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光的課程討論區
光的課程資訊中心副版討論區
 
 常見問題常見問題   搜尋搜尋   會員列表會員列表   會員群組會員群組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個人資料個人資料   登入檢查您的私人訊息登入檢查您的私人訊息   登入登入 

東方文化宇宙性層面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 光的課程習修園地
上一篇主題 :: 下一篇主題  
發表人 內容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二 三月 08, 2011 11:52 am    文章主題: 東方文化宇宙性層面 引言回覆

東方文化宇宙性層面

摘自:桂冠出版《超個人心理學》李法佛 著/若水 譯

人類靈魂渴望回歸它的本源,它的初始狀態,那是一種與萬物合一,置身上主之光的狀態。── 光的課程

我們都知道,東方文化中的人文觀,個人主義的味道遠比西方文化要清淡得多,因而使得許多不滿西方自我觀的心理學家們很自然地轉向東方文明尋找靈感。

例如一九八七年十月到一九八八年三月,一群學者在哈佛大學前後召開六次科際及跨文化的會議,討論中國、印度及日本的人格觀念,會議中不斷顯示東方文化特別意識到他們屬於大我的一部份,他們對更大整體的重視遠超過個人。

在中文裡,我們常聽到「四海一家」、「天人合一」、「以天下為己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犧牲小我,完成大我」這類話,充份顯示中國文化對更大整體的深度關懷。

老子在道德經中解釋聖人的偉大,是因為「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吳經熊將這段經文翻譯為「不正是因為他的無我,故能成就真我?」

老子的見解正和前文所引的心理學家們不謀而合:缺少自我超越的層次,人們不可能實現真我。莊子也以弔詭的方式表達出這種境界:「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他們雖有所成就、名位及自我,卻好似沒有一樣,因為他們不執著它們,故能超越。

莊子曾以詼諧的口吻講出下面的寓言:

一日,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向孔子報告說:「我進步了。」孔子問:「你是什麼意思?」顏回答道:「我已經忘卻仁義了」孔子讚美他:「很好,但還不夠。」又一日,顏回向老師報告:「我進步了。」孔子問:「你是什麼意思?」顏回答道:「我已經忘了禮樂了。」孔子讚美說:「很好,但還不夠。」

又一日,顏回向老師報告:「我進步了。」孔子問:「是什麼意思?」顏回說:「我已達到坐忘境界了。」孔子驚問道:「坐忘是什麼意思?」顏回答道:「我已忘卻我的身體、心智,與宇宙大道相通了。」孔子讚美他,表示願追隨他的境界。

這寓言中的「忘」字很明顯地和我們所謂的「超越」同義。

莊子又在其他的地方提到「鞋子合腳,便會忘了腳」(19章);「水中之魚會悠然忘了湖水」 (14章);「有德之士常忘了自己的德行」(32章);這就好比鋼琴大師能放下他的樂譜,因為音樂早已融入他內,成為他的一部份,故他已經超越了樂譜了。

根據國際上知名的專研明代思想的漢學家William Theodore de Bary的說法,陳獻章及王陽明兩人均有過悟境,且影響到他們日後的思想發展;其實許多新儒家學者均有過類似的經驗,故de Bary相當肯定「儒家特殊的神秘境界」之存在。那究竟是什麼樣的經驗?即是人與宇宙根本合為一體的境界。

於是de Bary寫道:「對新儒家學者而言......,是由肯定人性,而不是否定人性,達到自我超越之境,克服日常生活的自私心態,與他人認同,進而體會到人的倫理及文化表現都是參與天地之化育......這是倫理性的神秘主義,舉手投足之間都成了代表著人類的行為動力。」這是「個人實現天命的使命感」,必須對自己「內在的心機(或高度自我)」極為警覺敏感,因為它反映出「上天之天機。」

佛教可能比任何傳統更加強調萬物的一體性及互為因果的現象,一般人都認為佛教否定自我的存在,我想還是一個誤解。它所否認的乃是一個孤立、自足、絕對獨立而自主的自我,這種自我確實不存在,許多人卻誤與這種假我認同,而錯失了真正的自我。

有回,有位學生問聖嚴法師,悟境中可有自我存在?

他答道:「其實是有的,如果我不存在,你便不能做任何事情,被除去的,只是『私我』,亦即那種常常有『自己一個人』的感覺,在真理中,即是消滅了對自我的執著。因此你不應以為我不再存在於悟境,悟境的我之存在,即代表了一切.......在佛教裡,我們常說悟境是『無我』的,因為我們沒有更好的字眼來表達它。」

聖嚴法師在另一處又說:「要找到你的『真我』,你必須失去你的自我......一旦三毒消除了,你便獲得智慧,並能溶化自我的觀念,於是你的本性便全顯現,屆時你就會發現到本性原來是無我的。」

Anagarika Govinda喇嘛也曾強調過悟境中並未失去個人的自我認同,他說:「個體性不只是相對的宇宙住所不可缺的互補作用,還是經驗宇宙性的唯一基點。壓制個體性,以哲學或宗教的方式否定它的價值或重要性,只會導致完全的冷漠及心死,也許能解脫痛苦,卻是十分消極的,因為它剝奪了自我發展所邁向的最高經驗,即圓滿的悟境、佛性,在那兒我們才可能圓滿我們的宇宙性......沒有入那個整體,僅如『一滴水珠匯入整體的大海一般』,這只是詩意地空化自我,迴避我們的個體性所引發的問題。如果它不是宇宙之精神或本質內不可缺的一部份,為什麼宇宙要由個體形式的生命及意識進化起?」

印度文明也同樣強調宇宙大我及萬物一體的重要觀念,這類經典哲學俯拾皆是,我只舉一兩個例子:

Radha-Krishnan認為:「人性自我的特殊恩典便是他能有意識地參與整體的造化,並在他自己的生活中具體表達出整體的目的......自我的兩大因素:獨特性(個體性)與普遍性(一體性)攜手共進,直到最獨特的終變為最普遍的境界為止。」

西方心理學一向只注重自我的獨特性,完全忽略了普遍或宇宙性的層面,因而走偏了方向。

對西方心理學認識頗深的印度哲學家Chaudhuri說: 「自我實現是圓滿自己潛能的途徑,可是如果一個人無法深入自我的『基礎』的覺識,這個理想便不夠完整。人在圓滿自我之際,同時超越了自己,然後他才會發現或瞥見支撐他存在的媒介──『終極之基礎』。」

我曾在前章提到「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以及「真我實現(Self-realization)的重要分野,前者意謂發展個人的潛能,是人本心理學的目標;後者則超越了自我實現,並增加了自我超越的層次。

唯有在這種辨識下,我們才能了解甘地的兩番言論:「我所要成就的,我這三十年來的奮鬥,就是為了真我實現(self-realization) 。」

他又說:「到了某一時刻,一個人會變得萬夫難當,他的行動的影響無遠弗屆,也就是當他能把自己化減為零的時刻。」他那來的這般威力?因為他已不再受限於自我中心的自私心態,於是便成了高層自我發揮無限能力的管道。

十三世紀的天主教神秘學家Meister Eckhart 也提出類似的真理:「自我的成份愈少,真我的成份變愈多。」

由於筆者所知有限,故只能簡短而片面地引述東方的傳統思想,我相信如果我們探討任何一個未受西方個人主義所影響的傳統文明,都不難發現它們對自我的宇宙性層次的強調。

人類學家Dorothy Lee發現:Arapesh及Oglala印地安人對自我的觀念完全與他人不可分,他們認為個人的自我與整個宇宙有一種連續性,這些印地安人一向無法了解為何典型的西方人如此個人主義及自我中心!

對一些經驗的反省

我相信我們大多數人至少都有過下述一種或多種的經歷。

我們在自由的施捨中,不論給的是物質東西、同情、慈悲、協助、服務或真正之愛心,我們都會感到十分快樂。

諺云:「施比受更有福」,喜樂與福氣雖是無法衡量比較的,但我們知道那種經驗必然具有極其不同的本質或特色,令你真的由衷喜樂。奇怪的是,在那施捨中自我的犧牲愈大,快樂也愈深,為什麼?不正是因為我們走出了小我的限制,而感到與別人相通?

其實我們一直都是與他人相聯互通的,只是我們很容易忘了這根本的相通及一體性,而把自己當成一個孤立的個體。當我們在接受別人的恩惠時,個體性的我得到滿足;但當我們給予時,普遍性的我得到滿足。

我們因而隱約地瞥見自己的真實本性,原來與他人是不可分的,這是為什麼我們會如此喜樂之因。

某些高峰經驗也帶來類似的現象,但深刻得多了,人們因此常將它與宗教的「神入」或神秘經驗相提並論,在那時空頓消的一刻,小我與所謂的無我之間的界限消失了,萬物之間的藩籬也融解了,人便經驗到一體互通的無上幸福之感。

海軍上將Richard Byrd,曾單獨地在南極停留了四個月之久,寫道:
「一日將盡,夜已近了,周遭無比的寧靜,只有宇宙不可思議的變化及能量,和諧而無聲。和諧,正是它,它來自那無比的寧靜──優雅的韻律,完美的節奏,天體的樂曲。把捉住那韻律,暫且讓自己成為它的一部份,就夠了,在那一刻,我切身地感受到人與宇宙原是一體的。」

一九七一年二月,在阿渡羅十四號太空船上,Edgar Mit-chell成為第六位登陸月球之人,回程中,當他在二十四萬英哩之外遙望地球,突然有一種他自稱為的「高峰經驗」或是「剎那間的全球意識」。

這是他首次經驗到地球是如此美麗,「光彩奪目的藍白寶珠懸在黑絲絨般的天空中」,他剎時看出了「宇宙自有它的意義及方向,雖然我們的感官覺察不到,可是,在那有形的造化之後存有一種不可見的層次,使整個設計充滿智慧,給予生命的意義。」

他剎時又想到地球上同時充斥著戰爭、謀殺、凶案、空氣及水質污染、自然資源的浪費......他說:「人們好似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個人在地球的未來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所負的責任。」

他覺得所有的問題都出自「人的自我中心傾向」,令他開始思考「我們人類該如何恢復自己與環境的和諧關係」這一問題,他所能想出的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人們必須擴展他的意識,經過徹底的更新改造的意識...」

「唯有當人們像我在太空船上如此清晰地看到,人與宇宙的運作和自然的造化基本上是一體的,過去的想法及行為才會消失;唯有人們由自我中心的形象改變為宇宙人的新形象,常久以來困擾我們的問題才有解決的可能。」

人性必須由人提昇至人類,由個人提昇至超個人,由自我意識提昇至宇宙意識,除此之外,我們無法逃避我所不願見到的厄運。

繼此高峰經驗之後,Mitchell放棄了太空人的生涯,次年成立了研究意識的「Institute of Noetic Science」並熱烈擁獲「環境生態意識」運動。

人們常說:「沒有一個人是孤島」,以此反駁孤立的自我觀念,我也常引用這一比喻,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外形上各自獨立的孤島就像Progoff的水井比喻一樣,並不真的是分離孤立的,它們在大海之下仍是隱密相聯著的。

PS.

人文心理學家Ira Progoff(普羅果夫)認為:自我如一口水井,由表面來看每一口井都是各別獨立的,如果我們向下深入水井的源頭,也就是我們的「真我」層次,便會碰到地下的伏流,所有的水井都分享及回歸其中。

以此比喻自我認同的開展過程,他說:「水井象徵著我們的生命的個體性及獨特性,這實在是很深的弔詭,我們越深入自己隱私的各別性,我們與完整與圓滿宇宙的聯繫愈深。我們在深處體驗到意識的拓展,感到我們並不限於這個自我而已,我們順著自我之井而下。」

超越自身而進入地下的伏流,在那兒我們經驗到存在的整體而與它合一。

PDF 檔案下載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五 三月 11, 2011 1:19 pm    文章主題: 下載本文 <PDF檔 簡體版> 引言回覆


下載本文 <PDF檔 簡體版>

請到以下位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3883924.html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 光的課程習修園地 所有的時間均為 台北時間 (GMT + 8 小時)
1頁(共1頁)

 
前往:  
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phpbb-tw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