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光的課程討論區
光的課程資訊中心副版討論區
 
 常見問題常見問題   搜尋搜尋   會員列表會員列表   會員群組會員群組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個人資料個人資料   登入檢查您的私人訊息登入檢查您的私人訊息   登入登入 

我是誰?(摘自:《事事本無礙》)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2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 光的課程習修園地
上一篇主題 :: 下一篇主題  
發表人 內容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二 六月 03, 2014 4:58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人的多重空間性 (PART 3)

摘自:賽斯書《時空之外》第二十二章
資料來源:《時空之外》精要 Highlights from "Seth Speaks"
http://www.lxy888.com/ns_detail.php?id=79470&nowmenuid=274783&cpath=&catid=0


不論有沒有形體,人的心性一直都不斷在變,不僅活著的時候在變,在死後依然還會變。

在這種前提之下,如果一個人在死後,還一直要堅持自己就是生前的那個心性,著實無稽得很。
這種堅持就像孩子在叫:"我會長大,可是我現在的想法至死不變"一樣。

心靈的多重空間性特質使得它能夠經歷到無窮無盡的境界,
人在任一境界中所獲得的體驗絕無可能會導致自己對另一境界的否定。

可是,你們所一直在做的就是把“靈魂"擠到自己那個小小的生存觀念裡去,
儘可能的使它們能夠符合你們那狹窄的信仰。殊不知,從你們這兒通向靈魂的大門永遠是開放的,
由此門深入,你們可以進入所有體驗與經歷的境界。

如果你認為你目前所知道的自己就是全部的你,
那麼,你自然就會以為“靈魂" 只不過是一個有限範圍的存在,完全為你這一生所捆死,不但如此,
你還會認為在你死後,蓋棺論定之際,用以評判靈魂價值的就是你這短短幾十年寒暑的表現。

由許多方面看來,這個倒不失為一種阿Q似的想法。
但是,有些人則可能不會就此了事,他們可能會引而申之,推論出"永無翻身之日"之類的論調,而為之害怕得要命。
不管怎麼講,若要以這種觀念來揣摩那個神聖的創造中心,連摸它的邊都嫌太差了一點。

“靈魂”不僅傲立在有形生命的裏面,即使沒有所謂的肉身,它也依然存在。

你們並不因為“自以為”自己擁有一個不死的內在意識,即與萬物或動物之類的生靈有了距離。
這個“意識”也不是你所獨有的東西,所有的生靈,不論其形相如何,也全都有這樣子的一個意識。

本來面目

要找到自己,向外求是沒有用的。尋訪明師,到處找"秘方"也是徒然。
就算是你找到了所謂的無上密法,在打坐上依法修行,也不能叫你找到"自己"。
只有攝心自觀,在靜觀中你才能體驗到自己真正的世界,
以及"現在的自己"與"內在的本體" 之間的種種多度空間的關係。

足以使你認識到自己的前提是:你必須願意去認識自己,同時還很想去認識自己。

如果你連檢查自己主觀心態的自省功夫都懶得下,你又如何能抱怨說各種問題的答案老是在躲著你呢?
你不應該去要求別人拿出證明給你看,也不能希望有什麼人或是什麼大師能替你證明你自己生命的真相。
這種做法,只會將你導入一個又一個的主觀陷阱裡去,脫不了身。

就在你坐著讀這本書的時候,在你裡面的那扇門就是開著的,
你需要做的只是盡你所能的細細品味當前的這一刻──
這一刻存在於你此時所在的房間裡,存在於你所居住的城市中。
你還可以想像到,你在這一刻中的體驗還能擴大到整個地球,
想到這裡,你應該可以對自己這種主觀的體驗而感到欣慰,
因為這種體驗不僅可以存在於當前的這一剎那中,還可以跳出這一剎那。

我上面所說的那種體驗更由於每一個生靈的存在而得到相乘的效果。
光是以上這個練習就可以開啟你的認知能力,提高你的醒覺力,並且還會自動的使得你擴大對自己的欣慰感。

能夠這樣子擴張的這個"你",無疑的,必然遠比"你以前所想像的自己"更富創造力,更具多重空間性。
這本書前面所介紹過的很多小練習,也都能助你去認識自己的世界。
不僅如此,還能助你獲得對自己真正的"靈魂"或是"本體"的直接體驗,幫你把自己與"自己活力來源的其他部分的自己"搭上線。

在進行這些練習的時候,你很可能會與過去世的自己,
或是在或然世界中的自己碰面,你也很有可能可以在自己意識正在轉變的那一剎那抓住了那種轉變。
毫無疑問的,讀者中絕大部分的人只要依法練習都會獲得成功。
我介紹的這些練習都不難,而每一個人都有做得到的能力。

所以,本書的每一位讀者都必然會或以甲方式,或以乙方式,
而找到一種“自己前所未曾經歷過的新方式”來感覺到自己那蓬勃的生機。
此外,還能從自己的內在發掘出一條條通往“擴張”,而這些新路都是自己所從來都不知道的。

本書的性質、以及本書的"生產"及"交貨"方式,在在都極為明顯的點出了一個事實,
那就是"人"所具有的能力遠比一般他所認為的要大得多。
到現在為止,各位對“任何人都絕不僅只是就現實所顯現的一樣”這個事實,應該都有充分的瞭解了。

所以,既然本書是由一個沒有形體的"人",從構思到物質化的完成而寫出來的。
那麼,你們每一個人也都有這個接通更高層次,與之溝通的各種方法與能力。
你們所要做的就是去進入,並對新的能力與方法開放。

我希望我這本書最低限度為各位介紹了一個內在的、多空間層次的"大我",
同時還到達了一個讓你們每一位都明白“這個『大我』正是你自己 ”的目的。(完)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一 六月 09, 2014 5:06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一體意識是一切眾生的本性及生存基礎。
>最後我們再度回到一體意識的主體上,
>那才是最真切的,因為唯有在那境界中,我們能擁有一切的真理。

奇蹟課程是這麼說:

身體是為了合一而存在,它是教導共融的美妙課程;在達到共融以前,它仍有存在的價值。這是上主解除你畫地自限的方法。聖靈對身體的看法與你不同,因為祂知道萬物的唯一實相是為了發揮其用,克盡天職而已。(T-8 VII. 3:4-6)

聖靈教你把身體只用作與弟兄交流的工具,如此祂才能透過你而傳播祂的資訊。如此方能救治他們,同時也救治了你。任何東西只要按照聖靈心目中的任務而發揮其用,是不可能生病的。(T-8 VIII. 9:1-3)

疾病乃是弟兄批判弟兄、上主之子批判自己的標誌。(S-3 I. 3:4)

分享這一篇:

激發愛的潛能

托爾斯泰有篇小說(註:天使的三個人生的答案),
描寫一位天使因杵逆上帝而被打落到蘇俄農村的教堂墓園裡。
他失去了翅膀,全身赤裸,被一個路過的窮鞋匠將他從飢寒中救出,
還收留他為學徒,供他食宿,絲毫不知他的來路。

轉眼就是好幾年的光陰,
有天這墮落的天使微笑中透露出懾人光輝,
令鞋匠起疑而探問他的來路,天使終於吐露了身份,
並告訴鞋匠:他必須找出人類生存的基本要素,才可能折返天堂。

從他在墓園中快凍死的那一刻,他就有所體悟了。

現在已完全了解,人類不可能獨自生存,
他們相互倚賴,愛是維繫人類生存的基本要素。

單細胞的草履蟲,一向是藉著分裂來繁殖,
可是到了某個階級,有些草履蟲好似改變了心意似的,
停止分裂,反而彼此融合,它們不再繁殖,卻藉著結合,彼此強化再生,
這大概算是「交媾」最好的描寫了。

我們可以說,即使在最原始的生命形態,也有合一的渴望。

我們通常指稱這種內心對一體、相屬、互通的無名需要為「愛」,
它是邁向統一和諧的力量,人們渴望參與一個更大的整體,與它分享、結合。

正因這是任何有機生命不可缺的因素,
若能平衡地發展這股能量,必有助於個人身心的健全;
反之,合一的渴望若被壓制,很容易引發心理的不平衡,
因為愛是我們生活的動力。

然而愛也是使我們盲目、痛苦、彼此折磨的禍種。
但丁說得很有道理:
一個愛字便可道盡人生苦樂的原因,不論你擁有它、失去它,或曲解它 .....

我們該如何面對人生的窘境?
首先,我們必須試著了解愛的無限奧祕。

它如同人生一般複雜玄奧,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清楚的。
但我們仍應懷有信心我們確有能力探討出它的幾分奧祕,
也有方法幫助我們認出它的基本特質。

※ 節自《明日之我》光啟社出版 / 若水譯

PS 1.《明日之我》以心理綜合學為基礎,幫助人銳化覺性,深入內心,理解自己豐沛多元的潛能,並因勢利導,俾能因地制宜運用於日常生活間。本書點明自我同感覺、情緒或雜念的差異,以具體方法引導人建立堅實的自我,使成人格的核心而能不斷成長與超越。結合心理與靈性,融涵人格修養與宗教修持,值得靜心品讀。

PS 2. 天使的三個人生的答案
http://www.evernote.com/shard/s131/sh/9ae3e7f6-6051-4df1-b2e5-4e9de3638b50/eb683aff084beb27cee4a5c6546ee8e2

* * * * * * * * * * * *

同時分享這一篇:

命運共同體一個有深度的寓言故事

資料來源:網路

一隻老鼠看到農夫買了一個捕鼠器,連忙逃到院子裡,驚恐的對其他動物說:「房子裡有一個捕鼠器!」公雞聽了只是咯咯叫:「這是一個與你有關的墳墓,對我不重要,它不困擾我。」豬同情的說:「我愛莫能助,但會為你祈禱。」

老鼠轉向牛,牛很淡定:「我很遺憾,但這與我無關,因它動不了我一根汗毛。沒有動物要幫牠出主意,老鼠垂頭喪氣的回到屋裡,很沮喪的面對捕鼠器。

一晚,捕鼠器捉到獵物,農夫太太匆忙去看,因為很暗,沒注意捕鼠器抓到的是一條毒蛇,結果手臂被咬了,農夫趕緊送她到醫治療。

為了妻子,農夫宰了雞,燉雞湯給她喝,但太太仍沒好轉;為了餵飽來照顧太太的鄰居,農民又宰了豬;幾天後,太太病情惡化過世,許多人來參加葬禮,於是農夫又宰了牛,款待親友。

一隻蝴蝶拍動翅膀,可能在地球另一端掀起狂風暴雨;
有些事情表面看似無關,卻可能呈現始料未及的結果。

這則寓言中,捕鼠器下的犧牲者,最後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雞、豬和牛!

生活在地球村,我們是命運共同體,
不要當自私者,不要以為與自己不相干而冷眼旁觀,
對周遭人事物多關心一點,多付出一點,
小小的改變,就可能影響後續發展,幫助別人,其實也在幫自己。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三 六月 18, 2014 3:20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神是(is)。什麼時候是初始?從來就沒有初始。
>神是生命的整體——跳動,擴展,演進——前進到永遠。

分享這一篇:反者道之動

反者道之動

摘自:《道德經的奧祕》/作者:曾仕強

被人們認為玄而又玄的「道」(註:與“is” 或有同樣的內涵),其實就是宇宙自然發展的基本規律。我們透過觀察就可以發現,無論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還是人類自身的生老病死,花開花落、月圓月缺,盛極必衰、朝代更替,普天之下所有的事物,無一不是在循環往復的歷程之中。那麼,認知這種自然規律,能對我們的人生發揮什麼重要作用呢?而《道德經》中的「反者道之動」,又蘊含著什麼樣的道理呢?

小孩子為什麼敢盪鞦韆?因為他知道,只要盪上去之後,肯定還會再盪下來。如果一盪上去,就再也下不來,直接甩到天上去,你就是給他吃再多的糖,再怎麼哄騙他,他也是不會去盪的。

《易經》告訴我們「物極必反」。一般人聽到「物極必反」這四個字,可能還無法意會,所以老子就直接了當地說「反者道之動」(《道德經》第四十章)──「道」是要動的,如果道不動,它就沒有作用。但是「道」要怎麼動呢?是用「反」的方式來動。

世間的一切,幾乎都是朝壞的方向運動,例如,人愈活愈老。只要是人,就會希望愈活愈年輕,但就是做不到,因為這就是「道」,是生命的法則。制度剛開始運作時非常有效,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漸漸失效了。所有的東西,都是愈來愈陳舊,這就是「反者道之動」。但是這個「反」字,一共有三層意義,我們一定要搞清楚。

「反」的第一層意義是「返」,返回原點。我們為什麼很少說「始終」,多半講「終始」?就是因為我們心中懷有期待,希望結束就意味著開始,這樣的結束才有意義。「返」是「道」之所以「動」的根本原因,這是老子非常重視的關鍵字。另外兩層意義,都是在解釋「反」的現象。

其一,物極必反。事物的發展,都是從正面發展到反面,舉例:如果你不愛一個人,你會恨他嗎?你沒有理由恨他。你就是因為愛他,所以才會恨他。因愛生恨,這種現象就是由正面發展到反面。

其二,相反相成。對此,一般人是不太瞭解的,因為大家都認為相反就相反,怎麼會相成呢?相反會相成,是因為陰陽互補。只有陽,那就太高亢了,要用陰來補;只有陰,那又太陰柔了,沒有活力,要用陽來補。所以說陰陽是相反的,但它們可以互補,使彼此發揮更好的作用。每件事都是一體兩面的,應該兩面都照顧到,而不要只看到一面。

「反」字有三層涵義,無論是返回原點、物極必反,還是相反相成,其實都是自然發展的基本規律。這個規律表明,宇宙中萬事萬物的變化,都是無盡地循環往復,但是「反」和「道」之間,又是什麼樣的關係呢?

老子所說的「反者道之動」,能帶給我們以下幾種啟示:

第一,動與靜相對。動是必要的,就像人不能不動,如果你躺在床上,時間久了,就會感到渾身酸痛,想要下床走動一下,這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經驗。我們常問對方「你行不行?」這是因為「道」是要用來「行」的,我們都是來「行道」的。如果不「動」的話,就沒有變化。一旦沒有變化,萬物就無法生長,這個道理非常簡單。動,是生生不息的泉源。

第二,道以動為主。「動」是「道」的主體,凡是主體,就不能變。天底下,沒有一件事情不在變化,但是「動」是永遠不會變的,沒有一件事情不在動。雖然它會愈走愈遠,但是到了極點的時候,一定會返回,回復到原來的樣子。

第三,變化是自然的。生活雖然需要規律,但仍然可以有一點變化、有一點彈性。大自然有一個周而復始的規律,但並不是完全依循著固定的軌道。好比一年之中,有春夏秋冬四季,有時春天比較長,有時夏天比較長,有時又好像秋天比較長,它還是有點變化、彈性的。雖然季節交替的次序不變,但時間的長短卻有些差別。

由此觀之,循環往復的變化是非常自然的,並不刻板。

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裡,說了這麼一段話:「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大」是什麼意思呢?「大」就是「逝」,就是「行動」。用「逝」來說明「大」,意即大到沒有邊際。「道」在運動,但是運動的邊界在什麼地方,誰也不知道。「逝曰遠」,這個「遠」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極」的意思。

有一句口頭禪「無所不用其極」,意思就是說,把任何事情都做到極致,最後卻是自討苦吃。因為到了極點之後,「道」就會慢慢地由極點反復,這就叫做「遠曰反」,意思就是開始走回頭路了。如果你從地球上的某一點出發,一直朝著同一個方向走,最後一定會回到原點,因為地球是圓的。

「反者道之動」就是告訴我們,無論什麼事物,當它發展到極點時,一定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這就是宇宙自然發展的基本規律。老子認為,人類也是自然中的一部分,所以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與大自然的發展規律是相通的,真的是這樣的嗎?

在不同時期,會流行不同款式的皮鞋,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早期的皮鞋,都是流行圓頭款式的,但一段時間後,開始有人覺得圓頭皮鞋太普遍,無法表現出自己的個性,於是漸漸地流行起尖頭皮鞋。在尖頭皮鞋流行了一段時間後,變成平頭皮鞋,再過一段時間,又慢慢變回圓頭皮鞋,這就是一個反復循環的變化過程。

舉凡萬事萬物,都有一定的共性,稱為「本體」,也有一定的差異性,稱為「現象」。「本體」是不變的,但「現象」會不斷地變化。(待續)

註(1):《道德經的奧祕》是曾仕強教授所主講一系列同名節目的文字結晶。年近八十高齡的曾教授向來治學嚴謹,為還原經典本意,期間不辭辛勞,多次親自走訪老子故鄉鹿邑,考查史料、訪問耆老、親撰講義,並應邀於傳說中老子得道升仙的老君台前開設講壇,為台下數千名聽眾深入剖析《道德經》的奧祕。

相關連結(全系列21部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0QW2MGEEAHk0lFj1lgY5gn_cwM2k9FKd

註(2):課程中的杰夫上師就是老子,課文是這麼說:幾千年前,我曾在地球上生存過,那時候,我所在的地方就是現在的東方。我曾與許多地球上的靈魂一起修行。當我離開地球,我已不再有任何欲念與需求了。我的使命是負責把至善的訊息帶到地球來,我與木星的頻率和諧共振。(第一級次紫色之光)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liuwi



註冊時間: 2008-07-20
文章: 500
來自(可填): Taipei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二 六月 24, 2014 3:19 p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反者道之動(PART 2)

摘自:《道德經的奧祕》/作者:曾仕強

中國的科舉制度立意良好,以考試方式舉賢,在拔躍優秀人才方面,發揮了巨大的功效。可是經過長時間的變遷後,尤其到了明清時代,就已經失去原本的作用,變成禁錮思想的工具。很多讀書人為了通過科舉考試,就選擇性地只讀那幾本考試規定用書,其他的書全都放棄不讀了。最後,那些金榜題名的舉人,全淪為百無一用的書生。

舉凡制度,必然有其漏洞。一旦這些漏洞被人掌握並加以利用,再好的制度,也都無法發揮作用了。

至於哪一種制度比較好,答案是不一定。因為所謂制度,在推行之初,大多效果良好,但隨著時間經過,就會愈來愈不管用。就好比上述科舉制度,一旦發展到了極致,被掌握的漏洞愈來愈多,就逐漸地失去其效應,這就叫做「反者道之動」──制度愈來愈沒有效果,方法愈來愈不靈光,方式漏洞愈來愈多。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一個新推出的政策或措施,剛開始實行時往往立竿見影、效果顯著。然而,無論多麼良好的政策或措施,都無法永遠行之有效,這似乎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規律。既然如此,那又該怎麼辦呢?

如果我是孩子的舅舅,當我寫信給他時,一定會稱呼自己為「愚舅」,意指「我這個舅舅很笨」。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就是「反者道之動」所帶來的啟示。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二章寫了這麼一段話:「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平常我們一聽到「孤」、「寡」,就會覺得很淒慘,沒有人會希望將這種字眼套用在自己身上。然而,一旦君王自稱「孤」,反而可以「不孤」;稱自己是「寡人」,就可以「不寡」;一個人說自己「不穀」,就可以變得「穀」(「穀」意指「善」);謙稱自己愚笨,就意味著這個人很聰明,這種例子比比皆是,隨處可見。

所以,一個人為什麼要謙虛,為什麼不能自大,就是這個道理。

中國歷代君王,都是坐在正殿之上,享受著被群臣高呼:「吾王萬歲萬萬歲」的快感,其實這全都是假的,只是作戲而已!當臣子高喊「萬歲」的當下,個個心知肚明,吾皇肯定是不能夠「萬歲」的。當皇帝被喊「萬歲」的時候,就是說明他已經走到極點了,最終必然會物極必反、樂極生悲的。「反者道之動」的道理,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印證。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朝」,是一朝一夕的意思。「驟雨不終日」,意指暴雨不可能整天整夜地下個不停。一般來說,疾風暴雨都是很短暫的。可是大家或許會認為,現在暴雨一下就是一整天,高速公路瞬間就變成河流,不是嗎?話雖如此,但這是非常態,不是常態。如果是常態,人就不用活了。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告訴我們:「道」,有「常道」,就有「非常道」。飄風終朝、驟雨終日,這是氣候異常,也就是反常,並非常態。「道」是千變萬化的,但它始終不失其為「道」。否則,一味求變,變到最後,連「道」都不見了,那還叫做什麼「道」?所以,過分地求新求變,是非常可怕的觀念。

現代社會的特點就是變化多端。很多人覺得,求新求變,代表著社會的進步,無論是生活方式,還是服裝打扮,愈是怪異就愈是新潮。然而,為什麼曾教授認為求新求變是一種非常可怕的觀念呢?而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千變萬化的現代社會呢?

《道德經》第十六章說:「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萬物是變化多端的,繁複到讓人眼花撩亂,讓人不禁感嘆這世界怎麼會有那麼多變化,怎麼會是如此的錯綜複雜呢?但老子說:「吾以觀復」,意思就是告訴我們:不要急,仔細看就會發現,所有的東西,最後統統都會回歸到原點。高樓大廈,最後都是被夷為平地的;風雲人物,最後還是要回歸塵土的。

「吾以觀復」的「復」,就是回歸原本的根源。

老子接著又說:「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這裡的「芸芸」意指繁多。宇宙繁多的萬物,最後都是「復歸其根」,統統回歸到它原來的起點,也就是根本、根源所在。宇宙萬物,都在不停地運動。然而,它們是怎麼運動的呢?老子說,是從一種叫做「惚恍」的狀態,經過一連串漫長的變化後,最終又復歸到原先「恍惚」的狀態,這就叫做「出自混沌,復歸混沌」。

所以,《道德經》第二十八章用四個字來表達,就是「復歸於樸」。

我們今天常常講「返璞歸真」,就是說萬物剛開始都是從「樸」的狀態發散出去,從「混沌」中發散開來,但是不管再怎麼產生變化,最後終歸要回到原始的狀態,也就是混沌的狀態。人之將生,是慢慢從混沌中逐漸開放秉性和智慧的;人之將死,又開始慢慢地迷糊了,最後昏昏沉沉,反反復復,就表示他要回去了。

常言道:人從泥土中來,又回到泥土中去。所以,人根本用不著怕死,只不過是回到自己的老家,怕什麼呢?萬物都是「道」所生、「道」所賦,並沒有選擇的意願,因為它們都是不得不如此的。「道」始終不會離開你,你也終生離不開它,即使到了臨終之時,也沒有辦法死而離道。

我們閱讀經典,不是要站在反對的立場來批評它,而是要以「反者道之動」的觀點來調整自己。可是,在調整的過程中,我們有可能會愈走愈急、愈走愈「反」,最後連自己都搞不清楚究竟是「反」到哪裡去了。因此,這次我們重新閱讀《道德經》,首要之務就是正本清源,讓自己返歸老子原來的道路。

如此,才能真正發揮閱讀《道德經》的功用,並透過閱讀來調整自己的身心。(完)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   
發表新主題   回覆主題    光的課程討論區 首頁 -> 光的課程習修園地 所有的時間均為 台北時間 (GMT + 8 小時)
前往頁面 上一頁  1, 2
2頁(共2頁)

 
前往:  
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phpbb-tw 維護製作