在棉花糖中,除了以光為療癒“別人”的工具,成為“送光的天使”之外,在為人處世上比三歲小孩還不如,導致各門各戶勾心鬥角,相互較勁。因此我才會希望把葛吉夫先生嚴謹的有關心理學的體系摻一些到我們的學習中。

Sankeetw 老師

存在是很奧秘的,不帶著動機,單存為追尋而追尋往往有意外的收獲!所謂不帶動機的意思是,很多人的追尋是為了達到某種境界而去追尋,而不是為了瞭解本身!就像旅行不要只想著目的地,而要注意在旅途中的每一個當下。他的徒弟班納特提過,你必須先做到你所能做的部分,慢慢的不同的可能性才會發生。

Lavila

很難不用大腦去理解葛吉夫的東西耶

Sankeetw 老師

這是第一步,他說讀他的書有三個層次,第一個用看的,第二大聲讀出來,第三項是讀給周圍的人聽。你可以去實驗看看

Lavila

第四道太硬了 實在讀不懂

Sankeetw 老師

他的東西不好理解,你有看過All and everything這本書嗎?非常難讀,奧修形容在垃圾堆中找鑽石

******************************************************************
台鳳

作為一個心靈諮商師常常看著許多受苦的人, 明知道他們在玩靈魂小我的反覆, 也知道他們耽溺在痛裡 卻不想出來, 也有的是喜歡玩這 分離的遊戲, 和不斷的恐懼在一起, 縱使是愛與慈悲 也幫助不了太多, 因為選擇權在他們自己身上。

也看到喜歡靈性思潮的朋友執著的待在一個方向,並不去看現實生活中的自己, 滿口說的都是新時代的語言 仍然帶著一副痛苦之身。並且用這著靈性的語言來解讀四周的人,完全並不真正的看自己,這樣的人 反而要有一個棒喝的頓悟,可是很難的!

Heng Fan

要真正地去看現實生活中的自己確實很難,因為許多人看書把文字僅止於用在頭腦的知識,而沒有讓這些知識融入到心靈中。這是因為一個人的素質尚未隨之提升之故。在第四道中講了很多有關知識與素質,其中有一句:「一個人只能獲得他的素質所允許的那麽多的知識。我們把知識給與幾個人,其中一個人懂,其他的人不懂,為什麽?顯然因為他們的素質不一樣。」在這時代,我們會遇到許多知識高於素質的靈性老師,但上天也用它來讓我們的學習識別與包容。

大部分的我們,都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百分百地看到自己,這是因為地球生命的考驗是嚴苛的,為了生存,為了欲望我們都不願意去看真實的自己。因此才會有「依法不依人」的古訓。老師的理論聽一聽,老師的德行笑一笑,皆大歡喜不是很好嗎?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 Sunday Brunch 所有的時間均為 台北時間 (GMT + 8 小時)
1頁(共1頁)

 
前往:  
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phpbb-tw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