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光的課程討論區
光的課程資訊中心副版討論區
 
 常見問題常見問題   搜尋搜尋   會員列表會員列表   會員群組會員群組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個人資料個人資料   登入檢查您的私人訊息登入檢查您的私人訊息   登入登入 

23.世界與三力(二)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 Sunday Brunch
上一篇主題 :: 下一篇主題  
發表人 內容
darkshuter



註冊時間: 2017-05-23
文章: 1494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五 五月 26, 2017 9:35 am    文章主題: 23.世界與三力(二) 引言回覆

23.世界與三力(二)

以下摘自「探索奇蹟」

述鑫

創造宇宙萬有現象的基本律則,就是「三律」,或稱為三原則,或三力的原則。它指出每一個現象,不論規模大小或發生在哪個世界,不論從分子現象到宇宙現象,都是由三個不同且相反的力量結合或相遇的結果。

恒芬

世上萬有一切、所有能的各種表現、所有各種活動,不論在這世界上,(在宇宙中)或在人的活動,也不論是內在的或外在的,永遠都是存在於大自然中的三種力的表現。——第四道——

這說明瞭我們在三力(一)所談到的,整個宇宙是一個超級靈性智慧的物理性活動。但在這裡我要強調:神聖靈性是這物理活動的本質。因此我們稱這至高本源—聖父及與之協同運作的聖子、聖靈這三位一體為「神靈」。


述鑫

一個現象的產生絕不能只靠一力或二力,一定需要第三力。這三力的教義是所有古老體系的根基。

恒芬

所有古老體系都在講一個事實:

為了創造宇宙生命的活動,上帝或上主即神聖本源由單子的狀態形成三位一體展開三力的運作。這三位一體的三力是絕對性的,蘊含著諸多神靈實相。如果我們能從三位一體人格化的顯現來理解被赋予在我們之內在的神性本質,便能理解要回到我們受造的源頭,我們必須接受與第一起源共同運作的神聖靈性的引導。這神聖的靈性人格體就是我們稱之為聖靈的位格,在玉苒廈的解析中,他是第三本源與中心。


述鑫

第一力可以稱為主動力或積極力;第二力是被動力和消極力;第三力則是中和力。不過這些都只是名稱之別罷了,因為實際上它們都是一樣主動,只是在相遇的那一點上呈現出主動、被動及中和的分別,也就是說,它們在某一特定時刻根據彼此的關連而有所不同。

恒芬

因為力(力量——power)不會是被動的。只是在力的活動表現上有某種差異,這種差異造成世上各式各樣的現象。——第四道——

由聖靈(第三本源與中心)以降的,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中百千億種類的造化。因此說我們與宇宙萬物同源,所有的受造物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更遑論人類了。這也是耶穌何以說衪是我們的兄弟,因為衪出自第一本源與中心,上師們稱他們是我們的淨光兄弟,因為他們雖已成為純淨的光,但與我們出自同一來源,無論我們的進展落後於他們有多遠,他們依然是我們的兄弟。


述鑫

前兩力比較容易為人理解,至於第三力,有時可以在力量的應用點上或是「媒介」、「結果」中發現它的蹤跡。但是一般來說,人很難直接觀察並瞭解第三力,這是因為人們一般心理活動的機能有限,就像我們不能感知第四度空間一樣,我們也無法直接觀察到第三力。

恒芬

三力聚合了,便產生各種好與壞的因緣。若沒有這三種力的要素全體在場活動,就不會發生任何事情。當一件事未能如意進行時,我們會歎息地說因緣不俱足,也就是缺乏第三力。

然而,「無法直接觀察到第三力」,或事情沒有顯現,並不表示有些因不會有果。我們常存僥幸心理,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之後,認為沒事了。但那只是第三力一時間還沒有形成尚未現形而已。

然而宇宙中一切事物最終都要平衡,無論是好的、壞的,最終都會在某時某地形成三力合和的因緣現形在我們的生命中。

有位朋友說,希望自己未來的老公是來報恩的。問題是我們是否曾經有恩於人呢?如果一直都是錙珠必較,雖不貪別人的,不欠別人的,但無利於已的事不做,沒讓什麼人欠了你,那來報恩的人呢?


述鑫

經由研究自己的思想、意識及活動的種種表現,如習慣、欲望等,人或許可以學著去觀察並看出自己身上的三力作用。

舉個例子,一個人想要工作自己以便改掉某些特性,達到更高的素質層次,那麽他的渴望和進取心就是主動力,而所有與進取心相反、習以為常的心理活動就是被動力或消極力。通常這兩力要不是互相抵銷,就是其中一力完全消除另一力,然後卻也虛弱的無法產生進一步行動。因此這兩力將會繞著彼此打轉,一力吸收另一力,不會產生結果。

一個人可能滿懷渴望和進取心,但是全部的進取心卻耗費在克服生活中的惰性,一點兒也不剩。除非出現第三力,否則情況將持續如此。第三力也許以新知識的形式出現,顯示工作自己的好處或必要性,以此支援並強化原來的進取心。如此一來,進取心在第三力的幫忙下就能朝著目標邁進。

恒芬

不知大家有沒有感覺到,走在光的課程的途徑上,光的運作便形成了第三力,有了三力,我們便比較容易走過業力的功課?走過業力的功課之後,隨之而來的便是源源的創造力?


**************************************************************************

分享

雲成

在靈性煉金術一書中提到:

「如果妳專注於自己的部分,那麽星球的改善部分就會發生」
是啊 在古老的神祕學中 是這麼說:

如其在內,如其在外;如其在上,如其在下。
As within, so without;as above, so below。

外在的世界就是我們內在心識的投影。思想導引能量,或許也有著同樣的內涵吧。

*************************************************************************

後記

在上星期Sunday Brunch #22 的討論中,因涉及玉苒廈的理念,我請主修訂者亞南Richard看一下我的理解與詮釋是否有誤。Richard本名朱洪濤,亞南是他受到指示用於玉苒廈相關的筆名。

亞南給我的回信中討論到我以傳統的聖父-聖子-聖靈這三位一體概念來解說的事項。


他說:

您在探討中解說了玉苒廈的啟示內容,總體上來說,您闡釋得還是很清晰的,有些概念上您採用了傳統的概念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聖父、聖子、聖靈的概念。這些概念在您隨後的修訂中會逐漸瞭解到這些源於基督教的概念在靈性關係上而言是正確的,不過在實際指代上並非真正代表天堂三位一體,上父,上子,上靈。

我回他說:
目前GOD這名詞我依然用衪,以及採用傳統的概念的原因正如您所理解的:因一時間未能及討論到「實際指代的真正代表天堂三位一體」。因為這是另一個討論的主題,如果在這次的討論中帶出來 ,可能會失去我想解說的焦點,因此我暫且用傳統概念。

不過我也覺得一開始就應把玉苒廈的正確理念闡述帶出來,會比以後再修正大家的觀念容易些。謝謝您的回復,使我解說的工作容易許多。

我們曾討論過何以將聖父、聖靈、聖子譯為上父、上子、上靈;神的尊稱用「他」而不用「衪」的原因。但因這討論在很前面的信件中,我一時無找出來,是否請您再解釋一遍,我好對大家做一個解說,否則大家會以為我用錯字。


亞南回復:

我將最近剛修訂的104篇中的相關內容與您分享一下:

104:1-12
The Christian concept of the Trinity, which began to gain recognition near the close of the first century after Christ, was comprised of the Universal Father, the Creator Son of Nebadon, and the Divine Minister of Salvington — Mother Spirit of the local universe and creative consort of the Creator Son.
基督教三位一體的概念在基督之後第一世紀末開始獲得承認,是由萬有之父、內巴頓(Nebadon)的造物之子,以及薩爾文頓(Salvington)的神性職司、即該地方宇宙的母靈及該造物之子的創造合作夥伴所組成的。

104:1-13
Not since the times of Jesus has the factual identity of the Paradise Trinity been known on Urantia (except by a few individuals to whom it was especially revealed) until its presentation in these revelatory disclosures. But though the Christian concept of the Trinity erred in fact, it was practically true with respect to spiritual relationships. Only in its philosophic implications and cosmological consequences did this concept suffer embarrassment: It has been difficult for many who are cosmic minded to believe that the Second Person of Deity, the second member of an infinite Trinity, once dwelt on Urantia; and while in spirit this is true, in actuality it is not a fact. The Michael Creators fully embody the divinity of the Eternal Son, but they are not the absolute personality.
自從耶穌時代以來,直到它在這些啟示性的揭露中呈現為止,有關天堂三位一體的事實身份在玉苒廈(Urantia)上未為人知(除了少數幾個人受過特別啟示以外)。不過儘管基督教的三位一體的觀念事實上是錯誤的,但就靈性關係而言,它實際上是正確的。這一觀念僅在其哲學意涵和宇宙學結論方面遭遇了尷尬:對於許多具有宇宙頭腦的人來說,要相信神靈之第二位格、即無限三位一體的第二成員曾在玉苒廈上逗留過是極為困難的;儘管這在靈性上是正確的,但在實際上它並非是一個事實。邁克爾造物者們完全體現了永恆之子的神性,但他們並非是絕對性人格。

亞南繼續說:

我們後面會慢慢在書出版後加以闡明,現在來說確實很有難度,很多人還是比較容易接受傳統的概念,需要花些時間逐漸讓大家接受一些新的啟示內容。

這在中文版聖經中也存在這一討論,我找到了有關這一名詞的討論,您可以參考連結中的內容加以整合。

我查閱了一篇周聯華牧師關於這個用法是否採用的文章,覺得裡面解釋的有一定道理,相關連結如下:
http://www.biblesociety-tw.org/bmag/bmag21/He%20and%20he%20in%20the%20Bible.htm

對神的稱呼是否用「祂」,我也仔細考慮了許久,衪字的用法應該是源於對聖經中神的尊稱。

然而,我現在持暫採用「他」而不是「衪」,畢竟用「他」來指代萬有之父也是合理的,因為父的身份用「他」沒有任何不妥,而「衪」這個詞若使用就會涉及到關於神第一人稱“你”的變動,就如上文中所提的,要改成“祢”。這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改動。

附錄
玉苒廈之書的起源

苒廈之書是描述神靈概念、諸宇宙組織、該星球起源與歷史,以及基督耶穌生平的一系列文章。每一篇文章都由負責那一專屬領域的天界存有所傳導撰寫。它提供了關於人類起源、歷史及天命的綜合性記錄。

苒廈之書的故事開始於20世紀的前10年,那時兩個芝加哥的醫生(威廉•薩德勒醫生和他的妻子莉娜•薩德勒醫生)開始瞭解到一個病人在他睡眠中的不尋常經歷。這名男子的身份從來未被透露過,所以這裡沒有任何人類名字會與這本書相關聯。通過這個睡眠物件,啟示者們與醫生們之間曾有過一些直接的語言溝通。

德勒醫生,通過對這一物件使用催眠術,確定他在潛意識上沒有意識到此溝通,隨著時間的流逝,其他天界訪客開始通過他與一個6人左右的聯絡委員會會話。薩德勒醫生曾努力嘗試找到一個科學的解釋,並與其他科學家和醫生們諮詢過,包括研究靈性欺詐與騙術的專家們。他們都同樣地好奇與困惑。

1923年,薩德勒醫生和他的妻子創建了哲學性研討論壇,有許多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參與討論。1924年12月,與天界存有們接觸的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關於靈性事務及宇宙組成的各種問題被提出,一些文章會出現以回答這些問題。這些文章被手寫而成,但不可能是通過睡眠者他自己書寫的,雖然他的存在是必要的。之後這些文章被打字機打出、核對,繼而在論壇中宣讀並被討論,接著新的問題被提出。多年來,超過400人參與了這個提問的過程。沒有人曾理解過這些文章實際上是如何被顯現的。這在書中(第865頁)有陳述道,中道者們,即介於人類與天使中間的人格體類別,協助了這些接觸。

1955年,玉苒廈基金會獲准出版此書。現在基金會是一個非盈利的,以芝加哥的薩德勒醫生老家為依託的慈善信託機構。該書目前有7種語言可供選擇,並且幾個更多語種的翻譯正在進程中。請參見網站www.urantia.org獲取更多的資訊。玉苒廈之書的全文均在此網站上。

為幫助澄清《玉苒廈之書》的一些概念,這些學習指導被創作出來。它們不能作為該書的替代品,但對於需要一種視覺化協助理解的讀者可能是有用的。它們被創作出使用在讀書會或講演中,用一種更加視覺化的方式以説明傳達資訊。對於羅伯托•拉若(Roberto Lara)極富才智的編輯協助和設計建議深表感謝,同時感謝英國及北愛爾蘭玉苒廈協會會員們給予我的積極鼓勵。特別感謝蓋瑞•羅林斯(Gary Rawlings)和麥克斯•費爾克拉夫(Max Fairclough)的大量支持。這些學習指導的創作充滿了喜悅與愛,並謙遜地獻給我們的造物聖子,邁克爾。
哈拉•大衛斯(Hara Davis)
內在希望, 德文郡
連絡人: hara.davis@yahoo.com 2007年8月

威廉•薩德勒 1875-1969,美國著名的精神病專家,在其領域內的多產作家,及大學教授。作為心靈現象的揭露者他享有盛名,他曾很難誠實地承認在他眼前所發生的事情。他的兒子,比爾•薩德勒,成為了聯絡委員會的專門成員,玉苒廈之書的學生,並可能是第一個玉苒廈之書的哲學家。他撰寫了“主宇宙的研究”,及相伴的“附錄”文本。比爾於1963年去世,享年56歲。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 Sunday Brunch 所有的時間均為 台北時間 (GMT + 8 小時)
1頁(共1頁)

 
前往:  
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phpbb-tw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